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八股文對知識分子的影響,關於八股文的千秋功過

時間 2022-02-14 10:20:13

1樓:逐鹿他爸

我的見解:

首先: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八股文也稱「時文」「制藝」等,也就是說八股文是具有固定格式的「時文」。

即它不同於「詩言志、歌詠言」。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八股文有嚴格的格式就去否定它,律詩也講究平仄押韻,宋詞也有固定的字數和音律,也沒見誰說唐詩宋詞是文化的倒退。另,八股文作為一種「時文」,最初它的興起是因為它用以針砭時弊,用以發掘出一批對國家管理有用的循吏,而不是選拔出「詩人」、「畫家」、」**家「來管理國家。

其次:作為乙個長時間存在的文體,我們沒有必要一概否定,黑格爾也說「存在即合理」。張居正是通過科考而進入朝廷,而唐伯虎通過科考被拒絕在國家管理層之外,很難說,讓唐伯虎去管理國家會把國家治理的更好。

最後:八股文在清朝中後期變得迂腐,其原因個人認為也僅僅是這種文體走向了極端而已,即不再有「時文」的功能,也就喪失了用八股文取士的真正意義。而很多在科舉考試中屢試不第的「學子」們更不斷發聲對八股加以聲討,但,如果取士的方法變為漢時的「舉孝廉」豈不是更是歷史的倒退?

文化的倒退?

綜上所述:八股文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使得士大夫階層能夠花精力去關心時事,以製「時文」。只是在它走向極端以後才失去了他的議事功能,但專心於格式也未必就一定比唐詩宋詞低階多少,套用郭德綱的一句台詞:

「喝咖啡的就一定比吃大蒜的」

2樓:笑紅塵

弊端肯定是有的,大家也都明白,再此就不再贅述,下面說一下它的積極意義。

朱元璋之所以推行八股,一方面是為了限制文人思想,維護封建統治,另一方面,經過元朝蒙人近百今年的統治,漢文化凋零,八股其實在一定意義上是對漢文化的一種復興,其實拋開它的政治色彩,從純文學角度看,其實八股和漢賦、魏晉四六帲體文一樣是一種文學題材而已,都是相當有難度的。此外,從文學訓練角度講,正是八股在文體、結構等方面的嚴格要求,以至於只要會做八股文,詩詞歌賦在形式都不會在存在問題,當然內容、意境就要另當別論。還有,通過八股訓練,**對各種公文寫作也會自然做到有板有眼,格式統一。

總之,對八股不能一味批評,要客觀對待。去年在法制史課堂上有幸看到了乙份明朝狀元答對(試卷)的高仿影印本,一篇八股,水平之高,自感不下於唐宋八大家之作。

3樓:鈺珠沙華

怎麼說呢,這是一種很大程度上的文化倒退,限制多元性文化的崛起,那是的知識分子侷限於八股的格式手段而變得更加的迂腐不懂變更。當然也有些好多影響,如個個都要熟讀四書五經而飽受入學的薰陶

關於八股文的千秋功過

4樓:穠華

歷史對八股文的正面評價:

1、讓科舉能夠發揮朝廷選任人才的功用。

2、是諸儒在經學義理詮釋方面沉澱昇華所得的規範準則。

3、引發研究古籍文理的風氣。

歷史對八股文的負面評價:

1、對學術的影響。八股文題目,內容,格式都限制太嚴。導致學子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因此扼殺了作者的創意。

2、對政治的影響。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竭盡一生精力鑽研八股文的寫法,缺乏對政治,社會實際情況的了解。導致一旦為官,沒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民間大小事情,只能委任幕僚及下級官吏決策,使得吏治日漸敗壞,政治難上軌道。

擴充套件資料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由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八股文是在中國語言、文字、考試制度等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萌芽、產生和發展形成的。

5樓:匿名使用者

1, 八股文的最大弊端是什麼

從明代後期開始,對八股文的評價就非常嚴厲,因此不少人將大明江山滅亡的原因歸結為八股取士制度的實施。崇禎末年,有人說:「謹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禎夫婦兩口,奉申贄敬。

晚生八股頓首。」將八股文的危害提公升到了貽誤國家社稷的高度。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故愚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在他看來,秦始皇在咸陽只掩埋了400餘名儒生,而數百年中八股文坑害的知識分子則成千上萬。

為什麼顧炎武會這麼說呢?因為八股文命題都需要出自「四書」、「五經」,而且答題必須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等程朱理學的觀點為依據,並模仿古人語氣「代聖人立言」,考生不能闡述自己的觀點,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這是科舉用八股文取士的最大弊端。

不僅如此,八股文更大的弊端在於為選拔少量的文官,卻誘使千千萬萬的讀書人每天鑽研這種複雜的考試文體。八股文章既與政事無關,也不是一種文學創作。它雖對文學的發展有間接的作用,也確實選拔出一批才智之士,但它內容空疏,實際上是一種文字遊戲,耗費了無數士人的心血和光陰。

無論是清朝著名**家吳敬鏈(名著《儒林外史》)或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兼學者魯迅(名作《孔乙己》)等,都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八股文為什麼會沿用五百餘年

雖然有如此多的弊端,但八股文從明代至清末,一直沿用了五百餘年,其不但契合了統治者加強**集權的需要,而且符合科舉考試追求公正性的需求。從加強封建集權統治的角度而言,明清八股文命題範圍和作答都有明確的要求,不允許考生自由發揮,使考生必須遵循統治者的意願和圈定的命題,進行回答。這樣在思想或意識形態上,從一開始就將讀書人禁錮在封建集權統治者的籠子中。

