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金剛怒目,只怕菩薩低眉

時間 2021-10-14 20:10:00

1樓:

【典故】隋朝時,更部侍郎薛道衛曾遊鍾山開善寺。他想給寺裡的小和尚出難題,就問道:「金剛何為怒目?

菩薩為何低眉?」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金剛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四魔」是指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及天魔。)

【意義】「金剛」是佛菩薩的侍從力士,因手寺金剛杵而得名;「金剛怒目」是以金剛力士面目威猛可畏,來形容人之威勢。「菩薩」是努力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菩薩低眉」是以菩薩的慈眉善目,形容人之慈善。

金剛現怒目身以降伏惡人,菩薩則現慈眉貌以攝取善人。在佛教裡,金剛力士現怒目身是為了降伏惡人,而菩薩現慈眉善貌是為了攝取善人,而二者都是為了方便度眾生,值得讚嘆。

【出處】《太平廣記》卷一七四、《佛光大辭典》p3545 。

2樓:無表人

菩薩低眉,金剛怒目

《華嚴經》雲:「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不造作。」,說明人心是能善、能惡、知善、知噁的本源。

心,既是導引肢體語言行為的「善惡」,也就能表現人性本能與心理行為的「愛恨」。因此「愛」與「恨」是一體的兩面,人為了能滿足私慾,就有無限的「貪愛」,一旦私慾難滿時,「忿恨」就隨之而起。

因此,從「自我」的觀點來看,「愛與恨」是心理的,也是本能的,而愛與恨往往是人間的苦因,煩惱源頭。

然而,愛與恨雖然是相對的,但也不盡然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愛」未必全然是好的,而「恨」也未必都是不好的,唯有「大愛」和「大恨」,以公益為出發,「愛」與「恨」才有正面與積極的意義和價值。

大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菩薩,是一種無汙染、純淨的愛,如人飢己飢,人溺己溺。

大恨是大意志、大威德,是一種瞋恨的昇華;也就是憤怒金剛、威攝邪魔的公義伸張。《涅盤經》中,指出如有人危害社會而使社會受災難時,菩薩會予以制止,阻其作惡,而菩薩已發願承挑制止惡人的一切結果。「愛」與「恨」有不同的層次與境界,於佛法而言,不落愛恨是超脫的菩薩,有愛無恨的是世間的聖賢,而人世間的凡夫,是「有愛有恨」的。

既然,有愛有恨,「菩薩低眉,金剛怒目」,懷抱「慈悲心」的愛與恨,才是現代人應有的情懷。一切要愛得有意義,也要恨得有道理,內心清明自在的「愛與恨」,才是無掛礙的「愛與恨」。

《維摩經》說:「菩薩是向眾生中求的。」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佛之所以成佛,是因為有眾生讓他度,有眾生讓他作功德,所以,菩薩成為偉大的救世者,佛能完成福德和智慧型的大圓滿者。

如果沒有眾生讓他們度,讓他們服務,那他們就不能成為菩薩,不能成為佛了。芸芸眾生並沒有給菩薩與佛任何回饋,在沒有任何回饋之中,他們本身已經完成了自我成長、自我建設、自我成就,從這個觀點看,「給人方便」就已經成就自己,實在很划算。

《梵網經菩薩戒本》說:「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而在《瑜伽菩薩戒本》卻規定菩薩不得不護雪(護持雪恥)外來的「惡聲、噁稱、惡譽」。

這是說,為了愛護眾生,應代眾生受怨受辱;為了維護三寶,應該護雪惡意的中傷。再說,菩薩對眾生,當存慈悲心,但在必要時也應以威折的方法,使得眾生馴服。所以,菩薩若見到有些人應加呵責,治罰、驅逐、默檳(不和他說話),而不如此處置的,便犯戒。

菩薩度眾生,雖有只為眾生而不為自利的存心,但從佛法的常理上說,總以健全了自己之後,更容易發揮度他的效果。身教總比言教更能夠感人,身教配合了言教,乃是佛法化世的常軌。所以,作為乙個佛**,他本身的言行,必須要一致。

