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時間 2021-12-19 17:52:16

1樓:加內沙

佛陀的根本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道,是煩惱及苦的止息,即四聖諦:苦,苦集,苦滅,滅苦之道。實踐四聖諦,是親證涅槃的唯一捷徑:

八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核心是正見,如實知見,親證四諦,時時徹知五蘊的三相:苦、無常、無我,以戒律為根基,止禪(修定)為助緣,觀禪(修慧)為實踐。

2樓:真想開悟

佛教核心就是見佛性,佛性為通俗易懂現多稱本我,佛教是了卻生老病死,見佛性就是了卻生死,不生不滅,不再輪迴。見佛性別名很多,《金剛經》稱「如來」。見佛性再達無上正等正覺,普渡眾生。

3樓:匿名使用者

核心是指導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問的是市場經濟時代的佛教還是純信仰時代佛教.差距人幾乎都懂.但佛教的核心是為善.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6樓:奠小下

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於人有慾望,佛教的任務就是教導人們如何消除人的慾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 眾生平等」

7樓:匿名使用者

圍繞「離苦得樂」所做的修行。心中有佛不是目的,目的是佛度眾生,眾生皆佛。

8樓:劍嘯易_水寒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超越。

超越一切,擺脫一切羈絆心靈的因素。成為純淨無暇的靈魂的擁有者。

這麼說吧,在世俗裡的一切以及我們所思所想所有都要擺脫。當你擺脫世俗,你就有了擺脫世俗的境界(色不亦空,空不異色),當你擺脫愛恨,就有了擺脫愛恨的境界(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你擺脫生死,你就有了擺脫生死的境界(得三秒三菩提)。當你擺脫一切,就超越了一切。

(究竟涅槃)。

所以,真正的佛教不是叫人行善的,因為它無是非善惡,是非善惡都是業障。真正的佛教只是超越。

10樓:匿名使用者

超脫,超脫,超脫。

大同,大同,大同。

超脫自身的狹隘,認識廣闊的宇宙。

不僅僅自身超脫,幫助所有人超脫。

11樓:匿名使用者

阿耨墮落三藐三菩提。

12樓:魂不知

滅渡 真心 (開始......)

13樓:願生西方樂土中

超越輪迴,成就無上佛道。

14樓:匿名使用者

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15樓:初夏的塵埃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鳥巢禪師把這三個字通俗易懂地表達成十六個字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

16樓:匿名使用者

緣起法: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

四聖諦:苦集滅道

十二緣起

:指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娶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菩提心: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空性見:所謂般若性空,在大乘佛教教義中,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虛而不實的。換言之一切事物的本質,沒有一種是永久不變的,事物的本質都具自在自得的本性。

故稱之為「性空」。但事物的自性雖空,而產生這些事物的因緣關係卻是存在的。如十二因緣,因無明而引起一串環環相連的關係,卻是存在的。

反過來說,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物,並非絕對不存在,也並非虛無的,只是因為它們的本質,變幻不實而已。所以另一種稱謂,名之為「幻有」。般若是真正的智慧型。

大乘佛教認為,只有確實瞭悟到性空幻有的真諦,才能使我們,在這世間獲得真如實相,從而達到真正涅盤常樂之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內容,就是關於這方面的論說。

17樓:匿名使用者

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第一,救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學佛離開輪迴的苦。第二,自己要覺悟要最終證悟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斷除一切煩惱了悟空性。這兩點就是佛教的核心思想。

佛法與其他教派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教派首先要自己好然後才幫助別人,而佛教把救度眾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觀音菩薩已經開示過當今這個年代,除了自己修行還有救度眾生才是最高尚的,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也最大。如果只管自己自修就是小乘,不一定得到救度。

為了利益眾生能夠撐佛法有許多的方便法門。

佛法還有乙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不排除其他教派。一位**教的教徒在修行上遇到麻煩,請教佛教的一位修行高人,這位高人讓他念誦指定**後,讓他最終消除障礙後回到自己的教派繼續自己本行的修行。這是佛法的寬厚和與眾不同的胸襟。

那位高人並沒有說你還是繼續學佛吧,學**幹什麼,完全尊重他人的意見。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胸懷。如果還有教派界限說明還有一點分別。

因此佛教的核心也可以歸納成寬容和大氣。

18樓:海印放光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1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核心,是心,佛教的大門要從心入手,以後你會懂的,不及於一時。

20樓:匿名使用者

最簡單,最基本,就是金剛經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最早由佛陀創立教導,它的核心,就是對心的修習與訓練,達到清楚、明晰、智慧型。

目前這種最傳統原始的佛教,依然保留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一代。而且被歐美心理學界研究,目前推廣出一些諸如正念認知**等。

22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

人生還是需要些智慧型的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鏈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23樓:道所在

讓你站出來看這自己的身體做事

24樓:匿名使用者

1,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2,緣起性空

25樓:當下安樂

三皈依,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南無阿彌陀佛!祝福你!

