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前後諸證的辯證論治,絕經前後諸證診斷

時間 2025-05-15 00:50:58

絕經前後諸證診斷

1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1.病史:45~55歲的婦女,出現月經紊亂或停閉;或40歲以前卵巢功能早衰;或手術切除雙側卵巢及其他基賀因素損傷雙側卵巢功能病史。

2.臨床表現:月經紊亂或停閉,隨之出現烘熱汗出、潮熱面賀鋒漏紅、煩躁易怒、頭暈耳鳴、心悸失眠、腰背痠楚、面浮肢腫、**蟻行樣感、情志不寧等症狀。

3.輔助檢查:**檢查、b超等無器質性改變禪爛,可有子宮偏小、卵巢呈實性等。血雌二醇、fsh、lh有相應的變化。心電圖等有助於鑑別內科疾病。

絕經前後諸證的產生機制主要是

2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c絕經前後諸證發生的主要病機族攔為腎虛,常見有腎陰虛、腎陽虛、腎的陰陽兩虛,並可累及心、肝、脾。女子七七緩螞之年,腎陰不足,天癸漸竭,陰陽平衡失調而致本病。

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心兆哪胡火,則心火偏亢,心腎不交;乙癸同源,腎陰不足,精虧不能化血,導致肝腎陰虛,肝失柔養,肝陽偏亢;腎與脾為先天與後天的關係,相互充養,脾陽賴腎陽以溫煦,腎虛陽衰,火不暖土,導致脾腎陽虛。故絕經前後諸證產生的主要機制為腎氣虛衰,天癸漸竭(c對)。

絕經前後諸症的**以哪個臟腑虛為主

3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aa婦女49歲前後,腎氣由盛漸衰,天癸由少漸至衰竭,衝任二哪棚脈氣血也隨之而衰少,在此生理轉折時期,受內外環境的影響,如素體陰陽有所偏勝偏李滾則衰,情志抑鬱,宿有痼疾,或家庭、社會等環境改變,易導致腎陰陽失備基調而發病。故絕經前後諸症的**以腎臟虛為主。

絕經前後諸證辨證屬於腎陰虛證,其**主方是

4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c絕經前後諸證腎陰虛證。

主要證候:絕經前後,月經紊亂,月經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經色鮮紅;頭暈目眩,耳鳴,頭部面頰陣發性烘熱,汗出,五心煩熱,森罩腰膝痠疼,足跟疼痛,或**乾燥、瘙癢辯春冊,口乾便攜巨集結,尿少色黃;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養腎陰,佐以潛陽。

方藥:左歸丸合二至丸加制首烏、龜甲。

絕經前後諸證的歷史沿革

5樓:美麗曉風

1.本病首見於唐代《備急千金要方·月經不調》「婦人月經一月再來或隔月不來」。

2.宋代《聖濟總錄·雜療門·婦人血氣門》則稱為「經水不定」。

3.明代萬全《萬泉婦人科·調經章》提出「進行或前或後」的病名,並指出「悉從虛治,加減八物湯主之」。

4.《景嶽全書·婦人規·經脈類》則將本病稱為「經亂」,分為「血虛經亂」和「腎虛經亂」。較詳細的論述了**病機、治法、方藥、預後和調養。

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係是A 辯證統一的關係B 因果關係C 內因和外因的關係D 等同關係

a.辯證統一的關係 兩點論 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法。在研究複雜事物矛盾發展過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廢,這就是兩點論。而一點論與此相反,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只看到一種矛盾情況或乙個矛盾方面,而忽視甚至抹煞另一種矛盾情況或另乙個...

認識論與唯物論辯證法的區別,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區別?

秦光明 第乙個問題,認識論與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關係問題,我認為應當這樣理解 要談它們之間的關係,首先從那一角度來看。1 如果從乙個線性結構的角度,認識論是起點,分叉兩個 乙個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乙個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 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再分叉 乙個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另乙個是機械唯物主義的認識論。2...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簡答題)

1 對實踐的決定性作用認識不同 舊唯物主義不懂得社會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而辯證唯物主義則把實踐引進到認識中來,承認實踐對於認識的決定作用。2 反映的事物不同 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是機械的形而上學的反映論 而辯證唯物主義則把辯證法同認識論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得認識論發展成為能動的 革命的反映論。3 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