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失衡的誘發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

時間 2022-03-21 21:50:13

1樓:大叉叉

一、什麼是亞健康 亞健康的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只是身體無病。 根據這一定義,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的分類 以who四位一體的健康新概念為依據,亞健康可劃分為: 軀體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體力疲勞、虛弱、周身不適、性功能下降和月經週期紊亂等; 心理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腦力疲勞、情感障礙、思維紊亂、恐慌、焦慮、自卑以及神經質、冷漠、孤獨、輕率,甚至產生自殺念頭等; 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突出表現為對工作、生活、學習等環境難以適應,對人際關係難以協調,即角色錯位和不適應是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的集中表現; 道德方面的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存在著明顯的損人害己的偏差。 亞健康危害 亞健康雖然不是一種病態,但畢竟是現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種表現。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高體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 一增三減,疲勞增加,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 很容易發展成為第二狀態,最終會導致器質性病變,腫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統疾病和代謝性疾病,並使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大量發生。 現代生活中:

食物越來越精細 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環境汙染越來越重 化學藥品越來越多 亞健康人群越來越多 二、微生態失衡與亞健康 腸道微生態失衡與亞健康的關係 1、腸道微生態是機體最重要、最龐大,尤為特殊的生態系統。 2、腸道內大量微生物菌時刻處在動態平衡和相對穩定之中。眾多因素影響這個平衡。

3、人體亞健康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均伴隨著腸道微生態正常菌群的變化或失衡。 4、幾乎所有亞健康的原因都可能導致腸道微生態失衡。腸道微生態失衡即是亞健康症狀的發生的結果;也可能是亞健康原因。

微生態失衡與亞健康互為因果關係 人體的微生態平衡和人體健康息息相關。比如人體的營養代謝和正常菌群有著密切關係;正常菌群能夠發揮免疫調節的重要功能,對於人體抵抗各種各樣的疾病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膳食結構上傾向於肉類、脂肪類食物,膳食纖維的攝入過少,加之抗生素濫用、環境汙染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人體微生態失衡狀況。

而由此導致的慢性病正成為我國公眾營養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 幾乎所有引起亞健康的誘因都可能導致腸道微生態的失衡。腸道微生態的失衡既是亞健康的結果,同時也可能加重亞健康,導致疾病的發生。

亞健康與消化系統之間的關係 精神狀態的變化能影響胃腸道黏膜和肝臟等血流動力學和分泌的失調。同時,也會引起胃腸道運動功能的變化和紊亂,從而導致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亞健康狀態的人,其體內微生態往往失衡,腸內的有益菌群(如雙歧桿菌)的減少,而導致有害菌群及人體毒素就此會佔據優勢,從而導致胃腸道疾病的產生。

如:炎症,潰瘍,良、惡性腫瘤。 有研究顯示,美國人所患疾病的90%都與消化問題有關。

因此,消化系統功能失常,不僅會引起上腹脹痛、噯氣反酸等胃腸道症狀,還會引起非胃腸道(即消化系統之外)的症狀,如疲勞、濕疹、哮喘等。 三、微生態失衡導致亞健康 腸道菌群失衡與二重感染 正常情況下腸道正常菌群與人體內外環境保持著平衡狀態,對機體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平衡狀態被打破,就會形成菌群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或加重病情,進而使菌群失調加劇,形成惡性迴圈,甚至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抗生素應用不當是引起菌群失調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在殺滅病原菌的同時也抑制了正常菌群的生長,實際上是使腸道無菌化。當正常菌群遭破壞,腸道的環境條件發生改變,某些耐藥菌和外來致病菌就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調症。如臨床常見的葡萄球菌、艱難梭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假膜性腸炎。

腸道菌群失衡與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正常人的小腸上段細菌很少,但若先天性腸道不暢或因胃腸道手術及運動引起的小腸淤滯時,會造成腸道內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艱難梭菌等的過度生長;當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某些原因致胃酸缺乏時,胃及小腸上段細菌也會大量繁殖,結腸及小腸下段的細菌出現上移,造成小腸的細菌增多,進而使結合膽酸分解為游離膽酸,影響脂肪的吸收,造成脂肪瀉。 由於腹瀉引起腸黏膜多種寡糖酶、肽酶缺乏,影響糖、蛋白質的吸收又造成低蛋白質血症,從而更加重了腹瀉;細菌代謝產生的短鏈脂肪酸、氣體又會造成腹脹、腹痛。

