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信佛才是正確的與佛結緣,而不是迷信

時間 2021-09-11 22:32:29

1樓:豌豆

我覺得正確的信佛是要參透佛學的精神,並不是用來搞一些迷信的活動。

2樓:無崖子生活達人

對那些佛緣,我感覺就應該要自己慈悲為懷。

3樓:匿名使用者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的理解佛教本身的釋義,而不是單純的去迷信他。

4樓:匿名使用者

把佛教當成是一種信仰,而不是用它們來決定一切,這就叫做不迷信。

5樓:笤帚的疙瘩

信佛是一種信仰,信兒不迷,便是正確與佛結緣的方法無論是信佛、是學佛、還是修佛我們都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著相,不沉迷,沒必要因為信佛了就成天神神叨叨的。

當我們有富餘的錢財、有富餘的柴米油鹽時,我們可以到廟裡佈施一下,後者是送與那些比我們更有需要的人,盡我們自己能盡的一份力量,這便是與佛結緣的一種。當週圍有人生病了,或有人去世了,我們可以為這個人誦幾遍佛號,只要是發自內心的,這也算是正確的與佛結緣。

當你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看到那些鮮活的雞鴨魚心生不忍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力購買一些,然後將它們放生,這也是正確的與佛結緣。佛家講的就是慈悲,而不是執著!我們沒有必要因為信佛了就刻意的去要求什麼、去宣揚什麼,信佛只是一種信仰,我們信仰的是佛的慈悲,是佛的寬巨集,而不是信仰外面所宣揚的那些“神技”!

很多人信佛以後就會刻意的去追求很多不切實際的東西,刻意的去追求“開光”之物,會沒事就跑到某寺找“大師”加持,會可以追尋所謂的“神蹟”,其實在你刻意的去追求這些的時候你就已經迷信了。信佛是件好事,但千萬別過於執著和沉迷,與佛結緣其實很簡單,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些好事,沒事的時候聽聽佛經,孝順孝順家長,這都算正確的與佛結緣。

怎麼才能正確的與佛結緣,而不是迷信

6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如抄來正法,明信因果。學習《

襲128條淺釋**知見和錯誤

知見》www.tbdchq.org。

這是統攝佛教的修行見地,是修行人的無上法寶,沒有宗派的分別,不屬於密宗,也不屬於顯宗,不屬於淨土宗或其他任何一宗,不分大乘、小乘,凡是佛教徒,在學佛修行的菩提道上要前進取得福慧增長、成就解脫,對這一百二十八條**、錯誤知見是絕不可犯的,這是十方諸佛菩薩不認同的共行知見,凡認同者皆屬所犯。

且不說一百二十八條統攝了三藏經律論的法義,只就其中嚴守三乘戒律、堅持菩提心修行、明信因果、誦經必須懂**真諦、嚴持六波羅密這五條之履行,已涉三藏精華,是故一百二十八條知見為無上珍寶佛法。

信佛的人是不是特迷信

7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迷信,是智信。

在近現代特別是五十年代以後,有一部分人以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是被迷住了等等,產生了諸多不客觀公正而又很是幼稚的看法,現在也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持這種相當輕率的態度。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們當中,沒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雖然他們自己並不信仰佛教,但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都以為佛教是很高深博大,是相當了不起的,只不過現在暫時還沒有時間去進行深入研究,或者自己還沒有緣份加入到佛教信仰者的行列之中。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說:

“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貴的。”張東蓀先生說:“我對於佛家,卻相當的敬重,以為他所提出的問題是對的,他的動機是大勇大智大仁。

”楊振寧,2023年獲碩士學位,2023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202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佛教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之一,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23年9月12日,在美國紐約的大乘寺玉佛塔落成典禮上,楊振寧說:

“我是一個信奉佛教的科學家。”李叔同(弘一大師)說“出家人是最高尚、最偉大的。”

所以,他們有智慧的人,雖然不一定對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但卻對佛教文化都抱著尊重的態度。然而恰恰是那些沒有智慧的人,尤其是對世間及出世間法都不懂的人,反倒會說佛教是很迷信的,這種說法在

