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心安是福
羌族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乙個古老的民族,古羌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羌族飲食的特色與羌族的生活習慣與環境息息相關,總體上而言,羌族食材大多源於自產:以臘肉、玉公尺、小麥、豆類、洋芋及蔬菜為主食,佐以大山中的野菜與獵物。
1、鋪蓋面。
做法於擀麵相同,不同的是它擀成圓形薄狀的麵皮時,不將其切成細條。而是鍋裡燒製的酸菜湯(有時加入適量的條狀土豆)在煮沸時將麵皮鋪在鍋上,待麵皮上有氣泡隆起時就用筷子將其麵皮逐個撕爛蓋鍋蓋煮沸既成,故而得名「鋪蓋面」。
2、煮土豆(洋芋)
做法是將土豆洗淨,亮敏放入鍋裡蒸煮,待熟後放入盤中。食法是將土豆取皮,蘸幹辣椒麵或蜂蜜皆可食用。
3、洋芋餈粑。
將洋芋洗淨蒸煮,熟後剝皮涼冷,圓鍵跡在石臼中舂成糊狀,取出涼冷。食用時先煮酸菜湯,再將洋芋餈粑切成細條,放入湯中待餈粑浮於湯麵時即可食用。還可以將餈粑切成細條蘸食,其佐料可用辣椒、味精、花椒等勾兌,也可蘸蜂糖食用。
也可將餈粑切成細條後用油炸酥加入白糖食用,此種食法已成為當地的名小吃。
4、酸菜。將圓根菜秧、青菜、油菜、白菜、蓮花白、野菜等蔬菜洗淨,切細放入木桶裡,燒製一鍋沸水,摻少許玉公尺麵或麥面攪勻,待水滾開後,倒入木桶裡蓋桶蓋,第二天就可食用。酸菜可炒、拌和燒湯皆可食用。
其中用圓根菜秧和野菜製成的更有酸味,且可放置幾個月不壞。
5、臘菜。選用自己喜食的白菜、青菜等蔬菜曬橘並萎洗淨後,摻入食鹽醃製後放入罈子或木桶裡,用石頭壓緊。食用時取出切成絲狀或顆粒狀,可炒、拌或湯火鍋食用。
製作時間一般以臘月製作最佳,這時製作的臘菜放置時間長,是農村一年四季都儲備的食用菜。
2樓:枚樂悅
羌族的主要肉食有豬、羊、牛、雞等,又以羌臘肉最具特色。鮮為人知的是,這張羌族的「美食名片」。
洋芋餈粑待客之道。
製作洋芋餈粑的土豆看似簡單,品種選擇卻大有講究。土豆一般選擇當地的品種,因其個小,加上產量不高,現在山外一般很少播種了;時間上,要以二伏天后挖起來的土豆為主,因為那時的土豆已經上了粉,舂出來的土豆泥韌性好。洋芋餈粑的製作方法是:
將蒸熟的土豆放入特殊木頭製成的木臼內舂成很糯的土豆泥,稱為洋芋餈拿塵粑。煮食時,將洋芋餈粑一一掐製成面塊狀放入鍋中,佐以高山上採來的野菜「飄帶蔥」醃製出的特色酸菜,再放入小塊老臘肉油膘;食用時,可在碗中加入醬油、鹽、蔥等調料,就成了美味可口的洋芋餈粑麵湯。
在羌族林林而群、種類繁多的飲食習俗中,洋芋餈粑麵湯只是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但它卻幾乎濃縮了羌族美食的主要特點:由於長期以來生活自給自足,羌族特色的美食主料大多源於自產;在烹製土豆、玉公尺等粗糧時,智慧的羌族粗糧細作,獨創出許多精細的加工方法;由於地處高山寒帶,天陰霧重,羌族偏愛酸食,以去溼驅寒;從大山中採集而來的眾多野菜,成為羌族獨具匠心的原帶困料。這些特色的綜合運用,使得自然與生態,成為羌族美食文化最為顯著的特色。
打攪團。和洋芋餈粑一樣,「打攪團」也屬於羌族粗糧細作的代表,主料為玉公尺。由於玉公尺產量高,營養好,而且岷江上游十分適合玉公尺種植,玉公尺便成為羌族的主食之一。
而由玉公尺派生出的各種食法,也成為羌區最為流行的食俗,以至於消行禪有學者將玉公尺食俗、酸菜湯和咂酒,視為羌族美食的三大代表品種。
打攪團」需先將玉公尺磨製成面,然後用沸水加玉公尺粉攪成糊狀,稱為麵湯,製作麵湯時需邊加水邊加玉公尺粉攪稠,最終以麵糰筷子可拈起為度,稱為「攪團」。食用時,將「攪團」如刀削麵般一節節切入沸水中,同時加入白菜、圓根泡成的酸菜,一鍋開胃可口的「酸菜玉公尺麵湯」便烹製好了。
除了「打攪團」外,聰慧的羌族利用玉公尺做出了各種美食:嫩玉公尺粒可磨水粑,嫩玉公尺包可烤蒸煮食,玉公尺籽可炒來吃。磨成玉公尺麵粉做法更多,如玉公尺饃、玉公尺粥、蒸蒸飯、炕鍋魁麵疙瘩等等。
羌族的特色飲食是羌族人的智慧結晶,也可以說成是羌族婦女智慧的結晶,羌族婦女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羌族的飲食文化,使之成為羌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為羌族的一種標誌。
羌族的飲食習慣及飲食風俗
3樓:愛記錄生活的小陳同學
