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子不學,斷機杼。機杼可是梭子?(二)孟子是魯國慶父的後人,請問,慶父是官名還是人

時間 2022-05-22 22:10:04

1樓:吳田田

機杼簡介 jī zhù 指織布機。

慶父,春秋時魯桓公之子,魯莊公庶兄。又稱仲慶父、共仲或孟氏。莊公去世,他派人先後殺死繼位的子般和閔公,製造內亂。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

2樓:匿名使用者

1、機杼是織布機

2、慶父是人名,

慶父,又稱仲慶父、共仲或孟氏。

3、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薊州漁陽人,過去,漁陽屬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人稱竇禹鈞為竇燕山。

3樓:雲暮歌

1、機杼是織布機,這裡代指已經紡到一半的布,杼是梭子的意思

2、慶父是人名,但是應該不是全名,至少這裡沒有他的姓。

3、是人名。姓竇,老家在燕山附近。這是古人叫別人的習慣。比如韓昌黎,就是韓愈,祖籍昌黎

4樓:斐焮鑲

一、織布機上的布;

二、慶父是人名;

三、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

5樓:天野之彌

這是《三字經》裡的話吧,我很小就讀過。機杼是織布用的梭子,慶父是人名,聽過「慶父未死,魯難未已」吧!竇燕山也是人名,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孟子的資料

6樓:祿洲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成語 孟母三遷

關於孟子的資料 5

孟子簡介

孟子簡介

7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又字子車、子居(待證實)。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

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

孟子是什麼朝代的,孟子是什麼時期的人

8樓:in好的姐姐

戰國時期

孟子(約西元前372年—約西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9樓: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背後故事

你好嘛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 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 的東西。母親又想 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句話背後的故事

111笨 故事是這樣的 孟子很早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離父親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識教育孟子。因為周圍是墓地,經常有人哭哭叫叫,孟柯也學著那些人,他們走來走去,孟柯也跟著他們。孟母見了,想 這個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於是,孟母又一次搬家,搬到集市邊上。因為小販們都想賺錢,拼...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梗概是什麼

手機使用者 全句為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昔 從前,古代 擇鄰處 選擇鄰居居住 子 孟子,名軻,字子與,戰國時鄒國人,後世,尊 亞聖 機杼 機,織機 杼,梭子。孟母 孟子的母親,姓仉,賢良有德。故事是這樣的 孟子很早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離父親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