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刷發明之前,人們用什麼清潔牙齒

時間 2022-01-07 22:49:23

1樓:匿名使用者

在牙刷沒有發明之前,人們怎麼清潔牙齒?

我們的祖先早就掌握了許多護齒措施。在《禮記》中,「雞初鳴,鹹漱」的記載。這證明我國人民於2023年前就知道早晨洗臉、漱口了。刷牙是在漱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潔牙的方式。

遠古時期到晚唐,中國人一直用的是楊柳枝,那時都把楊柳枝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裡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尺梳,很方面刷牙。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

宋代,已經有了類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藥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來漱口。如果怕清洗不乾淨,便用手指代替現在的牙刷。再不然,就是先前說的楊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齒。

南宋,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膏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兩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

2樓:情感愛戀

其實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有了保護牙齒的意識。但是當時的方法還是比較簡陋的,一般就是以飯後漱口為主,用茶水或者鹽水漱口是大家經常做的。

佛教傳入中國後,新式的刷牙方法也應運而生。人們將楊柳枝的一頭咬軟,蘸取藥物刷牙,這樣既可以去除口腔異味,又可以使牙齒白淨。

到了宋朝,人們還發明了類似於牙膏的物品。人們用可以用手指或者楊柳枝蘸取「牙膏」清理牙齒,當然也有人用布蘸取鹽水擦拭牙齒。

後來,朱祐樘就命工人先製作出乙個細長的竹板,然後在竹板上挖一排排小口,再把豬鬃毛洗乾淨(馬尾太軟,不太好用),插到小口裡,這樣做出來的刷子,就可以把口腔裡的食物殘渣刷出來了,而且比較文雅。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的清潔牙齒,保護牙齒的習慣開始得很早,可以往前追溯到幾千年前。我們把時間往前推幾千年,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有了漱口潔齒的習慣。在《禮記》中就有「雞初鳴,鹹盥漱」的記載,「在早晨公雞鳴叫,宣布該起床的時候,人們會起床,弄點鹽水來洗漱牙齒,保護牙齒。

」由這個記載就可以說明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人們已經有早晨起床漱口的習慣了。在我國早些時候,人們使用的漱口劑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有酒、醋、鹽水、茶及溫水等,這些使用的漱口劑功能也大同小異,主要就是殺菌解毒,清新口氣,幫助人們每天有乙個好的口腔。

這些漱口材料雖然簡單,但也實用,像鹽水,今天的我們也有不少人在實用鹽白牙膏的呢。

到後面,隋朝和唐朝的時候,用手指「揩齒」來清潔牙齒的做法逐漸逐漸的開始流行開來。著名的敦煌壁畫裡面,就由記載著這件清潔牙齒的事情。它描繪了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的情形。

後來,唐朝的時候,他們開始用柳條進行刷牙。可能會有人有疑問了,為什麼是用柳條呢?只要使用前先吧楊柳枝泡在水裡,用的時候再咬開楊柳枝,裡面軟軟的楊柳纖維就好露出來,讓牙齒舒服舒服。

我國的乙個古語「晨嚼齒木」也是由此而來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古人的漱口、刷牙歷史雖然時間長久,但大眾熟悉程度,也就是普及率卻不高。其實這想想也很正常,你說乙個窮苦的百姓,每天需要辛勤勞動,家裡又窮的人,會花那麼多的時間和經歷去清洗牙齒、保護牙齒嗎?很難很難。

因此漱口刷牙的體驗者主要是王宮貴族、有錢的地主、文人雅士等有身份的上層人物。直至19世紀以後,西方醫學的傳入,中國人才開始流行使用西方的牙刷和牙膏。今天的我們,刷牙已經成為常態,各式各樣的牙膏也讓我們難以選擇了。

4樓:繁星凱

一、用鹽刷牙

比如先秦時期,《禮記》中就有記載:「雞初鳴,鹹漱」,可以看出,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人就有刷牙的習慣了。可是,那個年代是沒有牙刷牙膏的,所以咱們的老古人就都用鹽來漱口,直接含口鹽水或者把鹽擦在牙齒上,鹽嘛,有消毒作用。

二、用茶刷牙

當然還有些人是用茶水來漱口,因為茶葉中含有氟和維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我們現在有的時候吃完大餐了,其實也會用茶水來含含,解解膩,也順帶漱漱口。

三、最早的牙刷

最早的牙刷,可以追溯到晚唐時期,這種牙刷,你想破腦子都想不出來,是啥呢?楊柳枝。古醫書《外台秘要》說,用楊枝將一頭咬軟,蘸了藥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潔」。

那時候的人們都把楊柳枝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裡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很方便的牙刷。

而在宋晚期和元初期時,和咱們現在已經非常相像的「牙刷」出現了。這種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玳瑁等材料製成,在頭部鑽毛孔兩行,上植馬尾毛或者馬鬃,

