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

時間 2022-09-04 13:40:05

1樓:

【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這才真正是事實真相,我們說它無、說它有都錯了。但是在教學必須要建立這些名相術語,以便利介紹,便利學的人去體悟。這些名詞術語是假設的,這個諸位要知道,決定不是事實,因此你就不可以執著。

你可以用它,自己用它去體會到真實,這是自受用。幫助別人,用這些術語來介紹事實真相幫助他開悟,自己不能執著,也不能教別人執著,佛法修學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此地。因為世間人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最大的毛病就是執著,只要一執著,你就決定得不到真實義。

佛在《金剛經》最後是無可奈何的說了一句話,把他所說的一切統統否定掉,告訴大家:「佛沒有說一句法,誰要說佛說法,那叫謗佛。」佛說法四十九年,怎麼一句話沒說?

我們要從這個意思去體會,他確實一句話也沒有說,他所說的都不能夠執著,一執著就錯了,執著就迷了。佛在《華嚴經.出現品》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佛是一樣,沒有差別,本來就是佛,為什麼你會變成這個樣子?「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我們的病根就是分別執著。諸位要知道,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就得大自在,你就契入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在**?就是我們眼前的生活。縱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你到華藏世界,如果起一念執著,你還是凡夫。

由此可知,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是破除執著而已,這個話是真的。我執破除,證小乘阿羅漢的果位,大乘法執破除就圓滿成佛,成佛是破二執而已。「二執」就是二障的根源,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源,你有我執,你決定有煩惱,你煩惱怎麼能離得開?

你有法執,你決定就有無明。法執沒有了,無明就斷掉,我執沒有了,見思煩惱就破了,破見思煩惱就出六道輪迴。大小乘經都這樣講的。

學佛沒有其它,就是破妄想執著。大乘,許多宗派,無量法門,那些方法、理論都是幫助人破除執著,都是幫助人明心見性。

我們今天選擇的是念佛法門,這個方法簡單、容易,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你自己真實的功夫,再加上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協助。根性利的,什麼叫根性利?

什麼叫根性鈍?利鈍不是在別的地方分,利鈍就是肯不肯把分別執著放下,肯放下分別執著的,這個人根性就利,不肯放下的,這個人根性就鈍,就這麼回事情。你肯放下,容易開悟,容易契入;你不肯放下就很難開悟。

為什麼?那個悟門有個大障礙,就是執著。

這一段說的是體、是心性。心性,『覓之了不可得』。禪宗有個公案,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找不到乙個可以傳法的人,等了九年,等到乙個慧可,這是禪宗二祖。

慧可知道達摩是很了不起的人,對他真誠的恭敬。師資之道沒有別的,就是誠敬,要以真誠之心,要真實的恭敬,你才能得到法益,正是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慧可對於達摩是十分的誠敬,所以他得的是圓滿的利益。

他在那裡等九年,等不到乙個誠敬的人,真難!慧可去求法,達摩在那裡打坐,理都不理他,喊他也不答應,慧可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拿刀將自己的手臂砍斷,拿這個斷的手去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看到這個樣子,這才說話,你何苦來?

你到底為什麼?慧可說:「我的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

」達摩祖師聽了這句話,把手伸出來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我們現在看到很多造達摩祖師的像,那就是度慧可的姿勢: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

慧可從這句話立刻迴光返照,找心,心在**?最後他說了一句: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不知道心在**。

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找不到,不就沒事情了嗎?他從這句話大徹大悟,這就見了性。我們今天讀這個公案,這幾句話翻來覆去,我們還是見不了性。

要問問,我們到底障礙在**?他們兩個人當時對話,達摩是「說而無說」,慧可是「聽而無聽」,他就入了境界。我們今天是有說有聽,都落在分別執著上,怎麼能開得了悟?