他的言行必須是:說佛所應說的話,作佛所應作的事。然後才可談到影響他人而攝化眾生。

從個人的自我教育與自我修持,而到度脫眾生,這是上求佛道以自度,下化眾生以度他的菩薩之道。但是菩薩的精神,絕不是只在於自度的工夫之中,乃是於一邊修行自度,同時也要從事於兼度眾生的工作。並且他們在基本觀念上,沒有自度的存心。

他們之將自己健全起來,目的是在利用健全的自己以度眾生,而不是要使自己首先度脫生死的苦海。

個人健全之後,便可影響他的家人親友,感化他的家人親友,進一步影響他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形成一種佛化的風氣,造成佛化社會的人間淨土,這是菩薩行的主要任務和目的。

作為乙個菩薩,他的境界越高,他所能夠影響的範圍也就越大;他的悲願力越大,他能應化的眾生類別也就越多。一般的菩薩,僅能在人間的文明地區教化;聖位的大菩薩們,卻能不離於聖位的本處而隨類示現,乃至深入最低下的眾生如傍生、餓鬼、地獄道中,應化救濟。

但是,要度眾生,單憑一股宗教狂熱的情緒是不中用的,宗教的狂熱,固然能使人們生出赴湯蹈火的勇氣,去宣傳、去辯論、去衝鋒、去陷陣、去戰鬥、去犧牲,但那決計不能持久,也決計不能產生深遠的良好影響。

佛教,是以服務社會為菩薩道的表徵,佛在往昔的無數生中,以種種身分、種種形態、種種方式,深入種種的族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謂王,就是領袖,那些領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得來的,全是以服務大眾的道德價值所感召而致的,因為,唯有真正能為大眾謀幸福的人,才是最夠資格做大眾領袖的人,才是最能贏得眾望所歸並心悅誠服的人。

因此,乙個理想的居士,雖然不必在任何場合都要以領袖的姿態出現,至少,他該是受到任何場合所歡迎的人,乃至是能受到任何場合所尊敬的人。

乙個佛教徒的本色,應該是多盡義務,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愛戴。

因此,佛為統攝一切團體——社會的要求,說了四種德目,稱為四攝法。攝是統攝和攝受,也就是領導或化導的意思。所謂四攝法,就是領袖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四種處世方法,切實地做好了四攝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眾,也能領導群眾了。

3樓:因緣法

不畏金剛怒目,只怕菩薩低眉。

兩句是講寺院的塑像,金剛多怒目,而菩薩像則都是微閉雙眼,眉自然就低了。

民間常說低眉順眼。為什麼低眉就順眼呢?低眉,實際是說態度好,遂順對方。佛教中講恆順眾生,因此菩薩都低眉,也是恆順眾生之意。

4樓:溫成楷

從個人的自我教育與自我修持,而到度脫眾生,這是上求佛道以自度,下化眾生以度他的菩薩之道。但是菩薩的精神,絕不是只在於自度的工夫之中,乃是於一邊修行自度,同時也要從事於兼度眾生的工作。並且他們在基本觀念上,沒有自

5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怒目

**給大家講,我們念的「經」是什麼?實際上,「經」是佛的法 身舍利子。是身 體上的寶貝。

是法 身所占有的經 文在你身上起作用了,是金光燦燦的。舍利子就是人修 煉成的一種東西,是透 明發光的。**不是在人間看見的,**是在天上看見的。

另外,如果對經 文不恭敬,對經 文亂擱亂放的人,很多菩薩都會嘆氣,叫諸佛嘆息。菩薩是不會懲罰人的,只會嘆息,「哎」。接下來,護 法神來了,叫金剛怒目,金剛菩薩眼睛都瞪起來了。

