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談及戰國七雄時,直接說「齊 楚 秦 燕 趙 魏 韓 ,為何這樣排列?有何說法和原因嗎?請教

時間 2021-10-21 01:19:15

1樓:

這個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 賈誼的過秦論中 在談及這幾個國家的時候是這樣排名 也不知道後來是不是受到他的影響所以 現在大公尺在談及戰國七雄的時候都是這樣說的

賈誼 《過秦論》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樓:陶都茶客

這是按歸照順時針向內旋轉的方式排列的。

齊、楚、秦、燕,分別是按照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的。趙、魏、韓是由原來居中的晉由三家大臣分出的。他們的順序是由北向南。

3樓:

我認同201068635201的說法 ,是按照地理位置的排列,一樓的綜合實力排名有點不靠譜吧...這實力又不是一直都是這樣的,不過我小學時背的好像是秦齊楚燕趙魏韓

4樓:匿名使用者

在地理位置上 齊國 楚國 秦國 燕國 分居 晉國的東南西北四方 後來三家分晉成為趙魏韓 也就是趙魏韓三國居於其餘四國之中 齊、楚、秦、燕、趙、魏、韓的順序其實使用方位記憶了各個國家

5樓:唯愛幻想

這個好像沒有規定一定這樣排列,不過最後三個國家都是趙魏韓,因為這三個國家是從晉國分出去的,歷史上三家分晉就是指趙魏韓,前面四個好像沒規律,不過我一直記得順序是秦、楚、燕、齊、趙、魏、韓。 望能夠採納

6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當時的國家綜合實力排定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從小一直記得最順的是秦齊楚趙燕魏韓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當時國力來排列的

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中的南韓和現在的南韓有什麼關係嗎?

9樓:逍遙夢與

很榮幸能幫

來你解答。

晉國的開國之君是自

周成王(周bai成王就是

du周武王的兒子)的弟弟,到戰國zhi時期,晉國dao被韓、趙、魏三個卿族瓜分,之後形成了南韓。南韓著名的人物有韓非子,張良也是南韓大臣之後。

而當今的南韓,是當時韓戰結束後,以三八線以南的朝鮮半島為國土的資本主義國家。

這兩個國家沒有很大的聯絡,但是大家都知道,像東南亞這些靠近中國的地區,很大程度上都是古代中國人遷徙、貶謫而形成的國家,所以在民族血緣上,還是有一定聯絡的。

希望對你有用。

10樓:永遠的周鋒

沒有任何關係,七雄中的南韓是趙魏韓三家分晉時韓姓人建立的國家。現在的南韓是大韓**。是朝鮮人建立的國家。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點點關係都

bai沒有。

這個得du看政治立場zhi決定了。美國dao人,港台低於

12樓:七九63七八

孔子是南韓人,全世界都是南韓人,戰國七雄的南韓當然也是南韓人

13樓:暮魂夜

除了名字一樣外,沒半毛錢關係

為什麼古代封王經常用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些

14樓:國健醫藥諮詢

這些稱號追本溯

bai源都是du周的封地名,稱謂zhi只與封地(或dao根據地)有專

關,和地位無關。例如

15樓:

王爵的抄最高一種,以「晉秦齊襲

楚」封號最為尊貴,且必須晉最大,秦齊楚依序。一般情況為除皇位繼承者皇太子以外,最有實力或最尊貴的身份象徵。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民間有一字王與皇帝比肩的說法。

因李世民封秦王,後世又以秦王爵位為尊,晉王爵位次之。歷史上坐皇帝的晉王有很多,如司馬昭、炎,唐高宗李治,隋煬帝楊廣、宋太宗趙光義等等。朱棣燕王身份登基,是有歷史原因的。

明朝清兩朝,就不講究這些了。

千萬別信賣藥的說的話。

16樓:阿拉巴馬富翁

都是用先秦時期的地名做封號

「秦、楚、燕、韓、趙、魏、齊」戰國七雄的都城,都是現在哪?有何依據呢?

