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風俗 習慣有那些??苗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時間 2023-02-28 02:55:05

1樓:匿名使用者

廣西苗族小夥子向意中人求愛,在蘆笙上插上一支美麗的野雞毛,對著姑娘吹起動聽的曲子。小夥子舞動著蘆笙使野雞毛輕拂著姑娘的臉頰。假如姑娘有意,就隨手撥下蘆笙上的野雞毛;反之,就不拔而轉身走開。

是雲南祥雲縣茶朗哨鄉苗族的一種世代相傳的習俗。舊社會半夜搬家是為躲避財主的債務,如今已失去本來的意義,成為一種傳統的民族活動了。不論誰搬家,村裡人都來幫忙祝賀。

他們把要搬走的東西放在院子中間,吹蘆笙、吹嗩吶,彈三弦,大家圍著家具起舞,歌舞一停,主人忙給客人敬酒。把家具搬放在新房院後,再次圍成圈跳起歡快的舞蹈。

2樓:己堅

信仰萬物有靈或多神鬼,喜食酸辣味,喜飲酒,每逢重大節日,都要舂糯公尺糍粑,蒸糯公尺飯。

通過遊方,跳月等社交活動自由對歌,戀愛成婚禁忌:不吃牛羊肉 忌狗肉上灶 忌在屋裡煮蛇肉 父母或同村人去世 乙個月內忌食辣椒。

苗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3樓:御雪清凝膠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

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4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的風俗習慣和歷史人物,經典文化。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布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一、服 飾。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髮,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後,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

衣扣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紐扣,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紐扣……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最裡層的七對紐扣為止。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

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5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的節日。

開年節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踩花山節。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雲、貴、川等省苗族群眾在農曆正、二月間或。

四、五月間盛行踩山、跳場,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老農們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祝願五穀豐登。居於山區的苗民在節日內還要進行鬥牛比賽。

屏邊縣的苗族還舉辦跳獅子和爬花桿的比賽。

四月八苗族傳統節日,又稱「亞努節」,傳說這個節日起於明代。每逢農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要舉行吃黑公尺飯、喝公尺酒、唱大歌等活動,以紀念、憑弔傳說中的古代英雄亞努。

此外,四月八還是布依族的節日,有稱它為「牛王節」的,也有叫「牧童節」或「開秧節」的。每逢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公尺飯,並休息一日,表示對耕牛的慰勞。

龍船節龍船節是流行於湘西和黔東南施洞、松桃一帶的苗族節日。大都在農曆五月初五進行。這天除了角逐龍舟外,還有跑馬、鬥牛、踩鼓等活動。

姐妹節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節日裡,苗家按傳統風俗都要吃「姐妹飯」。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公尺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

節日裡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苗族 風俗習慣簡介,50個字左右 10

6樓:釋懷的人

1.生產習俗。

農業種植業是境內苗族為提供物質生活資料的最主要的生產行業,集中地體現了苗族稻作文明的精髓。

2.服飾。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飾為頭纏布帕,雅酉一帶為花帕,其餘地區為青帕,帕長 1~3公尺長,戴多層「人字形」,身穿對襟衣,袖長而小,褲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腳。

3.舞蹈。蘆笙舞是除銅仁地區以外全省苗族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目,歷史悠久,北宋時已進入朝廷演出。大的隊形主要有兩排一字形和圓形兩種。由數十名青年男子在前吹笙引導,數十名至百餘青年婦女踏著蘆笙拍節,跟隨於後,進三步退一步,圍繞場地循序而進。

4.**。飛歌以其唱腔高吭、聲調巨集亮而得名。一般是青年男女交際時對唱。也有的是勞動之餘,為表達心情愉快,即興獨唱,也有多人合唱。聽者雖相隔數百公尺,也能把歌詞聽得分明。

5.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慶節日之一,每年的"立秋"這一天,苗族人民都要停止農活,身穿節日盛裝,邀友結伴,興高彩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參與或**各種文娛活動。

7樓:有孚翁

苗族是乙個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苗族總人口約為900萬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公尺、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

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苗族婦女的服飾十分精美複雜,:苗族婦女的首飾,造型精美,種類繁多。以製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飾、銀飾、銅飾、鋁飾、玉飾等,而以銀飾最為普遍。

從佩戴的部位分: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牙籤、扣絆等,而以手鐲和戒指必須常戴。從造型上分,僅耳環一項,就有瓜子吊耳環、石榴耳環、梅花針耳環、圈圈耳環、龍頭耳環、梅花吊瓜子耳環、耙粑耳環、龍頭瓜子吊耳環等等。

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如:

三月三。這是湘西苗。族的傳統歌舞節。

趕清明。又稱「清明歌會」。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節,看龍場。每年從農曆三月穀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龍場。..等等。

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苗族的風俗習慣

8樓:匿名使用者

廣西的苗族bai

佔全國苗族人口,佔廣du

西人口1%,在zhi廣西各族人dao口中排在漢、壯、瑤族之內後位居第四。全。

容國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貴州和湖南,廣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與湖南、貴州、雲南接界的廣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區。苗族最大的特點是盛產各種木材和土特產,保持燦爛古樸的民族傳統文化。

希望採納謝謝。

關於苗族的習俗,苗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開倉節黃平縣苗族,有開倉撮谷的習俗。每年除歺夜晚,家家戶戶都把自家的糧倉封閉了,到第二年正月第乙個土日 象徵著糧食多如土,取之不盡 由家庭主婦拿乙隻撮箕,點上一柱香,焚燒幾張錢和兩個糍粑在倉前祭供,然後開啟倉門,撮半斤左右稻穀,於當天下午餵雞餵鴨。以示稻穀滿倉,六畜興旺。苗族有什麼風俗習慣?1 拔雉...

苗族有什麼風土人情,苗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苗族主要的風土人情如下 1 文化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 湘西 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 刺繡 織錦 蠟染 剪紙 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

傣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傣族的風俗習慣到底有哪些?

雞扣小哥哥 傣族人的習俗 忌諱外人騎馬 趕牛 挑擔和蓬亂著頭髮進寨子 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 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 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 忌諱在家裡吹口哨 剪指甲 不准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 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