所以,你們把經  文亂擱亂放,絕對是有業障的。你們聽見沒有,有一期節  目裡,有位聽眾把**的書放在床頭,經常做夢上天。

解行並重。就是理解化解,再加上行為,一起做。也就是說修行、修心都很重要,二者都要有。

不理解,單單做善事,就只會有一些功德.尤如,有些學佛會,天天去老人院餵飯,還到癌症中心去跟癌症病人談,讓他們開心,回到家,自己都生癌症了。他以為這樣做善事就能夠救人了,讓他開心,他死的時候就不會痛苦了。

首先你能給人家解脫了痛苦嗎?你自己也受感染生癌症了,你沒有這個能量和功德,你怎麼去救人?他們不懂,他們很可憐。

還有就是很多修行人,只念經,不肯做功德,那也不行啊。念經到後來自己念好了,不願幫助人家。**現在教你們不但要理解,還要在行為上去做。

你們在法 會上是不是做了功德嗎?你們每個人都做了嗎?做的時候不能夠有私心。

這種私心雜念,大家都要當心。會讓你們損功累德,又如,你們今天在外面做生意是你們的事情,你們跑到觀音堂,對人家崇敬菩薩來修心的人,講解佛法把他拉到你的生意中來,你就是犯業,聽得懂嗎?是有業障的,以後會有報應的。

理解和行為一起來,就等於力量。你們想要力量嗎?那就好好地理解,好好地執行。

**跟你們講,貪心要斷盡。我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今天有了這個,我明天還要那個。

你要這個,你要那個,到最後你什麼都沒有。你有什麼?你光著身 子來,你光著身 子回去,就剩一堆白骨。

就算你有錢了,你能夠帶走嗎?所以要斷盡煩惱和貪心。煩惱,這是給人很大的障礙,必須要克服它。

煩惱來了,用智慧型;貪心來了,用布施。你越布施,你越不會貪。**活在人間,喜歡不停地送禮物給眾生。

不菅誰到**這裡,**都會讓他們開開心心地走,這樣是為了讓他更好地學佛、學布施,學 法啊。這些都是功德。要捨啊!

**現在用這種方法救人、度人。以身說法,人佷可憐啊,沒有智慧型才會貪。單單念經不修心,就會沒有智慧型。

**要你們每個徒圝弟都好好地相互幫助,相互愛護,懂得布施,像兄弟姐妹一樣。

心力就是定力。乙個人一定要有心力。什麼是心力,就是心裡要有力量。

心中沒有力量,這個人就定不下來。**再三跟你們講一句話,修心是絕對的純潔,沒有一絲一毫斑點。任何帶有私心雜念的修心、修為,全部白費或功德有屚,在法 會上,**講得這麼累,被聽眾圍得人都發軟 了,每次看圖 騰或開示完後,**為什麼要站在那裡,就是為了給大家乙個機會,就是要貼身救人,就是要這麼接近聽眾,就是要這麼救苦救難啊。

觀世音菩薩讓**作為她的使者來救大家,**能夠躲到後面去嗎?**能夠像佷多大演講 師那樣,講完了,一鼓掌就走人?擺什麼譜,佛法就在人間,要讓他們感受到菩薩就在人間。

你要讓他們有希望,你要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真的有菩薩啊。因為他們看不見觀世音菩薩,所以菩薩才讓**顯化給大家看,你們還把**藏起來!**現在連命都不要在救人。

希望你們能理觧,否則以後你們就會後悔,不懂得愛惜**就是不愛惜眾生。你們要把救人的時間布施出來,要拼命地去做啊。幫助人家,要從心裡幫助,你們沒有法 力,沒有能力,就多幫人家開悟,多勸眾生念經啊。

你們知道嗎,智慧型實際上是一團光在頭上。如果這團光散掉了,這個人就沒有智慧型了。這團光聚在一起,這個人就很有智慧型。

這種智慧型要很多智慧型合在一起才形成這個形狀,就像**跟你們說的靈性一樣的,比如說,殺死乙隻蚊子是乙個點,再殺死乙隻蚊子又是乙個點,要是殺死一團蚊子的話,蚊子的靈性合在一起,就是乙個大靈性再轉 世就可以變成豬、雞,等。一頭豬要殺死三百次,才可以投乙個人。狗也是這樣被殺多少次後,才能投人,這叫累劫,有的狗可以直接投人。

所以要讓智慧型之光聚 集起來才成為智慧型啊。沒有智慧型的人,身上就沒有光。你們看看,哪位菩薩的畫像頭上沒有光的?