六、七十年代相當流行。那時候的人們普遍陷入於一種愚昧而又瘋狂的狀態,不管是對西方的現代文明還是對東方的傳統文化都是踐踏得一塌糊塗,特別是對西方的人文科學和華夏的傳統文化,基本都掛上了“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迷信”等封資修的招牌,現在繼續這樣痴迷不悟的人不是很多了,但希望那些還在說佛教是迷信的人們首先應該作一些觀察,如果對一個事情不作任何觀察就隨隨便便地下結論,那不管您是什麼樣層次的人,以您自己所崇拜和信服的比如說是某一個學問或主義,別人若也不加深究、思辨就說成是迷信,想必您也不會苟同。說佛教是迷信,其實就和說科學是迷信一樣荒謬。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包括現在社會上的許多著名的學者和科學家們,也尊崇佛教為智信而不是迷信的。比如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曾和康有為一起宣導變法維新,世稱“康梁”,他曾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中國現代科學家尤智表也說:“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徹底的學理,佛教不是神道設教,不是精神痛苦時的麻醉劑,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處世接物的實用之學,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觀的,徹底的,具體的,積極的,入世的,實用的宗教。”又說:

“科學愈昌明,佛教的教義愈發揚光大。近年來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漸興盛,實與科學之進步成正比,即如我國近年來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是因為佛法的理論,都能透過科學的考驗,故凡對於科學造詣愈深者,愈能解釋佛經中素不能解的真義,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視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堅強的理論基礎。”張君勱,曾任大理“民族文化學院”院長,他說:

“蓋世尊之說法,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覺。既有覺,自然不離智慧。悲智雙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

他教之教徒,謂起於迷信可也;歸依佛法,則智者之事也。”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在閱讀了《賢愚經》、《瑜伽師地論》等佛經論典後,對佛的智慧感嘆不已,對他的朋友許壽棠說:“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偉大的聖哲。”不必說人們送給魯迅先生多少個美稱,只是他一生中所寫的等身著作一般人已望塵莫及的了,以他如此的智慧也是對釋迦牟尼佛讚歎不已,那我們有些對世間上的文學、哲學等也不怎麼了知通達的人,憑什麼說佛教是迷信的呢?

否則,魯迅先生等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反倒有宣揚迷信之嫌,而您卻在堅持正信了。所以那些說佛教是迷信的人們應該好好地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太過於孤僻淺陋了,就像藏族人諷刺那些孤陋寡聞的人所常說的那樣:“這種人除了自家的鍋灶沒有見過別的地方,除了母親以外沒有見過別的人。

”由巴釐文《增支部》的《迦摩羅經》,佛陀對迦摩羅人開示十項不迷信的守則,可以供給你我檢視是否迷信,也可當做戒惕之用。“迦摩羅人啊!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於一件可疑的事,是應當生起懷疑的。

迦摩羅人啊!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也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單看事物的表像,也不可溺好由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

“迦摩羅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不善、錯誤、**的時候,你才可以革除他們……而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迦摩羅經》)

由此來看,我們要完全免除迷信須具備正確的知識與圓滿的智慧。而佛陀就是福德與智慧圓滿的人。佛陀最大的願望也就是希望我們眾生都成佛,都成為福德與智慧圓滿的人。

佛准許他的**們自由思想,這在宗教史中是前所未聞的。這種自由是必要的,因為,根據佛陀的話,人類的解脫全賴個人對真理的自覺。

佛陀所教的尚不只此。他告訴他的比丘們:**甚至須審察如來(佛)本身。這樣,他才能充分地相信他所追隨世尊的真正價值。

根據佛的教誨,疑是五蓋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之不得如實見到真理,並能障礙一切進步。疑卻不是一種罪惡,因為在佛教裡沒有盲信這一條。事實上,佛教裡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

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堅定,就不可能有進步。但同樣不可否認的,在沒有確實明瞭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

