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圓寂”是指什麼,佛教中“圓寂”是指什麼? 5

時間 2021-08-30 11:05:09

1樓:尖牙

梵語parinirva^n!a 之意譯。舊譯滅度、入滅。

音譯般涅盤。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後世轉而稱僧徒之死。

又作歸寂、示寂、入寂。與涅盤、遷化、順世、歸真同義。即捨去有漏雜染之境,歸入無漏寂靜涅盤界之謂。

亦指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至極之果德。其中,就離生死之苦而言,賢聖命終即入於涅盤,為圓寂。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

‘我求圓寂而除欲染。’賢首心經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盤,此雲圓寂。

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2樓:魔徒

高境界~~~~~~~ 就是意指高僧去世 歸天 永別 與世隔絕 與世長辭·#¥%……!*~!¥%·#

3樓:匿名使用者

得道高憎過世了,也有人用來代指信佛的人死去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你可以看看“法華經”

5樓:匿名使用者

世人稱:去逝,死

佛家稱:涅磐,去往西方極樂世界,見佛,修行,普渡

6樓:

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7樓:釋妙偉

1圓寂:

(術語)涅盤舊譯滅度。新譯圓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之義也。

即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極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謂離生死之苦而言之,賢聖命終,為圓寂,即入於涅盤。寶積經五十六曰:

‘我求圓寂而除欲染。’宗輪論述記曰:‘無上法王,久入圓寂。

’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雲波利匿縛。波利者,圓也。

匿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雲涅盤,音訛略也。

’賢首心經略疏曰:‘涅盤。此雲圓寂。

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

from:【佛學大辭典】

8樓:胖子劉的生活日記

就是指一些得到高僧去世

佛教所稱“圓寂”是指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圓寂,梵語的意譯;音譯作“般涅槃”或“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後稱僧尼死為圓寂。

圓寂,梵語之意譯。舊譯滅度、入滅。音譯般涅槃。

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後世轉而稱僧徒之死。又作歸寂、示寂、入寂。

與涅槃、遷化、順世、歸真同義。即捨去有漏雜染之境,歸入無漏寂靜涅槃界之謂。亦指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至極之果德。

其中,就離生死之苦而言,賢聖命終即入於涅槃,為圓寂。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圓寂而除欲染。

’賢首心經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槃,此雲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10樓:〃meˇ伊鳴

問:先生雲:三教一理,極荷開發。但釋氏涅槃,道家脫胎,似有不同處?

曰:涅槃與脫胎,只是一個道理。脫胎者,脫去凡胎也,豈非涅槃乎?如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即抱本歸虛,與釋氏歸空一理,無差別也。

又問:脫胎後,還有造化麼?

曰:有造化在。聖人云:

"身外有身未為奇特,虛空粉碎方露全真。"所以脫胎之後,正要腳踏實地,直待與虛空同體,方為了當。且如佛雲"真空",儒曰"無為",道曰"自然",皆抱本還元,與太虛同體也.

執著之徒,疇克知此一貫之道哉?

請問:佛家舍利與道家金丹是同是異?師曰:

佛家以見性為宗,精氣非其所事事也。萬物有生有滅,而性無生無滅。涅槃之後,此物固是圓明,超出三界之外,永免六道輪迴,所餘精氣結為舍利,時放光明,忽隱忽現,佛之神通,大抵如此。

夫佛既涅槃,遺下精氣乃無知之物,何分隱見,誰放光明?籲,烏得言無知也!雖然,亦何得言有知也!

譬如明珠放光,誰為為之?珠生於蚌,蚌之精華結而成珠,珠既出蚌,與靈性別矣,而圓明如月,由其精氣在是也。人身精氣神原是一非二,佛家獨要明心見性,洗髮智慧,將神光獨提出來,餘下精氣交結成形,然其諸漏已盡,百結俱銷,則其精為元精,氣為元氣,雖不比神之洞明普照,然亦故是靈物,故光明隱見,變化不常,此其理也。

而其所見之色各有不同者,世間寶物數種,光彩陸離,隨其質性;精氣,人身之寶物也,身具五行,故有五色,故舍利所見之色不同。由此道以推之,佛家之所謂不生不滅者,神也,即性也;其舍利,精氣也,命也。彼修性而不修命,故滅度之後,神升於虛,而精氣留於世也。

若吾道家性命雙修,將精氣神渾合為珠,周天火候孕成一個輕如片雲、嬌如**、與吾一般的孩子,神在是,精在是,氣在是,分之不可分也。或曰:修仙之士,亦有坐化的,流出舍利,既是性命雙修,何得復有舍利?