哪位神像上沒有光?你們看看耶穌頭上有沒有光?你們要好好學啊。

人一著急的時候,這團光就會散了。人一急躁,這團智慧型光就沒了。不要經常擔憂啊,憂則天地皆窄,怨則到處為仇,哀則自己束縛自己,怒則引來仇家。

好人**就救,壞人就不救。就是濟公菩薩下來,他也是這麼兩句話,懲惡救善。你們做徒 弟的要為**排憂解難,要救人。

如果你們的光散掉之後,你們就沒有智慧型了。乙個人的光非常重要。

**給大家講,我們念的「經」是什麼?實際上,「經」是佛的法 身舍利子。是身 體上的寶貝。

是法 身所占有的經 文在你身上起作用了,是金光燦燦的。舍利子就是人修 煉成的一種東西,是透 明發光的。**不是在人間看見的,**是在天上看見的。

另外,如果對經 文不恭敬,對經 文亂擱亂放的人,很多菩薩都會嘆氣,叫諸佛嘆息。菩薩是不會懲罰人的,只會嘆息,「哎」。接下來,護 法神來了,叫金剛怒目,金剛菩薩眼睛都瞪起來了。

所以,你們把經  文亂擱亂放,絕對是有業障的。你們聽見沒有,有一期節  目裡,有位聽眾把**的書放在床頭,經常做夢上天。

你們要知道,找不到正道要害死人的。你們在外面亂修、亂學、亂拜師,回家要害死人的。今天來了一位修其它法 門的,開始來的時候很神氣,跟**講佛法,講到最後,他說,「盧 台長,我服了你,我要跟你好好地學」。

**說,跟誰學都一樣。他在家可以被他太太打,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告訴他,學佛就尤如看醫生一樣,求醫要求乙個正好適合你病情的醫生。

醫生都是好的,有的是很有名的老牌醫生,可是他是看心臟的啊。你是骨傷,不對路,聽得懂嗎?學佛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法 門的去學,才能真正救渡自己。

你們是活人,情緒天天會變的,要好好糾正自己這顆心。你們都給**記住,不好好修的人,**就不要。要讓大家都講,徒 弟個個都好,**就開心。

如果你們現在好,人家就不會把你們的過去業障拿出來說事;你們現在不好,人家就連本帶利把你的過去一起講出來。你們誰過去沒有一段善惡歷 史啊。所以要真 修,做功德要默默無聞,兢兢業業。

恭錄 莊嚴佛淨土  嚴師出高徒(二)

我佛慈悲但也有怒目金剛之時什麼意思

慈悲,梵文karun a,巴利語同。慈是指帶給他人利益與幸福 慈悲的悲是指掃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與悲傷。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 與樂 稱為慈 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 拔苦 稱為悲 二者合稱為慈悲。亦謂給諸有情快樂與快樂之因,並將彼等從苦難與苦難之因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金剛梵文 v jra...

如何養好一隻金剛鸚鵡,怎樣養好一隻鸚鵡?

金剛鸚鵡因為品種不同,習性上也有所不同。金剛鸚鵡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大約有18種,屬鸚形目,鸚鵡科。金剛鸚鵡是大型鸚鵡中色彩最漂亮的一種。它們很長的尾巴在鸚鵡科中尤其出名。金剛鸚鵡吃很多水果,依靠它那特別強健的喙,也可以把堅硬的果子啄開,用舌頭把核肉吃掉。它們的臉上沒有毛,興奮的時候會顯得滿臉紅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