古代中國式婚禮迎親儀式具體的內容

時間 2021-05-14 10:28:18

1樓:匿名使用者

迎親儀式?歲數大的沒有會上網的。

求中國古代婚禮的全過程,一定要詳細

中國古代婚禮的全過程?

古代中國式婚禮 迎親儀式具體的內容

2樓:我是誰

古代正式的婚禮環節包括:花轎迎親、拜堂、宴賓、鬧洞房、合巹與結髮及洞房等等。

1、花轎迎親

在迎親當日,花轎出門,以淨茶、四色糕點供“轎神”。放銃、放炮仗,大紅燈籠開路,沿途吹吹打打。由媒人帶領男方家的迎親隊伍,抬著花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新郎不到岳父家迎親,以喜娘(送娘)為使者,持名貼前往。

2、拜堂

拜堂,又稱拜天地,即是新人蔘拜天地後,復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長的儀式,也有將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對拜都統稱為拜堂。男方迎新娘回家後,選定時辰舉行拜堂儀式,主要目的在於新婚新人獲得自家先祖和神靈的庇護,同時得到自家長輩及親人的祝福和見證。

3、宴賓

婚宴在古代其實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宗教活動,宴會之前都需要祭祖,新婚家庭以求得祖先的保佑和庇護。祭祀活動完成後開始宴賓,在親友見證下共同奔向新生活。

4、鬧洞房

鬧洞房對於古代中國的夫妻來說非常重要,古代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新婚夫妻彼此都不熟悉,通過鬧洞房可以拋開羞澀,使新娘能比較快速地熟悉適應新郎和新家,同時減輕新婚之夜的不安和恐懼。

5、合巹與結髮及洞房

小兩口在新房內共飲「合歡酒」,然後各剪下一縷頭髮,合在一處「結髮」,經過那麼多的儀式後,夫妻就可以「洞房」,稱為真正的夫妻。

中國古代婚禮習俗

3樓:婚禮紀

開臉 屆時請兒女雙全的婦女,以兩條線互相絞合,為待嫁女子拔除臉面之汗毛。有的地區,婚後再拔一次,俗稱“挽面”。

戴絨花當女子出嫁時,頭上多戴一朵絨花。絨花由編草製作成為人的形象,如麒麟送子之類。因絨花與榮華諧音有榮華富貴的意思。

穿鳳衣戴鳳冠

新娘出嫁時的穿著習俗。鳳衣鳳冠是繡有鳳龍圖案和彩飾的衣冠,象徵吉祥富貴,為古代貴族所獨有,後不分貴賤,行於一般女子,繼而又傳襲於婚禮,但因家庭貧富而有所增減。

4樓:赤著腳地女孩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傳統中式婚禮習俗

1. 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

“禮書”—禮物清單,當中祥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 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 六禮:是指由求親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

分別為“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俗稱合八字,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隱含不盡之意。

“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貴子。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

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4. 鬧洞房:早時規定,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訊,婚後如意吉祥。

5. 嫁妝:女方家裡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和象徵。

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險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蝴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

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

當然各地的風俗語和講究都不樣。

6. 上頭:男女雙方都要旱災行的婚前儀式。

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7. 撐紅傘: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攙扶中孃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古代婚禮六禮指什麼 中國古代婚禮習俗分享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婚禮六禮指什麼

古代婚姻中的“六禮”,最早是在西周時期的周禮裡制定的,周禮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巨大,而關於婚姻方面的規矩,也是一直延續了很長時間。六禮分為六個方面,也是婚姻的六個程式。

(1)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

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2)問名:是求婚後,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3)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訊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

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發展到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

(4)納徵:是訂盟後,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

後來,這項儀式還採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5)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備禮到女家,徵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6)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家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往往被看做婚禮的主要程式,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

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於社交關係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妝”,到男家時的“開揖”、“鬧洞房”等,都是確立社會關係的儀禮。純屬親迎部分的儀式,一般用花轎,分雙頂或單頂,扶親婦上轎的“送親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親客”,都各有要求,起轎、回車馬、迎轎、下轎、祭拜天地、行合歡禮、入洞房……每一過程又都有幾種到十幾種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驅邪。親迎的季節,一般選在春天,州以農立,適逢農閒,豐收為是,正好婚配。

在每一個程式中,男方都要送去一隻大雁,因為大雁是候鳥,所以守時講信用,而且大雁忠貞不二,喪偶的都獨身。原來公卿送羊羔,大夫送大雁,士送雉,後來都統一為大雁,如果想多送錢物,可以在納徵時多送,其他程式中送大雁只是象徵意義。

六禮的婚姻程式很複雜,一般百姓沒時間也沒有財力承擔,所以只有**貴族才這樣嚴格遵守。但民間風俗也以此為參考,把一些程式合併,如第一和第二就可以一次完成,第三第四也可以合併,到現在民間的婚俗還可以看到西周時期六禮的影響。

新娘按「六禮」被接到男家後,還要舉行正式結為夫婦的儀式——拜堂、合巹是其中最重要的。拜堂又名拜天地,新人拜天地神祇,求得人倫之義,拜列祖列宗,拜尊親,拜花燭,夫妻交拜,女子才成為男方家族的一員。

把一個瓠分成兩個,然後再組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的容器,就是合巹。新人會用這個容器來裝酒漱口,同一個瓜分成兩個部分,中間有線連著,暗示婚禮把兩個人合到了一起,成為一體。用瓠裝酒會讓酒產生苦味,比喻兩個人願意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