17樓:前路可期待

戰國七雄:秦、齊、楚、燕、趙、魏、韓;立國或長或短,國勢或強或弱,所以國都也有多寡之分,下面分別詳細介紹------

秦:周厲王十四年(前844年),原為周王室養馬的秦非子曾孫秦仲,繼承贏秦首領之位。周宣王四年(前824年),秦仲授封大夫,獲得天子賜下的車馬、禮器、家臣資格,正式進入封臣行列。

這個時候的贏秦聚集地,被稱為「秦邑」,大致位置在今天甘肅天水一帶,不過是乙個大一點的村寨,還不能被稱為城市。

周宣王六年(前822年),秦仲在與西戎作戰中陣亡,子秦莊公繼續奉天子詔命率軍討伐西戎,大破之。周宣王策命秦莊公為「西陲大夫」,而「西垂」(大致在今天的甘肅東南,具體位址不詳),就是秦國歷史上第乙個具有都城意義的聚居地。

周幽王六年(前776年),新繼位的秦襄公將贏秦都邑自西垂遷往汧邑(在今天的陝西隴縣),更加接近關中;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犬戎進攻鎬京,周幽王死於驪山。秦襄公與各諸侯出兵救周,並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

為了酬謝秦襄公護衛功勞,周平王將岐山以西原屬於周王室的土地,皆轉封秦,冊立秦襄公為秦伯,至此,秦正式立國,並將國都移往平陽(今陝西眉縣西北)。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國都城自平陽遷往雍城(今陝西鳳翔),這前幾次遷都,標誌著秦國自西戎蠻荒之地,進入了高度發達的原周室故土。秦也從乙個西方小部落,開始逐漸發展為重要的春秋諸侯國,為日後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秦靈公六年(前419年),秦國遷都涇陽(今陝西涇陽),秦國開始大步向東發展。但是秦的宗廟留在雍城,重要的大典也在雍城舉行,這裡依舊是秦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相當於秦國陪都。

秦獻公二年(前383年),秦國再次遷都,這一次直接將國都建在離黃河不遠的櫟陽(今陝西西安閻良區),直面戰國中期天下最強的魏國。秦遷都櫟陽的目的是集中國力,全力開展與魏國爭奪河西的戰爭。而河西之戰,也如秦所願,最終以魏敗秦勝告終,秦國徹底奪取河西。

秦孝公二年(前360年),秦孝公在櫟陽採用商鞅之策,開始變法,秦國因此強大,逐步擁有了壓倒山東六國的軍事優勢,信心大增,不需要再將國都建立在最前沿。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遷都,建都於後世赫赫有名的關中周室豐鎬舊地、渭水之北----咸陽(今陝西咸陽東與西安西北之間)。

在這裡,虎狼秦軍無數次出征,大破山東六國,威震天下,最終在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統六國,混一天下,建立大一統王朝。而咸陽也在秦軍的征途中,揚名四海。

18樓:知行聯盟

秦、楚、燕、韓、趙、魏、齊都是現在在哪?有何依據?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歷史

19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戰國(西元前475年,一說西元前403年—西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二周滅亡前和二周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二周於西元前256被秦國所滅,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紀年。

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滅亡了。

經過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一說西元前404年)的曠日之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韓、趙、魏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國分別是:燕、趙、魏、韓、楚、秦、齊。除實力較強的七雄外,周王朝境內還存在著宋國、衛國等國,但其實力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它們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為七雄所滅。

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戰國」之名,源自西漢劉向編註的《戰國策》。西元前453年,晉國大夫韓、趙、魏三大家族打敗智氏,繼而瓜分晉國,奠定了戰國七雄的基礎。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如吳起商鞅的變法圖強;而在兼併戰爭過程中,如張儀、蘇秦的縱橫捭闔,廉頗、李牧的戰場爭鋒,春申君、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諸如此類,不勝列舉,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而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戰國時代也塑造了**集權的君主**社會的雛形。

20樓:匿名使用者

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將相和

戰國七雄是,戰國七雄是哪些?

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 戰國七雄是指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體系 楚文化 齊文化 秦文化 三晉文化 燕文化 經過春秋時期 前770年 前476年 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 前475年 前221年 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

戰國七雄最後結果如何,戰國七雄最後結果如何

戰國七雄 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七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這七個國家被稱作 戰國七雄 戰國初期,韓 趙 魏三家結成聯盟,打敗了齊 秦 楚等大國,成為較強盛的國家。後來這個聯盟破裂,齊國 秦國興盛。戰國中期,魏 隊攻...

戰國七雄的國都分別叫什麼以及現,戰國七雄是哪七國?

zh n gu q xi ng 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 魏國 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