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或哈爾濱或四川的過年習俗,中國各地過年的習俗

時間 2022-10-04 09:00:04

1樓:王麗霞

河南:送神慌年忙祭灶,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乙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陝西的過年風俗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粘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過去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如今別說祭灶,就連糖都吃得少了,更別提糖瓜,小孩子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粘糖瓜」在城裡基本已經消失。

【掃房】 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過去的童謠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講,年前大掃除的重點,恐怕是擦玻璃。

【除夕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

現在人們守歲是假,找個聚會、娛樂的機會是真。

【吃餃子】 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餃的原名叫「角」。在年三十晚上吃餃子,一是取其諧音,「更歲交子」,辭舊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餃子酷似元寶,喻「招財進寶」。

如今想天天吃餃子也不難,但年三十的那頓還是不能省。因為包餃子是一項能將全家人聚齊的活動,圖的是團圓和熱鬧,吃是次要的事。

【「福」字倒貼】 民間傳說,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乙個「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

皇帝聽了稟報大怒,馬皇后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

這些年人們又特別鍾愛起「福」字來,連新建小區的物業,也自覺地將「福」字請到業主們的門上。

【貼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對聯,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將春聯貼在樓房的門口,也別有情趣。

【拜年】 民間拜年形式多樣,如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其他近親則不限前後。

如今拜年的時間已經很靈活,只是「恭喜發財」、「萬事如意」等祝詞還保留至今。

【壓歲錢】 每逢春節,長者往往要給晚輩們壓歲錢,它預示著鎮歲、祛病、避邪、祈福等,是長者對晚輩的美好祝願。

給壓歲錢的習俗一直沒斷,只是如今的錢越給越多,恐怕對長輩成了負擔,也難讓小孩子懂得珍惜。

【放鞭炮】 關於鞭炮,原來是人們用來避邪、祛災的。後來驅鬼的成分逐漸淡化。

3樓:匿名使用者

初二各戚友間則以麵食、豬肉相贈,稱為「拜節」。高陵縣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懸掛黃紙於竹竿上以祀天,稱為「接天神」。又以木炭懸於門首,據說可以去瘟疫。

石泉縣以黃紙作錢,元旦結綵懸於門,名為「寶蓋錢」。臨潼縣以初五為「送窮節」,家家剪紙人後,拿到門扔掉。當日每人必定飽食,稱為「填五窮」。

過春節時哈爾濱人哪些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哈爾濱的春節習俗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三十:熬一宿

初一:零點吃餃子

初一:串親戚看長輩

初二、初三:一般是結婚的女士回娘家

初四:串門看朋友

初五:破五吃餃

初七:小孩子吃長壽麵

十五:吃元宵

十七:中年人吃長壽麵

二十七老:老年人吃長壽麵

二月初二:龍抬頭,吃豬頭,剪頭髮

ps:一般正月不讓剪頭髮。老人有正月剪髮死舅舅的說法!

「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 道菜。

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結,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許多功夫,人們在餃子裡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裡包上蜜糖,誰吃到意味著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5樓:匿名使用者

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春節習俗。

陝西過年有哪些特有的習俗?

6樓:

吃年糕和。。。要壓歲錢。。。。。穿新衣服。。。放炮

我國各地春節都有什麼習俗呢?

7樓:賈堯堯堯堯

山東地區大部分人會在元旦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

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公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餘頭「。曲阜則在初五辦「文曲星會「。

8樓:唧唧歪歪命該在

三十傍晚上墳祭祖,晚上吃水餃,初一凌晨拜年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過年是中國最大的日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人來說卷子沒事就是二娘

哈爾濱過年的習俗是那些? 5

11樓:紅色的雨

哈爾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全符合中國春節的習俗。

陝西人的風俗習慣

12樓:匿名使用者

陝西風俗:

1、春節習俗:陝西人一進臘月,就忙和起來了: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麵,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

在這裡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後,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這裡,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

每年增加乙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除夕到了,萬事俱備,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淨院落。打醋炭,是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

「打醋炭」要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進行,意為驅邪,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殺菌消毒的辦法。夜幕降臨,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領著好奇的孫子們叩頭。大孩子忙著放炮、點火塔塔。

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後立個擀杖和刀斧,據說,這是鎮邪的,在這裡叫「守歲」。除夕之夜人們總是睡得很晚。一般家裡都徹夜不熄燈,預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

鍋裡放些吃食,這叫「照鍋」,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裡俗稱「沿門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到各家各戶拜年。

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穀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2、二月二龍抬頭:陝西西安地區這一天,一般是外婆(舅家)給外甥(女)送爆公尺花及餑餑饃。媽媽會前一天炒好齊子豆,準備給家裡人。

齊子豆是用油、水和麵,然後切成小的立方體,再用油炒了。有的地方會把花生和齊子豆一齊炒。

3、陝西民歌:陝西民歌是歷代漢族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在各種藝術形式不斷地相互影響、融合創造、發展、流傳下來的。一般可以根據地域及藝術特點將陝西民歌分為陝北民歌、陝南民歌和關中民歌。

各種地區的民歌或豪放奔放,或婉轉柔美,構成了陝西豐富的漢族民間藝術。陝西民歌的代表,紫陽民歌、蒲城民歌、陝北民歌、鎮巴民歌等均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陝西十大怪:是指陝西中部的關中地區(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川等市)出現的十種奇特民俗習慣。

麵條像褲帶

鍋盔像鍋蓋

辣子一道菜

碗盆難分開

手帕頭上戴

房子半邊蓋

姑娘不對外

不坐椅蹲起來

睡覺枕石塊

秦腔不唱吼起來

四川大學新聞或傳播學怎么樣,四川大學新聞或傳播學怎麼樣

四川大學新聞學名師匯聚。新聞傳播研究所所長 博士生導師歐陽巨集生,是全國首屆 十佳 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1996年開始作為高階理論專家客座 電視台,從事了一系列課題研究 蔡尚偉教授是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是大型電視系列片 在四川 巴蜀四帥 與四川 的主攝像 發起人 策劃人,製作過百餘部 集 電視專題...

四川的習俗,四川民風民俗有哪些

雪海漂流瓶 四川,沒有這樣的風俗,這是北方的風俗習慣,而四川則不同.婚嫁習俗 解放前,農村的婚嫁習俗流行 坐花轎 在婚期頭天,又叫過禮酒。男方請一名廚師準備豐盛的酒席並邀請3至4人組成樂隊,2至3人組成禮品隊。禮品隊在樂隊一路敲鑼打鼓吹鎖喇的歡送下,擔著幾籮筐裝有豬肉 大公尺 麵條等禮品送往女方 這...

四川的211大學有幾所,四川或重慶的211大學有哪幾所?

四川211大學有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等。1 西南財經大學,簡稱 西財或西南財大,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 211工程 大學之一,國家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重點建設高校。2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 sichuan un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