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為什麼起四時田園雜興這個古詩

時間 2021-10-27 20:24:48

1樓:蘇冰堰

你好!《四時田園雜興》,題意:四個時節田園的各種興致。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

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分為春夏秋冬四個詩卷,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描寫了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製了一幅田園農作動態圖。

范成大(2023年6月26日—2023年10月1日[1]),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2023年),范成大登進士第,累官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乾道三年(2023年),知處州。乾道六年(2023年)出使金國,不畏**,不辱使命,還朝後除中書舍人。

乾道七年(2023年),出知靜江府。淳熙二年(2023年),受任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2023年),拜參知政事,僅兩月,被劾罷。

晚年退居石湖,加資政殿大學士。紹熙四年(2023年)卒,年六十八,追贈五官,後加贈少師、崇國公,諡號文穆,後世遂稱其為“範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於詩。他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

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

著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奶油北鼻

因為想表達村莊裡的景色,景物

為什麼范成大時四時田園雜興?

3樓:上達誦讀

61.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1》

4樓:暮靜雨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翁卷為什麼要寫鄉村四月這首詩? 為什麼范成大要寫 四時田園雜興? 為什麼張志和要寫漁歌子這首詩?

5樓:

翁卷為什麼要寫鄉村四月這首詩?翁卷生活的時代,正是風一世的江西詩派已漸趨末流之時。江西詩派那種“以資書以為詩”、拼湊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風,正是溫州翁卷等四位詩人所深為不滿的。

翁卷他們從晚唐詩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賈島、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工夫“因狹出奇”。這大約是翁卷等人及後 《山雨》來的江湖派在唐以後,自感才力薄弱而又欲有所建樹的詩人的共同想法,也是翁卷等 “四靈”的詩歌在當時詩壇被推重的一個原因。翁卷的詩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詩風顯得較為平易,簡約中有一份清淡的韻味,“貴精不求多,得意不戀事”正是他的創作準則和目標。

翁卷生活在社會下層,熟悉民情風俗,因此他寫出的一些反映和關注現實的詩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會不合理現象,自然十分真切。他的《東陽路旁蠶婦》詩,雖短短七言,卻把蠶婦的辛苦生活和她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寫得入木三分: “兩鬢樵風一面塵,採桑桑上露沾身。

相逢卻道空辛苦,抽得絲來還別人”。可以聯想起白居易的《賣炭翁》來,蠶婦和賣炭翁都是古代社會真正的勞動人民,幾千年封建社會,能為勞動人民而歌的詩人畢竟不多。

為什麼范成大要寫 四時田園雜興?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微的描繪,熱情地讚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前兩句寫鄉村男耕女織,日夜辛勞,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後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景,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讚揚。

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有概述,有特寫,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鄉村男女老少參加勞動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南宋詩人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描寫農村景色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有名的。四時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各個時期的自然景色和農民勞動生活,做了比較細膩的描寫,

讀來意趣橫生。同時,由於他對農民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對農民遭受官府和鄉村地主的剝削,以及他們生活的困苦,在這些詩中,也有一定的反映。這是那些組詩中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一個小場面。

它從側面著筆,

反映出農村中的緊張勞動氣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

場面是這樣的,初夏,小農忙的季節。水稻田裡,綠油油的秧苗已經長起來了,稗草也伴隨而生。這時該要耘田,即除草了。“晝出耘田”,

白天下田去除草,這在當時是男人們乾的活

基本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吃的穿的,都靠自己生產。當時,種棉的技術還沒有在中國廣泛傳播,穿衣是靠養蠶和種麻。闊氣人穿絲綢品,窮苦人穿粗麻布。

麻布的製作過程,是在把苧麻收割以後,漚在水裡,

除去表皮:抽出纖維,晒乾,然後搓捻成線,這叫做“績麻”,再織成布。婦女在白天干完別的家務勞動,到晚上就“績麻”。耘草和績麻,做為例子,

照應到第二句的“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從詩中人物的口吻來說,自然指年輕人。詩意說:村莊裡,男男**,都不得閒。“當家”,

