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情節是一樣的

時間 2021-10-18 18:34:51

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兩個人,有資料這樣記載:樑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

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臺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樑為浙江寧波府鄞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樑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樑,紅者為祝。

目前有關梁祝的主要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

(1)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樑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葬地鄒佟墓等。

(2)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有一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墓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直到2023年才被發掘出來。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瞭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瞭地方**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臺,女扮**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

一日英臺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誌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臺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

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臺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樑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臺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鹹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臺系宜興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州縣誌》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臺應是上虞人。

(5)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與汝南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3年,卻未能看出祝英臺是女兒身,後來祝英臺被許配馬家。

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臺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臺出嫁,祝英臺得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梁山伯墳時,下轎拜祭撞死在柳樹前。寧波傳說:梁山伯是晉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

而祝英臺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結“陰婚”。兩個傳說分別在兩地找到了考古證據。

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墓,分列於馬莊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臺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傳說產生於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樑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

“英臺,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

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

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7)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曆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曆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臺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說”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臺小傳》,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8)2023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

(9)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創作長篇**《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10)有關梁祝的古蹟,目前已發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羅密歐與朱麗葉》由莎士比亞根據義大利一個愛情故事改編而成,以維羅納為背景地。維羅納一座建築據傳原本屬於卡佩洛家族,即劇中朱麗葉所屬凱普萊特家族的原型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是愛情。古希臘有人說過,愛情就是精神如火。真正地愛情必是熱烈而激情澎湃的。

(或者說是心情地沉溺)但是愛情也不能以客觀環境為轉移,愛情是那麼的剔透無暇而又珍貴無比。所以嫉妒者有之,忿恨者有之,愛情的阻礙是一樣的。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的壓力,但是真愛的人應對它們的方法也是一樣的。

那就是矢志不渝。所以並非兩者故事一樣,而是兩者都一樣地愛了。(顯示往往比**還來的離奇,某人說的)所以,這是有現實性的。

(不然能是名著麼

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異同

有沒有類似於《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樣的故事?除了《羅密歐與朱麗葉》

3樓:裊裊炊煙卷紅顏

《白蛇傳》,牛郎織女,不然就是董永跟七仙女,還有《泰坦尼克號》也很經典

梁山伯與祝英台,民間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450字)

馬太守之子馬文才看中祝英台美貌,茶飯不思,吵著要父親去祝家提親。百花盛開的季節,祝英台女扮 與丫環銀心郊遊,馬文才來到,又要搶英台的護身之物蝴蝶風箏,出言不遜,被銀心出手教訓一通。蝴蝶風箏又飛到正在趕路的梁山伯身上,馬文才飛馬來到,強要風箏,被梁山伯和書童四九打得落荒而逃。英台為風箏飛走而難過,她又...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出自哪種戲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屬於那種劇種

梁山伯與祝英台 與 白蛇傳 孟姜女 牛郎織女 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其中,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最初由越劇搬上戲曲舞台.1945年,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 梁祝哀史 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劇本由袁雪芬 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 薛巖 整理,幸熙 蘇石風...

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故事是真的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說起梁山伯與祝英台,大家都知道,不但是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還是我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明顯是傳說。tp 3 11 自己去看。十分詳細的參考資料?wtp tt 我想因該是真的,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那些人種是打打殺殺!o o 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