羌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不但擁有著自己的文字、語言,而且還形成現在這樣有著自己特色的飲食習慣與飲食風俗。每當有節日的時候,全寨人族念都會聚在一起祭拜祖先和天神,當祭拜結束後大家都會一起分享這些祭祀食品。
那麼,下面隨我一起來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人口萬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
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秦漢以來,古代羌人中的冉、(馬+龍)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帶。
唐時,一部分羌人同化於藏族,另一部分同化於漢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
羌族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但有自已的語言。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南北兩大方言。
羌族居住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這個古老的民族現主要經營農業。工業從敗念無到有,已興建起製革、造紙、木材、水泥、化肥等工業。
刺繡、挑花、編織是羌族人民的傳統工藝。
羌族的禁忌有:婦女分娩時在門外掛枷單或背兜,忌外人入內,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掛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羌族民間大都一日兩餐,即吃早飯後出去勞動,要帶上饃饃(玉公尺麵饃),中午就在地裡吃,稱為「打尖」。下午收工兆枯困回家吃晚餐。
主食大都離不開面蒸蒸。經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將玉公尺粉放在甑子內蒸成顆粒狀,即可當飯食用,有時將洗淨的大公尺拌到玉公尺粉裡,或將玉公尺粉拌到大公尺中蒸,稱為「金裹銀」或「銀裹金」。用小麥粉和玉公尺粉混合做成饃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
您可能還喜歡:
獨具黎族特色的黎族陶瓷文化。
苗族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動聽的苗族**文化。
苗族巫文化你知道嗎?
羌族習俗羌族有哪些飲食習俗?
4樓:校易搜全知道
羌族是乙個至少有4000年曆史的古老民族。羌人也是豪邁的民族。提到大禹,就是羌人。
現在羌族有19萬多人,幾乎都分佈在四川省的西北山區。主要居住區有茂縣、北川羌族自治縣、汶川縣、理縣、松潘縣、阿壩縣。甘孜分佈也少,其他省份很少。
羌族的主要食物有玉公尺、小麥、青稞、葫蘆巴、大豆、豌豆、蕎麥等。還有來自川西平原的大公尺和麵粉。包括蘿蔔、白菜、辣椒、蓮花白等。他們經常吃自己做的酸菜,敏畢一般一日三餐。
羌族人很少吃新鮮豬肉。他們通常在冬至後殺豬。豬肉被切成畢槐長條,掛在廚房的橫樑上。
豬肉經過熏製,乾燥成「豬膘」,顏色呈煙黃色。傳統觀點認為,豬肉脂肪儲存時間越長越好。將宰殺的豬的新鮮瘦肉洗淨,倒入小腸做成香腸,一般在大年初一吃。
羌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喝青稞、青稞釀造的雜酒。雜酒的製作方法是將青稞煮沸,與酒麴混合,密封於壇中,發酵7-8天后飲用。在節日,婚禮,葬禮,祭祀儀式,聚會,招待會,或者換工作,除了豐盛的飯菜,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是重陽酒在重陽節釀造的酒,需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飲用。它是重陽酒中重陽節必不可少的酒,因為它儲存時間長,色澤紫紅,味道醇厚。喝的時候開啟罐子,注入開水,插入一根細竹筒,依次吮吸。
一般來說,喝到一半再加水,直到味道談手拿友好。
典型食物:羌族特別注重藥膳。典型的藥膳有:
切片羊肉湯;陽回頭湯;將豬肉和杜仲燉1-2次。三者皆可補腎。黃芪或黃芪燉雞,也可加入一些燉肉,補血益氣。
冬蟲夏草燉鴨肉,滋陰補肺補腎。
羌族春節的美食
5樓:夜白暮黑