就是各司其事,各管一行。這裡的意義,不同於我們現在常說的“當家做主”。除了正在勞動忙碌中的成年人以外,還有另一種人,就是本不忙碌的小孩子們。

他們卻以另一種方式也投入生產的熱潮中了。“童孫”,指更晚一輩的小孩子們。這些小娃娃們,還沒有勞動的本領,不會耕也不會織。

注意“未解”這個詞,是“不會做”。如果會,也就參加“耘田”、“績麻”的勞動去了。雖然不會,他們卻也不閒呆著。

那末又幹什麼呢?農村的孩子嘛,

耳濡[rú]目染,也熟悉了成年人所於的農業活路,而且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於是三三五五,在桑樹下面,學著大人的樣子在種瓜呢。這是農村中常見的事情,卻具有特色。在這裡,不能參加勞動的小孩子們尚且這樣,那末,正在擔當勞動重擔的成年人又是怎樣忙著生產呢?

童孫種瓜的描寫,雖然是從側面著筆,卻不是陪襯,而是深入。這樣寫,

在藝術上散發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在人們面前,一幅熱烈的勞動生產的圖景,使詩的語言,留下了強烈的韻趣。

為什麼張志和要寫漁歌子這首詩?

因為他陶醉於當前的美景了,陶醉於那春天秀麗的水鄉風光,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的之情

6樓:高弟弟

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註釋]

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鷺:一種水鳥。

3.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編製成的雨衣。

[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閒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閒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

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

“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後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父生活來表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四時田園雜興(其七)整首詩解釋

7樓:

釋義:白天出去鋤草夜間搓細麻,

農家的兒女各人都會持家。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和織布,

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

原詩:《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宋代: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釋義: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各有各的家務勞動。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註釋:1、耘田:除草。

2、績麻:把麻搓成線。

3、各當家:每人擔任一定的工作。

4、未解:不懂。

5、供:從事,參加。

6、傍:靠近。

作者簡介:

范成大(2023年6月26日—2023年10月1日[1]),字至能[2],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8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全詩譯文:

白天在田裡耕地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的男女各有各的勞動。兒童雖然不知道怎麼耕田織布,也在桑樹陰下學著大人們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 (其七)

南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創作背景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范成大早年遊宦四方,57歲以後,退職閒居蘇州石湖,這時期,寫下《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原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每組十二首。各組可稱為組詩。因此獲得"田園詩人"的稱號。

《四時田園雜興》把自陶淵明以來至唐王維、儲光羲、孟浩然、韋應物等描寫農村田園的詩歌傳統,以及自《詩經·豳風·七月》以來直到唐代"新樂府"詩派著力反映農村社會現實的詩歌傳統融合起來,變古體為七言,無論內容和形式,都體現出卓越的創造性。

賞析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微的描繪,熱情地讚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前兩句寫鄉村男耕女織,日夜辛勞,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後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景,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讚揚。

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有概述,有特寫,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鄉村男女老少參加勞動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宛如鄉村生活的長幅畫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緻的描繪,熱情地讚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

首句用晝和夜對比,向我們一幅鄉村男女耕田、績 麻,日夜忙碌的圖景。

後兩句生動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的情形,流露出詩人對兒童的喜愛。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語言通俗淺顯,沒有刻意追求的痕跡,文筆清新輕巧,流暢自然,猶如一幅生動的農村風俗長卷,充溢著江南農村濃郁的鄉土氣息。

四時田園雜興 春末 ,四時田園雜興 古詩

柳花深巷午雞聲,桑葉尖新綠未成。坐睡覺來無一事,滿窗晴日看蠶生。1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過過牆來。2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 桃奇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3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滿...

四時田園雜興描寫了什麼,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描寫了什麼情景

四時田園雜興 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 春日 晚春 夏日 秋日 冬日 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村生活。這裡選的是 夏日 詩一首。范成大 公元1126 1193年 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 今江蘇吳縣 人,南宋詩人。耘 鋤草。績麻 搓捻麻繩或麻線。當家 主持家務。這...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的後兩句表現了作者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

62.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2 是說作者喜歡田園的勞動,不是農村兒童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古詩中有那那幾個字表現出了詩人熱愛農村兒童的喜愛之情?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乙個 學 字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