現在看來,八股文只是有利於公正選才的考試文體,它本身並沒有什麼學術、思想方面的價值,精通和恪守程朱理學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因此,凡是答題有違孔孟之道的,不僅要被淘汰,還有可能被追究責任。這樣,八股文就顯示出它特有的政治功用,即可以統一人們的思想,使廣大士子唯讀儒家經典,有利於強化封建集權統治,這正是明清統治者所求之不得的,

這也是統治者長期使用八股文的乙個很現實的考慮。

3,八股文本身的優點

一生受困於科場的吳敬梓雖然自己不怎麼擅長八股文,但他對八股文在提高寫作能力方面的作用卻是非常肯定的,他在《儒林外史》中說:「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進士出身的蔡元培曾經也說過,八股文的作法「由簡而繁,確是一種學文的方法」。

經過寫八股文的嚴格訓練之後,再去作其他文體,就顯得較容易了。

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之外,八股文得以長期使用,還是科舉考試公正閱卷的需要。儘管我們上面說,上面提到的,截搭題、割裂題的出現,使得科舉考試更像一種文字遊戲,但八股文有相對固定的格式,考官只要看考生的八股文的每股是否符合音韻要求,內容是否充實,就能很快

而且相對客觀的做出評閱結果。

因此,八股文的功能相當於明清科舉中的客觀題。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現在考試的客觀題是要求考生選擇abcd等字母答題,既可以用電腦來閱卷,也可以用人工閱卷,無論那種方式,都不存在閱卷的誤差,閱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八股文也有同樣的功效,由於有固定的格式,不同閱卷者對同一篇八股文的評價基本相同。

什麼是八股文?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八股文對明朝文學有什麼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朱元璋有一次臨朝聽奏,刑部主事茹太素寫了洋洋萬言陳說時務,朱讀了半天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不由得大怒,將茹責打了一頓。後來又讓人繼續讀,讀到最後才涉及正題,所提幾條建議也還可行。他一面向茹道歉,一面下令糾正浮誇的文風。

又欽定了奏言的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八個部分組成,通稱「八股文」。又規定在科舉中,應試考生也要按八股文體做文章,後來連字數都有了限制。這種文體格式死板,內容空洞,束縛人們思路。

可是讀書人為了考功名,都只好學習八股文,很多人連書都不讀了,只研究怎樣寫好八股文,於是這樣發展出來的知識分子,很多也是毫無思想,可見對文明的發展八股文起了多大的破壞作用。所以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曾說:「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 當明清兩朝的讀書人開始沉迷在八股文裡鑽營時,整個國家的科技文化的發展便陷於停頓了。但是由於乙個人的存在,當時中國還是很可能成為近代史中領先的強國,那就是鄭和,這個人比哥倫布早九十二年開始了偉大的航海,甚至有證據表明,是鄭和的船隊(由他的副手率領)發現了美洲和澳洲。鄭和的功績我們都很知道了,可以這樣講,當時成為世界的霸主,建立日不落中華帝國的不二時機就在眼前。

當時中國事實上也的確是稱霸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霸主,鄭和的寶船是1500噸的巨艦,百年後哥倫布使用的最大的船才100噸。只要鄭和所進行的偉大事業能繼續下去,現在在美洲,澳洲以及世界其他很多地方建立龐大殖民帝國的將是中國人,可是由於明王朝的理學觀念和下文所說的事件,使我們錯過了在地球上拓展國土的最好時機。

7樓:太白兄

八股文制就是我們現在高考的前身

求舉例說明:幾千年來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麻煩大家用自己的話說,不要照搬網上的言論

8樓:大漢武徹

浩如煙海的思想典籍《論語》等

漢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第一次成為主流思想隋唐時科舉制,使儒學成為做官途徑「學而優則仕」

明清八股文,嚴重限制知識分子創新意識

簡單說來,儒家是中國正統思想,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中華民族精神,但因人為因素而漸漸落伍,在最後王朝終於完全與世界脫節,現在隨著時代發展又將賦予它新的內涵。

自己寫的,僅供參考。。。

9樓:匿名使用者

由己及人!影響整個東亞乃至東南亞的歷史!中國文化說到底不過就是儒家,道家,以及本地化的佛家!

歷史上少數民族數次統治中原,但多數也被以儒為本的漢文化漢化!沒被漢化的蒙古早早滾回了北方大草原!中國曾長期是世界第一強國,卻也未曾成為日不落帝國!

只因儒家根本上是低調內斂的!只因有儒家的諄諄教導,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勞最吃苦耐勞最聽話的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實朝鮮、南韓、日本、越南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

科舉制度有哪些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10樓:匿名使用者

好處是: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絡,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弊在於:

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科舉制和八股文是一塊廢除的嗎?都是清光緒年間嗎

是的,都是光緒年間廢除的。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清 宣布停止科舉考試使用八股。1904年,清 舉行了最後一次科舉,次年起廢除。科舉制從隋朝 一說唐朝 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 1905年 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

儒林外史中八股迷是什麼意思,《儒林外史》中的主要人物及相關情節

打娘胎裡喜歡你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介紹舉列如下 1 王冕 王冕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作者據此進行了改編。王冕在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 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點,正如回目所說 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王冕作為乙個士人作為乙個 名流 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2 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