可是想求進步,就絕對必須祛除疑惑;而要祛除疑惑,又必須確實明瞭。

叫人不懷疑,叫人必須要信,是沒有道理的。僅僅說一聲“我相信” ,並不能表示你已有了真正之信。一個學生做數學題目的時候,到了某一階段,他不知道該怎麼演算下去。

這時他就生起疑慮和惶恐,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進步。想進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須解除疑惑。解除疑惑的門徑很多,僅靠說一聲“我相信”或“我不懷疑” ,並不能解決問題。

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明瞭的事物,是迷信,不是佛教,也不是睿智。

佛陀為了祛疑解惑,素極熱切。就在他圓寂前幾分鐘,他還數度要求他的**們,如果他們對他的教誡仍有所疑的話,應向他提出問題,而不要到後來再後悔沒有把這些疑問搞清楚。可是他的**們都沒有出聲。

那時他所說的話極為感人。他說:假使你們因為尊敬你們的師尊而不肯提出問題的話,甚至有一個人肯告訴他的朋友也好。

(這意思就是說:他可以將所疑的告訴他的朋友,而由後者代替他向佛陀發問。)

總之,佛教是一種以實證經驗為基礎的思想信仰體系,它要求人們培養美德,開發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抉擇是非,認識對錯,反對盲目迷信。佛曾對**們說:“眾比丘,善知識,你們要像煆、切、磨、試**以鑑別其真假那樣,對我的言教進行鑑別,不能因尊重我而盲目信從。

”迷信是經不起研究和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許人們懷疑,要求絕對地信從;不讓人們學科學,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徒越愚越好。因為迷信說不出合乎邏輯,合乎客觀規律的教理,因此,就要借裝神弄鬼,故弄玄虛的手法博得一些頭腦簡單的群眾的信仰。佛經中的有些說法,在人類認識發展的過程中已得到了證實,如元子論、相對論、事物緣起論、無常論等等。

有些原理雖然用感性為基礎的實驗方法解決不了,但卻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得出合理的即合乎邏輯的證明。所以有人說“佛教是科學的宗教”,並不是沒有根據的讚美之詞。

在佛教裡,一向是由智慧得正見、正信,而不是由盲信生信仰。盲信就是迷信!如果我告訴你:

我握緊的掌中有一顆寶石,這就產生了信與不信的問題,因為你看不見。但是如果我張開手掌讓你看這寶石,你親見之後,相信與否的問題便無從產生了。因此,佛典中有這樣一句話:

“悟時如睹掌中珍。”

悟就是智慧的開啟!悟者就是要做一個福德與智慧圓滿的人,一個利益一切眾生的人。

在智慧的燦爛陽光下,沒有絲毫迷信的陰影!

怎樣與佛菩薩結緣怎樣與佛菩薩結緣

潛川如斯 當然好啊!但要看你怎樣去改變。學佛有四個階段 信 解 行 證 首先是 行 就是要建立信仰,相信自己學佛是為了明白自己的內心 擺脫情緒的控制 明白自己的內在 了悟宇宙的規律何真相 其次是 解 這個過程有點難,因為要遇到真正的僧人來教你解釋佛法的義理,所以建議你首選大居士趙樸初的 佛法常識答問...

怎樣接吻才是最好,怎樣接吻才是正確的

貴雪綠強木 愛是一種愛和被愛著的感覺,一種心靈的默契,一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一種無須回報而心甘情願的付出,一 種為愛人的幸 福努力去打造 一片天空,一種渴望得到關懷 尊重 理解與包容,一種相依為命和善待彼此的過程,一種心動 思 念時 心跳 相 見時 心痛 離別與傷害時 的感覺 愛一個人 要 瞭解也要開...

怎樣正確讀書,怎樣才是正確讀書的方法?

其實,不管是哪個年級的小學生,要想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最有可行性的方法就是去閱讀好書。關於如何通過閱讀提高孩子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我的建議有三 第一,選書要符合孩子的胃口,先激發閱讀興趣。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只愛看圖少字少的漫畫,這可怎麼辦呀?沒關係呀,滿足他,先把閱讀興趣培養起來。興趣很重要,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