此外,由於細菌的過度繁殖,奪取食物中的維生素b12,還會造成大細胞性貧血等情況。 腸道菌群失調與急慢性腹瀉 外來的腸道致病菌進入機體會導致急性腹瀉,急性腹瀉患者由於常駐菌的大量排出,過路菌比例增加會導致菌群失調。當合理應用抗生素,或補充益生菌時抑制或致病菌被殺死,腹瀉結束病情恢復後腸道菌群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急性腹瀉沒能及時**,會導致慢性腹瀉。慢性腹瀉也會使常駐菌不斷減少,過路菌的數量相應增加。腹瀉的發生會影響腸道蠕動功能,也會影響腸道正常菌群的比例,出現類桿菌、雙歧桿菌、腸桿菌數量減少,而條件致病梭桿菌、酵母菌量增多,進而導致脂肪酸代謝紊亂和膽鹽代謝障礙而引起腹瀉,腹瀉又加重菌群失調,形成惡性迴圈。

腸道菌群失調與便秘 微生態失衡造成腸內有害菌增多,腸道水分減少,腸道的動力減弱,腸內菌群既可以誘發便秘,也能借助便秘產生各種危害機體的有毒物質。食物糟粕在腸道細菌作用下產生的毒素。長期便秘會誘發不同的疾病而提早老化,還會引起慢性潰瘍、痔瘡、腸癌、乳腺癌等病。

早在20世紀20年代便有相關的研究,便秘與腸內細菌的關係,許多報告一致指出,如能增加腸內的有益菌,即可迅速有效改善便秘。學者發現,便秘者腸內菌群十分不平衡,糞便中的有益菌比健康者降低25%以上,也有報道說,在50%的便秘者糞便中,並無有益菌的存在。

什麼是微生態失衡

2樓:木夏

微生態失衡 通常情況下,**表面寄生有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痤瘡丙酸桿菌、綠膿桿菌、非放射性分支桿菌、大腸桿菌及微球菌等大量微生物,依據其存在的久暫分為常住菌和暫住菌(又稱共生菌)。菌群之間存在共生或拮抗作用,並參與形成表皮脂質膜,構成**生物屏障,營養**組織,參與**細胞代謝。人體**有維持自身微生態穩定的能力,如果某些因素導致宿主的**、環境和菌群之間的微生態失調,就會造成**的病理損害,叫微生態失衡。

**微生態失衡該怎麼辦?

3樓:脫毛劍客

放一塊酵母進去,還有糖,應該晚上就發酵了。一般都會平衡的不平衡就是酵母放多了

4樓:叫我強哥

可以用中藥進行調理的,不用胎擔心

致癌的因素有哪些,環境致癌因素有哪些

青和叢馳海 一般情況下致癌是因為水汙染 光汙染 空氣汙染 土壤汙染 這些環境問題,有可能會加劇腫瘤的發生,我們要愛護環境對自己有更好的幫助。 督甘甄涵暢 空氣汙染 水汙染 蔬菜瓜果 肉類,好象沒有不受汙染的東西了。但喝好水能排出體內毒素,酸性水有助人體老化。 分為物理致癌因素化學制癌因素和病毒致癌因...

致癌因素有哪些,最容易致癌的因素有哪些

劉加勇醫生 中國人常見致癌原因。最容易致癌的因素有哪些 環境致癌因素有哪些? 愛是地獄 環境中致癌因素包括許多內容,有 1 吸菸致癌,佔50 的病例。2 食物中含有亞硝胺 黃麴黴素,可引發消化系統癌症。3 大量的物理 化學的致癌因素。如焦油 石蠟 砷 石棉 合成染料 滴滴涕等。物理致癌因素有放射線 ...

影響景深的因素有哪些,影響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詳細 0 3

當鏡頭聚集於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結像。在這一點前後一定範圍內的景物也能記錄得較為清晰。超過這個範圍就不清晰了。這就是說,鏡頭拍攝景物的清晰範圍是有一定限度的。鏡頭的這種記錄得 較為清晰 的被攝影物縱深的範圍便為景深。當鏡頭對準被攝景物時,被攝景物前面的清晰範圍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