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三國》裡從一到九的4字成語典故?

時間 2025-06-05 18:10:13

1樓:網友

諸葛亮六出祁山。

祁山,東起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臥在禮縣西漢水北側,綿延25公里,扼隴蜀咽喉,控南北要衝,是三國時蜀魏相爭的古戰場。祁山堡武侯祠距禮縣縣城25公里,塑有諸葛武侯神像,名人題寫的匾額條幅氣勢恢巨集,警句炙口,書藝精道。

三國時,魏、蜀爭相掠奪隴南人口。曹操先後掠奪、遷移隴南人口30多萬入居關中,僑置武都郡於扶風郡美陽,又移至興平縣小槐裡。諸葛亮亦遷移西縣人口1000餘家還居漢中。

後又有武都王苻健率眾入蜀,蜀將張尉往迎,安置於昭化啟敬之白水,而隴南為蜀所有,武都、陰平2郡仍存,屬益州。所以,三國時,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關中小槐裡,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於今禮縣東北置祁山縣,亦屬武都郡。

三國時期,蜀諸葛亮為奪取關中,進圖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對魏軍進攻作戰。魏太和元年(西元227年)春,諸葛亮統軍10萬,進駐漢中,圖謀攻魏。次年春,諸葛亮率軍出祁山(今甘肅東南部西漢水北岸地區)。

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歸屬蜀。魏明帝震恐,親赴長安(今西安)督戰。當蜀軍在街亭與魏軍交戰時,前鋒馬謖擅自改變部署,棄城守山,被張郃乘勢困敗,失去要地。

諸葛亮因初戰受挫,失去前進的依託,乃退兵漢中,斬馬謖,整治蜀軍。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統軍數萬再度攻魏,出散關圍陳倉(今陝西寶雞境),攻城二十餘日不下,糧盡還師。諸葛亮為孤立祁山魏軍,並開闢軍資**,於建興七年(西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奪回武都、陰平二郡。

後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撫羌人。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軍四出祁山。魏大將軍司馬懿督軍迎擊。

諸葛亮於上 邽(今甘肅天水)擊敗魏軍,搶收小麥,充實軍糧後撤回祁山。魏將急躁,率軍尾隨追擊。待魏軍逼近時,諸葛亮五出祁山,殲敵3000人,司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

正當諸葛亮率部乘勝追擊魏激旁啟軍時,中都護李嚴假傳撤軍聖旨,只得退軍,於木門(今甘肅天水南明如)設伏張郃後,還師漢中。經過3年休養生息,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軍10萬,與魏軍20萬對峙與渭水南。諸葛亮數次挑戰,但司馬懿卻率部渡過渭水,背水築壘拒守。

諸葛亮識破司馬懿以逸待勞的陰謀,進駐五丈原。這樣,魏、蜀兩軍相持4個多月。八月,諸葛亮病故在軍中,最後蜀軍還師漢中。

諸葛亮六出祁山,長達7年之久,雖苦心籌謀,但最終因國力不濟等原因,以致師勞而功微。

2樓:白眉一羽

單刀赴會,二士爭功,三顧茅廬,四世三公,五虎上將,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八陣石兵,九伐中原。

3樓:網友

一身是膽,一時瑜亮,孑然一生。

一舉兩得。三顧茅廬,三分天下,三馬同槽。

五內如焚。五關六將。

六出祁山。七進七出、七銀讓擒七縱、水淹七軍、七步成詩。

才高八斗,才佔八鬥。

只能提枯嫌供這一點,三國沒搏手數字成語 能看的不多。

求三國典故中4字成語!!詞多者先得分,最少10個。

4樓:冷安順樹琪

如魚得水、初出茅廬、望梅止渴、樂不思蜀、手不釋卷、三顧茅廬、刮目相看、

三國的文言文誰知道,有關三國的文言文

三國志 裡面全都是文言文,由於你說的是有關三國的文言文,所以有關三國時代的歷史書籍 文章都可以算在內,你可以慢慢找啊 三國志 真實的歷史書.不是三國演義這種 裡面都是文言文 如果找 一般都是白話文了.找文言文的比較難吧 去 三國志 看,到處都是 很多,打到網上去,多的數不清 有關三國的文言文 三國的...

有誰知道蘇教版的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所有名句,那種名句默寫的不要,誰知道的幫滿下,謝謝

dry水瓶 高中語文必修來1 2理解性情 https wenku.baidu.com view 95c40d0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4a.html 2009年 高考 理科生 必背 語文古詩詞 名句!高分! 這個東西不要來強背,自 背的再多,到時候也有你可能不會...

有誰知道往生到極樂淨土之後,這些三輩九品的往生者在那裡的生活

http wenku.baidu.com view 8a97f0283169a4517723a3c9.html 很詳細了 南無蓮花尊豐佛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節選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