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大方鼎介紹,司母戊鼎的簡介

時間 2021-08-30 11:20:55

1樓:羽毛和翅膀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範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

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

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製的鼎。銅鼎則是商周時期最為重要的禮器。

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

「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西元前十四世紀至西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2023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重達832.84公斤,高達133厘公尺,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2023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國成立後,於2023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

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2樓:清世濁流

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上古時期,鼎是極為普遍的烹飪器,其後實用意義逐漸減弱,成為權勢的象徵物。

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

歷史上有「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

王孫滿嚴詞斥責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

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司母戊鼎是我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的農田中發現,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司母戊鼎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

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公尺,口長110厘公尺,寬78厘公尺,足高46厘公尺,壁厚6厘公尺。司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

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耳廓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象被虎所吞噬,俗稱虎咬人頭紋。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

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大鼎的腹內長壁上有三個銘文「司母戊」。關於銘文的解釋,目前學術界有多種說法。司母戊鼎的複製品作為中國人民的珍貴禮物,現已被聯合國永久收藏。

3樓:沅汰

國家博物館裡的司母戊大方鼎,為何有人稱後母戊?它的主人是誰?一次講清楚。和沅汰一起趣遊博物館,第(25)集,看透文物背後的故事。《沅汰博物館指南》

4樓:涒湮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

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司母戊鼎的簡介

5樓:薩摩耶好醜

1、司母戊鼎又叫後母戊鼎、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製,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公尺、口寬79.2厘公尺,壁厚6厘公尺,連耳高133厘公尺,重達832.84公斤。

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3、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2023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博物院。2023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4、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23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擴充套件資料:

文物價值

後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公尺,口長110厘公尺,寬78厘公尺,足高46厘公尺,壁厚6厘公尺,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後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

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後母戊鼎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誌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中國高超的鑄造水平。

歷史留下的謎團 司母戊鼎是何神秘物件

司母戊大方鼎是公元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田中發現的。鼎出土後,因太重太大,人們即使鋸斷了鼎的足也難以搬運,又擔心被日本人掠奪,便把鼎又埋了起來。直到抗戰勝利後,公元2023年6月,大鼎才又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

司母戊鼎是迄今為止最大最重的青銅器。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公尺,口長110厘公尺,寬78厘公尺,足高46厘公尺,壁厚6厘公尺。因鼎大得可以做馬槽,又俗稱「馬槽鼎」。

司母戊鼎紋飾美觀,工藝精巧。除鼎身四面**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俗稱虎咬人頭紋。耳側以魚紋為飾。

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中國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製的鼎,鼎的製作在商朝和西周時期達到了高峰,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製作,盛行一時。在當時,鼎「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

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即所謂的「藏禮於器」。青銅鼎作為重要的禮器成為了祭器,用以祭天祀祖,緬懷先祖功績,而古代人相信靈魂不死,所以貴族死後又常常用鼎來隨葬。

司母戊鼎是我國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氣勢巨集大,紋飾美觀莊重。很顯然,這麼巨大的鼎,並非是出於實用的需要而製作的。那麼,當時的人們是在什麼觀念的支配下來製作這一器物的?

它又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其腹內壁鑄造的銘文「司母戊」究竟是何意呢?對銘文的解釋也成為我們了解司母戊鼎用途的關鍵。

令人奇怪的是,同為武丁王的王后,司母戊鼎的體積幾乎是司母辛鼎的2倍,重量則是它的6倍。不久,考古人員在當年司母戊鼎出土的下方發現了乙個巨大的甲字型大墓。

在殷墟王陵區中共有大墓11座,這些大墓很可能都是商王的墓葬,「戊」的墓葬規格僅次於商王。而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女將軍婦好,她的墓葬並沒有進入王陵區。在12位商王中,每一位商王通常都有十幾個妻子,為什麼僅僅只有武丁的王后「戊」,墓葬有如此高的規格呢?

這成為歷史留給我們的另乙個謎。

6樓:壬浦澤弭明

司母戊鼎是中國商代後期(約西元前16世紀至西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2023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偉,氣勢巨集大,紋勢華麗,工藝高超,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公尺、口長110厘公尺、口寬78厘公尺、重875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複製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

7樓:

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2023年於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亦有人釋作「後母戊」,後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婦妌。該鼎造型莊嚴雄偉。長方形腹,每面四邊及足上部飾獸面紋。

雙耳,外側飾雙虎噬人首紋。四足中空 。高1.

33公尺 , 口長1.10公尺,重達875千克 。用陶範鑄造 ,鼎體(包括空心鼎足)渾鑄 ,其合金成分為 :

銅84.77% ,錫11.44% ,鉛2.

76%,其他0.9% 。 司母戊鼎是前已發現的中國古代形體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在世界上也是僅見的,反映出商代青銅冶鑄業具有極高水平。

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介紹司母戊鼎

8樓:樂觀的志

司母戊鼎又叫後母戊鼎、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製,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後母戊鼎高133厘公尺、口長110厘公尺、口寬79厘公尺,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摺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稜。

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我國的青銅工藝

1 數量大 品種繁多 2 分布範圍廣 3 有銘文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a 青銅工藝水平高超 b 原始農耕文明出現 c 畜牧業發 a試題分析 本題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青銅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商朝的青銅器製造規模大,技藝精湛,品種多,其中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編鐘,四羊方尊,鏟,矛的主要用途有哪些(都是青銅器

精美的大型青銅器都是禮器。青銅禮器的分類 青銅食器食器主要分為蒸飪.製作各種青銅器 司母戊鼎 編鐘 四羊方尊 大克鼎 銅鏡 劍戟 連鶴方壺 我國古代青銅的冶煉鑄造始於何時,目前很難作出判斷,不過在古史傳說故事中的黃帝和蚩尤作戰時,蚩尤就是用銅作兵器,使黃帝在戰爭初期處於劣勢。蚩尤是否使用銅作兵器,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