羌族有自己的年節,也過漢族的春節。羌族的年節,又稱「過小年」,時間不定,早的農曆十月初一,遲的臘月二十八。十月初一,是牛的生日,將豬用棒打死,以火燒掉豬毛,剖開後祭祖祭神。
羌族過小年,要舉行家庭宴會,喝收成酒,吃莜麵做的三叉形大蒸餃,餡用臘肉顆顆喝豆腐做成。有的山寨用麵粉做牛、馬、雞、羊形狀的小饃饃,祭祖先喝天神。歡宴與歌舞要持續5到7天。
三齊鄉羌民過小年後,次日親族鄰里互飲咂酒,唱酒歌,互訴離別之情。爾後,青壯年去成都平原打工,到春節後才回來。
農曆除夕,菜至少要5種,多則16種,總數不得為10,多為臘肉和滷肉,還有野味。主食為大公尺乾飯,各種食品都要有剩餘,以祈來年豐收。同時要給貓、狗留些好吃的食物,並注意觀察狗最先吃什麼,就預示來年哪些東西最昂貴。
團年之後,全寨男女歡聚在一起跳「鍋莊」。原先是在各自家裡圍著「鍋莊」歡歌曼舞,後來規模大了,改在寨子裡進行,要一直跳到天亮。除夕夜半子時,一要給祖先潑水飯,二要去牛圈觀察牛頭方向,準備大年初五的出行。
初一早晨吃酸湯麵。因為團年時吃了大量肉食,可以調劑一下。此日不動刀,不背水,不興拜年,也不竄門,全天娛樂。
晚飯,家家戶戶一律吃大公尺乾飯,要備許多肉酒,飲咂酒,男人們更愛白酒,婦女們則喜歡蜜酒。
初五舉行出行活動。在初二到初四期間,人們根據各家牛頭指向商定「出行」的方向。這天,各家出一名男人為代表,帶上酒、肉、饃饃和三根香、一對蠟燭,去確定的平壩燒香、點蠟、祭天、烤肉吃,形同野餐。
不出行的人,以熊形或獐形饃饃為靶,舉行打靶比賽。射中預兆吉利,打畢,飲酒、吃肉、吃饃。春節期間,全家人必到屋頂給祖先獻酒、肉、飯。
羌族美食有哪些
6樓:仉雨彤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羌族男子的服裝一般是藍布長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頭帕。羌族婦女的服飾比較鮮豔,她們多穿藍色或綠色的花邊長衫,腰繫繡花圍裙和飄帶,戴黑色頭帕。
但在茂汶地區黑虎鄉一帶,婦女們一律都戴白色頭帕。
玉公尺是羌族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青稞、土豆、蕎麥、油菜等農作物的種植也較為普遍。羌族人有把豬肉吊在房樑上風乾做成「豬膘」的習慣。陳年的豬膘,肉色嫩黃、晶瑩剔透,吃起來油而不膩、十分可口。
在喜慶而隆重的節日裡,羌族人還要端出自家用玉公尺或青稞釀造的酒與眾人共飲。
羌族人對治水有豐富的經驗,舉世聞名的川西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2000多年前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修建的。
羌族地區資源豐富,經濟林木有花椒、核桃、茶樹、漆樹等,還盛產蟲草、貝母、鹿茸、麝香等名貴藥材。
最健康飲食習慣,最健康的飲食習慣
健康飲食需要每天的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奶類以及豆製品,經常攝入一些魚類以及蛋類的食物。在做飯炒菜的時候要減少油量攝入,要選擇以清淡為主,同時還需要少鹽少脂,在吃飯的時候還要保持,不能吃得太飽,要選擇七分飽。健康飲食,特別是在早上的時候,要吃好可以選擇吃全麥麵包雞蛋和牛奶,這樣營養會比較均衡。健康飲食是一...
怎樣的飲食習慣最健康,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最健康
搞活2啊 飲食六宜。宜早。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宜緩。吃飯細嚼慢嚥有利於消化,狼吞虎嚥,會增加胃的負擔。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好處。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
白族的飲食文化,白族的飲食習慣
平壩地區多以大米 小麥為主食,山區常吃玉米 洋芋和蕎麥 主食一般蒸乾飯,便於下地時攜帶。此外也喜愛粑粑 餌塊 湯圓 米線 稀粥 糖飯 糯米與幹麥芽粉製成 等 白族的飲食習慣 白族的飲食習慣是什麼?白族的生活習慣 地下水汙 一,語言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中國民族語言學界一 般認為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