26樓:神之憂傷

道家講現在,佛教求未來。佛教今生修功德,渡來世脫苦海

27樓:匿名使用者

小乘是緣起,大乘是緣起性空!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20

28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鳥巢禪師把這三個字通俗易懂地表達成十六個字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

2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的教義

1、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這就是「三法印」,指出了世界一切現象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斷變化的;並不存在乙個所謂的「自我」,因而也沒有自有永有的神明,人也不應該執著於靈魂的說法,因為這一切都如同夢幻泡影,是因緣和合而成;只有究竟的涅磐圓寂才是真正的寂靜和平安。

2、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一切諸佛教導眾生,尤其是人,正確對待因果的態度。儘管一切如鏡花水月,但業報昭彰,絲毫不爽。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3、既然我們得到了寶貴的暇滿人身,就應該萬分珍惜這個生命,利用它來修學佛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根據佛陀所教誨的「十二緣起」法,參破無明業障,勤修「四正勤」、「八正道」,皈依三寶,依戒起修,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4、在自己修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發「菩提心」,效法佛菩薩的大悲、大慈、大行、大願,自利利他,普度眾生,雖說力不遂心,但發願十分重要,總要盡力而為,在此過程中,要勉力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的「六度萬行」。

參考資料

30樓:月半九九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佛教的核心是緣起,也就是諸法由因緣而起,其中的十二因緣亦稱「十二緣起」。

佛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他是對宇宙人生究竟實相的揭示,同時也是對眾生的脫離苦海做出最究竟指導的方**。佛教可以從教義角度歸納成幾部分:

1、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這就是「三法印」,指出了世界一切現象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斷變化的;並不存在乙個所謂的「自我」,因而也沒有自有永有的神明,人也不應該執著於靈魂的說法,因為這一切都如同夢幻泡影,是因緣和合而成;只有究竟的涅磐圓寂才是真正的寂靜和平安。

2、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一切諸佛教導眾生,尤其是人,正確對待因果的態度。儘管一切如鏡花水月,但業報昭彰,絲毫不爽。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3、既然我們得到了寶貴的暇滿人身,就應該萬分珍惜這個生命,利用它來修學佛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根據佛陀所教誨的「十二緣起」法,參破無明業障,勤修「四正勤」、「八正道」,皈依三寶,依戒起修,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4、在自己修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發「菩提心」,效法佛菩薩的大悲、大慈、大行、大願,自利利他,普度眾生,雖說力不遂心,但發願十分重要,總要盡力而為,在此過程中,要勉力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的「六度萬行」。

31樓:引經據典正法

佛教不能用思想來形容,你要問佛教最基本的,

是「看破」和「放下」

也可以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32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是從塵幻中覺悟,認識我們的本來,我們是什

麼,周圍的花花草草石頭瓦塊是什麼,和我們什麼關係,簡言之,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理,真明白了,就同佛知見,就覺悟了,不迷了,就是佛了。

再進一步細說,這個世界、這所有一切、萬法是否實有?就要講到空和有的關係,空和有與我們又是什麼關係?這就是根本,我認為這就是核心,把這個搞明白,就是佛的意圖。

33樓:

聽有人說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空",而且還被採納,實在是忍不住了,如果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空那就大錯特錯了

佛教的核心思想實際其實是"中"

其含義是不執著於有,不執著於空,如執於有則永不出世間,如執著於空則墜入空執,尤勝於執著於有,所以佛說「寧在有中取,不在空中求」;如果佛教核心為空,那成佛豈不也是空。

只有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空而歸中道(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才是佛教的第一義諦

34樓:艾碧麗娜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超越。

超越一切,擺脫一切羈絆心靈的因素。成為純淨無暇的靈魂的擁有者。

這麼說吧,在世俗裡的一切以及我們所思所想所有都要擺脫。當你擺脫世俗,你就有了擺脫世俗的境界(色不亦空,空不異色),當你擺脫愛恨,就有了擺脫愛恨的境界(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你擺脫生死,你就有了擺脫生死的境界(得三秒三菩提)。當你擺脫一切,就超越了一切。

(究竟涅槃)。

所以,真正的佛教不是叫人行善的,因為它無是非善惡,是非善惡都是業障。真正的佛教只是超越。佛法分大乘和小乘,小乘修現世福報,大乘修來世或者修的是能成就羅漢或者菩薩果位的修行。

大乘講究由色〔就是有形〕入空〔就是內心擺脫皮囊束縛,所謂眾生平等,萬法無異〕,這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極致,所以有人講四大皆空,其實真正的世間極致乃是既不執著於色也不執著於空,但前提是已經經過四大皆空

老子思想核心,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老子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無,只有無才符合道的原則,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無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張。無為,即 不為物先,不為物後 順乎自然以為治。無為是實現無不為 無不治的前提和條件,以無事取天下 先秦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主要包括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絕聖棄智 絕仁...

美術學科核心思想是什麼,《列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全賀撥才 美術學科的五個核心素養 影象識讀 美術表現 審美態度 創新能力 文化理解 素養知識基礎與結構心理,學科體系核心領域 思維方式 人格特徵 楊向東 審美態度就是是人們在審美活動進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狀態。主體對審美物件所持的態度,主要是心理狀態。它受時間 地點等客觀條件影響,亦受心境 情緒等主觀...

佛教和佛學的中心問題是什麼,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是佛。這個佛,不是木雕泥塑,七寶莊嚴之住世佛 不是2500年前出世弘法之應化身佛 不是真金色身,三十二大人相之報身佛。而是不可思不可議,離語言文字形象之法身佛。法身佛,即是樓主及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輪迴三世的主體 即是一切有情本自具足的真心 即是釋迦牟尼佛出生之時,周行七步,唱言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