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區別,《純粹理性批判》的哪個譯本更好一些

時間 2022-03-10 12:50:20

1樓:少陵五老

這是康德哲學裡的概念。

康德哲學把以往去抽象認識物件已達到真理的思維方式轉到了先考察人類理性是否能,怎樣認識物件本身上來,這個過程,康德就叫它「批判」。所謂純粹理性批判,就是指的對人類理性自身的考察。

根據他的考察,他發現人只能認識自己先天認識範圍內的東西,而之外的無法,也不能認識,是所謂「物自體不可知」。那麼世界就根據這種認識論分為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兩部分。可知的那部分,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理性的有限範圍,康德叫做理論理性,去不斷認識,但不可知那部分,只能訴諸以道德,就叫做實踐理性。

而溝通這兩種理性的橋梁,訴諸以審美,就叫做判斷力。至此,就是康德的三大批判。

所以整個人類理性被分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純粹理性批判》主要**理論理性。理論理性又被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

2樓:匿名使用者

鄧曉芒講過乙個是對理性的批判,乙個是對慾望的批判,判斷力批判是用情緒的批判將二者連線起來。

3樓:匿名使用者

純粹理性批判講的是知識的**與知識在什麼條件之下才可能的問題,包括數學、自然科學和哲學形上學的知識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實踐理性批判是指用先驗唯心主義去研究人的道德行為的原則,說明道德原則為什麼是先驗的、先天的。

4樓:武晨曦

純粹理性:符合或接近自然的理論認知度。

實踐理性:符合自身需要的理論認知度。

5樓:譚銘庭

這裡有比較好的文章,比較長,但是值得一讀,比我在這裡簡單說說要好的多,你去認真的讀一下就會有基本的認識了。

為什麼不把這個匹配命名為純粹的實踐理性批判

6樓:匿名使用者

康德三大批判:

第一批判為《純粹理性批判》討論的是我們認知的立足點,回答了「我能知道什麼的」的問題。其他兩個批判為《判斷力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分別回答「我可以希望什麼」和「我應該做什麼」的問題)。...

康德的哲學著作主要是「三個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其中,《純粹理性批判》是講它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判斷力批判》是講美學的,而《實踐理性批判》則是講他的道德哲學的。

在他看來實踐理性具有某種行動能力和功能,它能通過規範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動,繼而使人達到自由。可見,康德所理解的實踐僅僅是一種道德行為,沒有脫離倫理實踐的範圍。

很明顯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來處理這個問題,只要不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三大批判,那就是我們要選擇的。

《純粹理性批判》的哪個譯本更好一些

7樓:神級人氏

因為學習的需要,讀《純粹理性批判》較多,而且德語剛學,不能直接讀原著,有了鄧曉芒和李秋零先生的新譯本,省心不少。但在愛智罈子上潛水時,經常看到有人評價這兩個譯本。我也有些想法,在開學的時候也來說說。

人大的學生和老師當然是覺得自己的譯本好了,這個很自然。但我覺得鄧曉芒的翻譯也很好,而且現在用的人也比較多。如果都需要用什麼閱讀中的感受的道德感比較譯本了,我覺得欠妥,到了那種需要讀出道德感來的地步,直接讀德語的就是了。

《純粹理性批判》這本書怎麼樣?中國那個出版社出這本書最權威

哲學聖典,思維規範 純粹理性批判 德 康德 1724 1804 著,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康德是一個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他的思想光輝照耀著千千萬萬的世人。康德有句名言 如果沒有感性,則物件不會被給予 如果沒有知性,則物件不能被思考。沒有內容的思想是空洞的 沒有概念的直觀是盲目的。總之由鄧曉芒翻譯和...

情緒與理性的關係,理性情緒療法

區別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兩個不同的認識階段,有著本質的區別。與認識物件的聯絡不同 感性認識是認識主體通過感覺器官在與物件發生實際的接觸後產生的,它與認識物件之間的聯絡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理性認識是認識主體通過抽象思維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而獲得的,它與認識物件的聯絡是間接的,具有間接性。反映的方...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根本區別,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感性和理性的區別和,區別是理性認識不是感官直接的感知,而感性認識是感官直接的感知。理性認識是感官大量的感知積累以後產生的一種新的不同於感性認識的認識,感官直接把握不住的認識。比如說,水果,這個理性認識,我們看不見水果,我們直接看得見的是桃子 蘋果,香蕉等,水果就是從它們中理性抽象出來的乙個抽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