四、最早的牙膏

到了宋代,終於有人發明了牙膏,這個牙膏可不是和我們現在用的一樣,各種香型各種口味,當時是用茯苓這種中藥材來做的,你可想而知,味道一定不如現在,怎麼用呢?先用楊柳枝蘸點茯苓刷在牙齒上,再含水吐掉,如果茯苓粘在牙齒上,那就直接用手摳。茯苓是一種純植物、純中藥,這可比咱們現在這些新增一堆亂七八糟化學製品的牙膏要好哦。

五、用瓜果蔬菜和中草藥刷牙

有很多人還用瓜果蔬菜還有各種各樣的中草藥來「刷牙」,保護牙齒。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口腔清潔術

用水在牙刷出現以前,中國古代人潔口護齒的方法是漱口。春秋時,孔子在《禮記》中說「雞初鳴,鹹盥漱」,鹹者鹽也,古人潔口護齒之法,是以鹽水漱口。《晉書》中有「漱石枕流」,孫楚年輕時就想隱居,對王濟說:

所以枕流是用溪水洗耳,所以漱石是「欲礪其齒」。含帶有砂礫的水漱口,清潔牙齒。

用手指最原始的潔齒方式。敦煌壁畫《勞度叉鬥聖圖》中,畫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敦煌壁畫中,現存的揩齒圖至少有14幅,分別繪於唐、五代時期。

用揩齒布/巾

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衣物帳中,記有皇室進獻的「揩齒巾」。我國用揩齒巾之習一直流傳到現代。西方最早提出擦洗牙齒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而後由亞歷山卓大帝首先使用,並在宮廷中推廣,用布揩洗牙齒的習俗在西方代代傳承。

用牙籤牙籤在中外人類文明史中已出現2023年,茹毛飲血的時代,以竹木為籤,挑剔牙惠。古希臘人使用的牙籤是用乳香木製成的。宮廷顯貴,生活奢華,牙籤改用金制,系鏈懸脖,顯示排場。

在口腔衛生保健方面,西晉始見「牙籤」之記載。晉代陸雲在致其兄陸機書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牙籤,今以一枚寄兄。」

楊枝中國最早的牙齒潔具是楊柳枝,在晚唐時期,那時都把楊柳枝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裡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很方便的牙刷。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

6樓:乙懷厹

在《紅樓夢》中,小姐們吃完飯後,丫鬟便要端來茶以漱口。以茶漱口,是古人很早便已形成的清潔口腔的手段。 事實上,古人清潔口腔和牙齒的手段,首先便是通過「漱」。

據說更早時候,人們使用酒、醋、鹽水、茶及溫水漱口。

酒、醋、鹽水等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有 「清旦鹽刷牙,平日無齒疾」的說法。而茶,古人認為它可以去油膩,並使牙齒堅固。據現代藥理分析,茶裡含有氟和維生素,確實具有清潔口腔和

防蛀的功能。

古人另一種潔牙手段便是用專門的藥物擦牙。

在6世紀的南朝,人們發明了一種叫「口齒烏鬃」的藥粉。這種藥粉由皂角、荷葉、青鹽等各種藥物研熬而成,對牙齒具有清潔殺菌、消炎鎮痛的作用,並且還對牙齒有增白的功能。到唐代,這種擦牙藥粉得到改進,人們將天麻、細辛、沉香、寒水石等研成粉末,用以擦牙潔齒。

宋代,人們又在這種藥粉中加入了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使之除清潔作用外,還具有**口腔疾病的效果。具體的擦牙方法,一種是用手指,另一種則是用一種叫「楊枝」 (葛蔓、楮、桃、槐、柳等枝條)的植物枝條。

這其實與現在的牙刷有些類似了,只是以手或樹枝代牙刷,以藥粉代替牙膏。

另外,在潔牙方面,佛教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楊枝」便是佛教的發明。據佛經記載,僧侶們每日咀嚼「楊枝」來清潔口腔和牙齒。

據說這具有清除口腔汙物、消炎解毒、發口香等作用。名醫李時珍就很稱讚這種方法,稱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後來這種方法也流傳到民間,「楊枝」也進一步成了人們常用的「牙刷」。

7樓:李白扛槍

秦漢時期:

關於口腔、牙齒之清潔、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

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均視之為病態。為了保持口腔衛生和預防牙齒疾病,除強調飯後漱口等外,此時尺有剔除齒縫間食物殘渣的習慣。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發掘了漢末三國東吳時代的高榮墓葬。

其中有乙個金制的,兩端分別為耳挖勺和小楊枝的龍形器物。小楊枝是龍的尾部,圓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證認為此係墓主人生前用來剔除齒間食物殘渣的口腔清掃用具,此小楊枝也就是今之牙籤的雛形(周大成:

江西省南昌市東吳高榮墓發現的金制小楊枝,日本齒科醫史學會會志8(2):23-24,1981)

8樓:洛念桃

在未發明牙刷之前,古人普遍採用漱口的方式來護齒。《禮記》中就有「雞初鳴,鹹盥漱」的記載,表明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已經懂得用漱口來保護牙齒。不僅如此,古人還養成了早晚漱口的習慣。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中記載:「食畢常漱口數過,不爾,使人病齲齒。」明確提出漱口對保護牙齒的有益作用。

