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的種類,詩句5,故事2

時間 2025-05-22 17:30:08

1樓:夕瑤

造舟浮謂日,鞭石表秦初。星文遙寫漢,虹勢尚凌虛。

已授文成履核答,空題武騎書。別有臨濠上,棲偃獨觀魚。

烏鵲填應滿,黃公去不歸。勢疑虹始見,形似雁初飛。

妙應七星制,高分半月輝。秦王空構石,仙島遠難依。

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啟氏型上歸。

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

橋的詩文或名橋的故事 簡短

2樓:星恩文化

第三章是「抒情」,通過橋名,來表達思想感情。如「大指飢銷魂橋」,即「灞橋」,在陝西西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取江淹別賦句,又呼為銷魂橋」.

唐王之渙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明葛一龍詞:「橋上飛花橋下水,斷腸人是過橋人。」「思鄉橋」,在河北豐潤,「宋徽宗北轅過橋,駐馬四顧,泫然曰,吾過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還鄉矣……人乃謂思鄉橋也」.

至喜橋」,在四川廣安,「昔歐陽修自吳入蜀,喜路險至此始平」.「情盡橋」,在四川簡陽,唐雍陶《逗答題情盡橋》詩有序雲:「陽安送客至情盡橋,問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

忘恩橋」,在陝西西安,「中官初入選,進東華門,門內有橋曰皇恩橋……俗呼曰忘恩橋,以中官既富貴,必仇所生,蓋恥之也」.

第四章是「寫景」,美化橋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橋」,在江蘇吳江,橋身環如半月,長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橋》詩云:「頗誇九州物,壯麗無此敵。

春波橋」,在浙江紹興,賀知章詩云:「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鑑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故滾返取此名橋。「海棠橋」,在湖北黃州,「宋時橋側海棠叢開,秦觀嘗醉臥於此,明日題其柱」.「胭脂橋」,在江西饒州,鄱陽王蕭儼生活奢華,宅中宮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橋下水都染紅了,故名。

月樣橋」,在山東青州,「採石凝結如天成」.「綠楊橋」,在湖北蘄水,「因東坡醉臥橋上,有『解鞍欹枕綠楊橋』之句,遂名」.按蘇軾《西江月》詞自序雲:

春夜行蘄水中……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書此語橋柱上」,即是橋也。望。

蒐集有關橋的詩歌

3樓:網友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雲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後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

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

揚州橋邊小婦,長幹市裡商人。三年不得訊息,各自拜鬼求神。(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王建。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雜曲歌辭·祓禊曲)

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賦西漢)魏徵。

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闕題)楊師道。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和鑾輿頓戲下)虞世南。

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輓歌)朱子奢。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遊俠篇)陳子良。

雨霽虹橋晚,花落鳳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詠史其二)盧照鄰。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還京贈別)盧照鄰。

虹橋分水態,鏡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藥。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和長孫秘監七夕)任希古。

星橋他日創,仙榜此時開。(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制)宗楚客。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雲煙。(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宋之問。

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送趙司馬赴蜀州)宋之問。

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靈隱寺)宋之問。

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王勃。

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制)李嶠。

徑轉危峰逼,橋回缺岸妨。(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杜審言。

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雲隨蓋轉。(感懷)董思恭。

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蒲津迎駕)宋璟。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月坐悠悠。(留別杜審言並呈洛中舊遊)崔融。

畫橋飛渡水,仙閣湧臨虛。(侍宴長寧公主東莊)劉憲。

4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 李紳(772-856),唐大詩人,《靈汜橋》:「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岸花前後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

能促歲陰惟白髮,巧乘風馬是春光。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憶越鄉。」

華鎮(約1093年前後在世),北宋著名詩人,《還珠橋》:「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清風不共門牆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1125-1210),山陰人。古代愛國詩人。

五雲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戲作絕句, 以唐人句終之》「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

柳橋秋夕》:「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

秋日雜詠》:「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溼蓼花紅一溪。

柳橋秋夜》:「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

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吹宿醒。

柳橋》:「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

獨行,過柳橋而歸》:「忽覺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雲覆江干,慘慘雪欲作。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大雅。大明》)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與橋有關的詩句

5樓:網友

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

金水橋的故事,金水橋的故事傳說

金水橋,建於明永樂年間,分外金水橋和內金水橋。內金水橋位於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系五座並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 橫亙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金水橋的藍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橋。而周橋的設計師和主持建造者,是一位普通石匠 元代河北曲陽...

有關橋的傳說故事,關於橋的故事傳說

1 西湖斷橋。一說古石橋上建有亭,冬日雪霽,橋陽面冰雪消融,橋陰面仍然玉砌銀鋪,從葛嶺遠眺,橋與堤斷之感,得名 斷橋殘雪 另有傳說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確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2 奈何橋。關於奈何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說因地府有河名為奈河,一說因為漢語中 無可奈何 之意,剛好對應了人在轉世投...

有關橋的詩句,有關橋的詩詞

橋的詩句展示 1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 卜運算元 詠梅 2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陳與義 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3 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志南 絕句 古木陰中繫短篷 4 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朱栴 官橋柳色 5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 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