這個話重複一千遍也開不了悟。所以覓心了不可得,不能說它沒有,它有,盡虛空遍法界它確實有。

『具造百界千如』,百界千如就是今天講的宇宙萬法。宇宙萬法是心變的,雖然是心變的,你不能說宇宙萬法是真有,我們看到宇宙萬法是真有,實在講我們看錯了,我們用分別心看,我們用執著心看,好像是有,其實有沒有?決定沒有。

「真相」是什麼?真相是當體即空。中國古人常說開智慧型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對這兩部經如此的讚嘆!

確實《楞嚴經》講這個問題,是再三的**、辯論,說的真是詳細,真的叫我們開智慧型。《楞嚴經》為我們講事實真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還說了乙個生滅,不說生滅,我們就沒有辦法體會,生跟滅是一不是二。為什麼?

它太快了,簡直沒有辦法辨別。這個相是幻相、假相,經上講有叫妙有,說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這才是事實的真相。這是很難體會的,心要清淨到相當深度,這個境界你才完全見到。

解釋一下,下面的詩什麼意思?

2樓:郗慕染

汗~~ 是白露為霜吧 前邊還有一句 蒹葭蒼蒼 意思是河畔蘆葦碧色蒼蒼, 深秋白露凝結成霜。我心中那美好的人兒,佇立在河水的一旁

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蒹葭的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浩蕩蘆葦莽蒼蒼,清晰白露化為霜。

心湖搖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道艱漫且長.

順流而下互追隨,已然她在水**.

茂密蘆葦盛萋萋,猶濕白露映霞光

心湖蕩漾惟有她,依偎水草連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路彎崎山岡

順流而下互追隨,隱約淡坐孤石上

葳蕤蘆葦鬱蔥蔥,晶瑩白露爍光芒

心湖漣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鄉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途曲徑如腸

順流而下互追隨,了卻沙洲寂寞傷

4樓:匿名使用者

蒹葭網路釋義

蒹葭:in the center of water百科蒹葭

蒹葭是一種植物,指蘆荻,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本詞條主要針對《蒹葭》這首詩,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於2023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詳細 »

搜尋 蒹葭 蒹葭的blog 蒹葭的教案設計

5樓:乖乖的小孩子

蒹葭蒼蒼

(jiān jiā cāng cāng)蒹葭:蘆葦。 蒼蒼:茂盛深色狀。

《詩經·蒹葭》

乙個佛理一切皆皆為虛幻什麼意思

6樓:土登希熱旺波

這是從本體上來講的。比如做夢,當還沒有醒來時會覺夢很真實,此時不能說是虛幻,因為夢中的境界相確實存在;而一旦從夢中醒來,才會發現夢的本質是虛幻的。同樣的,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因緣組合而成,也並無實體存在。

如量子物理學家把物質細分,發現最後什麼都沒有,只有量子不停在波動,波動如果停止,則宇宙中基本上空無一物。所以說一切皆為虛幻,但表現形式上還是有,故也不能執著於虛幻的空相。否則會落入消極的一面。

不著有、不住空,離開一切相對,才是中道了義。

<詩經>白露為霜,後兩句??

佛曰:不可說。此話何解?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損,名可垂於竹帛也 出自哪位將軍之口 出自哪部名著

敗走麥城中曾提到過這句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隕,名可垂於竹帛也?三國演義 關羽在麥城說的 關羽有沒有說過 鬼才知道 所以正確的答案是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部 裡面說的 表現了這個任務必死無疑的特點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可損,名可垂於竹...

「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的翻譯

武夷山大道 原文 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譯文 那就好比是水源渾濁而希望流水清澈,這是根本辦不到的。資料 1 語出 貞觀政要 貞觀政要 作者吳兢,主要內容記載了一些政治 經濟上的重大措施。3 原文 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 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 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

君子未見由之政,而三稱其善,其善可得聞乎,什麼意思

君子沒有見到子由施政,而多次讚揚他施政好,他施政的優秀可以知道。翻譯下面文言語段劃線句子齊宣王問曰 齊桓 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 見譯文齊宣王問 孟子 齊桓公 晉文公 稱霸 的事,你可以講給我 可以聽聽嗎?孟子回答說 孔子的學生中沒有談到齊桓公 晉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後世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