宋人張杲在《醫說》中則直接對漱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世人奉養,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將臥而漱,去齒間所積,牙亦堅固。」古人漱口也是頗有講究的,漱口有專門的「漱口劑」——鹽水、濃茶、酒。

唐代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每旦以一捻鹽內口中,以暖水含,……口齒牢密。」「凡飲食訖,則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齒,得茶漱滌,不覺脫去而不煩挑剔也。

蓋齒性便苦,緣此漸堅牢而齒蠢且自去矣。」用鹽水、濃茶、酒來漱口,確實有抗菌、殺菌、防止齲齒的作用。看來古人在尋找「漱口劑」的原材料上,還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古人又發明了揩齒法,即用牙刷刷牙的方法。考古學家曾在遼代墓穴中發現了骨質的牙刷柄,它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牙刷實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有學者據此推論,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牙刷的國家。

遼代墓穴中發現的牙刷柄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發掘了漢末三國時代東吳的高榮墓葬。墓中有乙個金制的、兩端分別為耳挖勺和小楊枝的龍形器物。經考證,此物為墓主人生前用來剔除齒間食物殘渣的口腔清掃用具,即今天所說的「牙籤」。

晉代陸雲在致其兄陸機書中也有「近日復案行曹公器物,取其剔齒纖乙個,今以一枚寄兄」的記載,說明當時人已經開始用牙籤剔牙了,而且把這種東西視如貴物,不然陸雲也不至於大老遠地給哥哥寄一枚牙籤。宋代時,出現了牙膏和牙刷的雛形。宋代醫學著作《太平聖惠方》中載有藥膏藥齒法:

「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薑汁、細辛等,每用擦牙。」這就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牙膏。確切地說,這種牙膏其實是「藥膏」。

與之相配套的,是植毛牙刷。宋人周守中在《養生類纂》中記載:「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

」說明從宋代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用帶毛的牙刷來刷牙了,只是最初牙刷的材質是馬尾,這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北宋年間的牙刷宋朝人對護齒還是很講究的,隨著雛形牙膏的出現,又出現了材質各異的「牙粉」。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就曾自己配製過牙粉,他把松脂和茯苓曬乾搗末,篩出細粉來裝袋,這便是「蘇氏牙粉」。

刷牙時,先把一小勺牙粉放在嘴裡,喝一口水,漱一下,吐出,然後再刷牙。這類似於現代醫生先用藥棉消毒,然後再扎針。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也曾配製過牙粉,「沈氏牙粉」的主要原料是苦參,其製作方法與「蘇氏牙粉」基本相同,但是刷牙的方法卻與蘇氏不同:

蘇氏是先用牙粉漱口,吐出後再刷牙;而沈氏則是在馬尾牙刷上蘸上清水,灑上牙粉,再刷牙。可見沈括的刷牙方式更接近於今人。除了這些護齒方法之外,古人還發明了一種簡易的刷牙方法——嚼木,即飯後嚼些嫩樹枝來清潔牙齒。

《本草綱目》中就有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的記載。《華嚴經》中說,「嚼木」共有十大好處:消宿食,除痰疾,解眾毒,去齒垢,發口香,能明目,潤澤喉嚨,唇無皺裂,增益聲氣,食不爽味。

嚼些嫩樹枝居然能對人體有這些有益的功效,這恐怕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

沒去南極前人們為什麼估計魚類在0以下會存活

魚類終生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也有少部分可以離開水短暫生活,大都生有適於游泳的體形和鰭。用鰓呼吸,以上下頜捕食。出現了能跳動的心臟分為一心房和一心室。血液迴圈為壓,而深海區可達1000個大氣壓。淡水和海水鹽的含量幅度從淡水到鹹水是0 001 7 此外,隨地理環境的不同,水溫差和含氧量的差別也很大。由於...

在很久以前,還沒有發明橡皮,畫畫的人們都是用什麼來擦掉碳筆印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橡皮能擦掉鉛筆字,是1770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首先發現的。在這以前,人們是用麵包擦鉛筆的。普里斯特的這個發現引起很大轟動,因為它給人們帶來很大方便。不過最早的橡皮是用天然橡膠做的,擦字時不掉碎屑,只是把鉛筆末粘在橡皮上,越擦越髒。後來,人們在製作橡皮時加入了硫磺和油等物質,使橡皮很容易掉屑,被擦掉...

古代紙還沒有發明的時候,人們用什麼寫字

用竹簡,用刀刻的,是早期。後來用毛筆寫,還有刻在甲骨文上,寫在絲綢上。古代人有很多記錄文字的方法。刀刻在石頭上,獸骨上,龜甲板上。毛筆寫在竹簡上,木牘上,絹布上。還有繩結。龜甲和牛 羊 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 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 又稱牘 和竹片 又稱簡 來書寫文章 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