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在書法史的地位為上承什麼文下啟秦代小篆

時間 2021-10-26 09:03:04

1樓:蕭蕭大山

石鼓文的字型,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 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

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然而更趨於方正豐厚,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古茂雄秀,冠絕古今。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型。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

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流傳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國藏的《先鋒》、《中權》、《後勁》等北宋拓本。

2樓:匿名使用者

上承金文,下啟小篆。

石鼓從唐初發現以來,歷代文人冠以「石刻之祖」、「書法第一法則」·「千古篆法之祖」和「方塊字之祖」等美譽。可視為大篆的規範體,小篆的源出體。

石鼓文的字型,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過渡橋梁,它的體勢、用筆以至行款格調,上與周宣王時的《虢季子白盤》等相接, 下與秦始皇時代的《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等相通,承前啟後的過渡形態比任何別國文字都更加明顯。

石鼓文的結字嚴謹端莊,大小一致,筆道走向和疏密布白已有了嚴格的法度,偏旁部首的寫法和位置有基本固定的規則。除少數的筆畫比小篆繁雜,寫法有所不同之外,多數從結體到用筆已與小篆沒有差別或差別很小,專家考證,秦始皇統一文字是以石鼓文為正統文字作為基礎。

石鼓文在中國書法史的地位之所以受到重視,與學者的提倡有很大關係。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稱 「石鼓文則金細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截,自有奇彩,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即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

3樓:閒擲葡萄

石鼓文在書法史的地位為上承大篆 下啟秦代小篆。 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採。」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

4樓:授業解惑也

石鼓文在書法史的地位為上承【金文】, 下啟秦代小篆。

石鼓文在書法史的地位為上承什麼文,下啟秦代小篆

5樓:深藍色

上承金文。

石鼓文的字型,上乘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乘《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

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有秦朝強悍的霸主氣勢。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

石鼓文是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因為文字是刻在十個鼓形的石頭上,故稱「石鼓文」。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型。石鼓文被歷代書法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

石鼓文在書法史的地位為上承什麼文 下啟秦代小篆

6樓:北京博飛港澳台聯考

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採。」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後世學篆者皆奉為正宗,無不臨習。

7樓:西北漢

石鼓文是戰國秦文字 ,上承春秋金文吧

石鼓文,金文,篆書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8樓:學院派魚多多

一、主要使用年代不同:

1、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文字。

2、金文,是殷周時期的文字。

3、篆書,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

二、承載文字的器具不同:

1、石鼓文,為我國最古老的石刻,器具為刻有籀文的鼓形石。

2、金文,是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器具為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

3、篆書,小篆由於是官書,只適合於隆重的場合,如記功刻石、叔量詔版、兵虎符之類。

三、文字特徵不同:

1、石鼓文,其書法字型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

2、金文,字數不多,字型瘦長,筆道遒勁雄美,行氣疏密有致,結構嚴謹,情勢凝重,各有風韻。有兩種風格,一種是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起止多露鋒芒,間有肥筆,另一種則是運筆有力,形體瘦筋,筆劃多挺直,不露或少露鋒芒。

3、篆書,標準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

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

9樓:妄與梔枯

1、時期不同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

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鍾鼎文。

小篆也稱「秦篆 」,是秦國的通用文字。

2、特點不同

石鼓文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

在青銅器內側的金文是凹入去的。

篆文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3、所處發展時期不同

石鼓文的字型,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

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緒延至秦漢。

篆文在漢文本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書家第一法則」的石鼓文

被稱為「書家第一法則」的石鼓文,在文字史、書法史、金石學史甚至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如果說甲骨文是漢字發展的原點,那麼石鼓文就是關鍵節點。

石鼓文主要記載了秦國君臣率領士兵進行漁獵、修路、植樹、祭祀等活動,由此可見秦國創業之時的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學界多認為這是一種勒石紀功的形式,「鐫功勒成告萬世」。其實這在亞歐古典文明中比較常見,諸多部族或帝國多以刻石達到宣傳威嚴之效果。

石鼓文皆被環刻於鼓腰,一鼓一篇,在章法布局和書寫風格上很有秩序和原則,排列整齊,分布均衡,對稱呼應,開合有度,氣勢壯闊,雄渾古樸。

從字型構形上來說,作為秦系文字演化發展的關鍵樞紐,石鼓文多用「圓筆」篆法,粗細均勻,變化靈活,逐漸使漢字形式秩序化、形體固定化、部件符號化、書寫規範化。

它上承西周晚期金文如《虢季子白盤》銘文典雅整飭的風格,下啟秦朝小篆如秦刻石圓健嚴謹的色彩,可謂秦系文字邁向「書同文」歷史程序中的過渡階段和重要一環。因此,石鼓文又被稱為「倉頡之嗣,小篆之祖」,這自然也使之自出土之日起就引起書法家的重視。

韓愈作《石鼓歌》讚其書法之美:「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他還提到張籍的拓本,「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可見石鼓文在唐代就被拓印,但目前所見最早拓本是日藏宋拓。

集大篆之大成,開小篆之先聲,石鼓文清朗古樸且渾厚嚴謹,又不乏遒麗之姿,引起不少書法家如朱耷、鄧石如、傅山、楊沂孫、吳昌碩等人的紛紛臨摹,其中以吳昌碩成就最為顯著。

10樓:

石鼓文和金文分別是大篆的一種,大篆之後為小篆,大篆和小篆統稱為篆書。

為什麼說商代甲骨文可以看做中國書法史的開端

說商代甲骨文可以看做中國書法史的開端,從目前的現看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起源。 看山是山 因為這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發現有何重大意義 阿離 1 對中國文化史的完善,對漢字形成和演變的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的意義。2 是中國商文化史的最好實特佐證。商代甲骨文的發現,以實特形式展示商代的存在,在甲骨...

趙孟頫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人物,請問在趙的諸多代表性作品中,哪些作品最能夠體現他的風格或風格轉變的

最能代表趙體風格的是楷書,他的楷書圓轉華麗,盡善盡美,上下五百年,縱橫五千里,無人能比,幸運的是有大量的墨跡流存於世。能代表趙體風格的作品很多,本人認為 三門記 是他中年已經成熟時的作品,適合初學趙體的愛好者,再後來的作品如 膽巴碑 妙嚴寺記 等是最好的,可以說是美不勝收作品,是趙體的巔峰之作。晚年...

什麼是甲骨文,金文(鐘鼎文),他們在書法藝術上有什麼特色

金文的載體是青銅鼎之類的容器,甲骨文的載體是獸骨和龜甲等物質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的鐘或鼎上的一種文字。金文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因鑄刻於鐘鼎之上,有時也稱為鐘鼎文。據統計,金文約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流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