吾應之曰:若因有舍利,其所修者,必是佛而非仙,詳於性而略於命者也。性命雙修之士,將此身精氣神團結得乾乾淨淨,骨血皆化,毛竅皆虛,血如白膏,體若纖雲,赤如日,熱如火,貫通百體四肢之間,照耀於虛無朗淨之境,故能升沉變化,隨意圓通。

釋、道之不同若此。至若性體本空,六根常寂,不以有物累無物,始能以無物照有物,慧炬無方,真如永湛,則又同。

修持之要,千聖萬真,總歸寂滅。學道而不至於寂滅,未有能度劫者也。然而仙佛有分,於煉性煉炁之間耳。

佛家重煉性,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此謂性長生。仙家重煉炁,淘出純陽之體,金光法界,自我為之,此謂炁長生。究竟到得無上之根源,就是炁也是性,長生也是寂滅。

何也?此炁若是陰陽五行之氣,是有形有質之物,以如是生,亦以如是死,以此為人,亦以此為鬼。至若仙家所煉之炁,蓋有超出於五行之外者。

約而言之,總是元始以來一點靈光渾融周遍太和,至真之物,而實無有物也。既無有物,則更有何劫之可度?而世之學仙者,妄意推測,以為仙人是享福受用一班快活的人。

夫有福可享,則便有罪可遭;既有快活,則便有愁苦。二者乘除之數,相對之理也。而世人愚痴,作此等見,是與貪嗔痴三種妄心一也。

以此學道,去道遠矣。

11樓:

所謂圓寂,具足一切功德為圓,遠離一切煩惱為寂,德無不圓,患無不寂。

梵語parinirva^n!a 之意譯。舊譯滅度、入滅。

音譯般涅盤。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後世轉而稱僧徒之死。

又作歸寂、示寂、入寂。與涅盤、遷化、順世、歸真同義。即捨去有漏雜染之境,歸入無漏寂靜涅盤界之謂。

亦指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至極之果德。其中,就離生死之苦而言,賢聖命終即入於涅盤,為圓寂。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

‘我求圓寂而除欲染。’賢首心經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盤,此雲圓寂。

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佛教所稱"圓寂"是指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諸德圓滿、迴歸寂滅,多數用來形容法師與高僧去世。

但這只是禮儀上的說法,真正解脫成佛沒有,

別人沒有資格評價,只有佛才知道。

13樓:匿名使用者

把涅槃翻譯成白話就是圓寂,圓寂就是圓滿地滅度。“圓”就是圓滿一切智德、智慧和德性。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走到時候,在人間早就不追不求了,而且在人間開悟後沒有做缺德的事情,功德圓滿,道德圓滿,最後圓寂。

“寂”就是寂滅一切惑業,“惑”就是迷惑。就是今天圓寂了,已經圓滿了一切智慧德能,慢慢的滅去一切對人間的迷惑和所造的業,安靜了,理解了,懂了。

什麼是圓寂、坐化?

14樓:智心女人

圓寂本意是指圓滿一切功德,寂滅一切煩惱,坐化謂修行有素的人,以打坐的姿勢端坐安然而命終。

圓寂佛教語:梵語的意譯;音譯作“般涅槃”或“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

最初這是可以稱為一種境界的,後來婉言僧尼死為圓寂,圓寂其實是佛界語,指僧人死後**。

答:坐化是佛教用語,謂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終。但非普通訊眾,通常指正式修行在寺院(廟)的宗職者。普通訊眾依然為庶人。

圓寂和坐化都是佛教用語,兩者用詞不同,意思一致,都是代指死亡。兩者的用法區別是:坐化側重指出臨終時的姿勢乃端坐而亡,而圓寂的姿勢則不定,或坐或臥或立。

15樓:百里秀花世嬋

坐化是說狀態,圓寂是說結果。二者實質一樣的。

16樓:請教者

圓寂本來的意思是圓滿寂滅。圓滿寂滅的,就是阿羅漢了,如果按照大乘佛法,也相當於七地或八地菩薩。

現在將所有出家人的死亡稱為圓寂,是尊稱,高攀聖境了,呵呵。

坐化是死的方式(坐著嗎,哈),坐著圓寂就叫坐化

17樓:匿名使用者

坐化和圓寂都是佛家對死的稱呼。一般的,道行高深的大師可以預知自己的死期,在那之前會把**叫到座前囑託後事,所以是坐化。圓寂,就是圓滿的寂滅,也是佛家對死的稱呼。

18樓:匿名使用者

圓寂,取般涅盤之意,涅盤即煩惱熄滅的意思。圓寂意思為圓滿的寂滅。不過有些和尚在死亡之時不是煩惱都沒了。所以就當作死亡的意思吧。

坐化即坐著死去。因為念頭不同,常人對世間的牽掛大。

為什麼佛教把死亡稱“圓寂”“涅”而道教稱為“羽化

佛教修的是來世,所以認為死亡是完成了今世的任務,稱其為圓寂 涅槃。道教修的是今世,所以認為死亡是 成仙了,故稱其為羽化登仙 史學馬前卒 大部分中國人都是不信佛教或者道教的,都是是在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仁義禮智信等儒學思想的言傳身教中成長起來的。孔子的思想就是隻論生莫論死,活著還活不明白,談什麼...

在佛教中,何為“自性”,在佛教中,什麼是自性

念憶 何其自性.本來清靜。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五祖大師給六祖講 金剛經 講到你不要著住到情上,也不要著住到愛上,也不要著住到空上,也不要著住到有上,你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謂執念是指什麼,佛教中的放下執念是指什麼意思?僧人苦心鑽研佛經算不算執念?

所謂執念按照中國古代說法為人三魂七魄之一,古人認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也有說三魂六魄的,三魂又叫三精。這種說法 於道家,如道書 雲笈七籤 雲 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靈,一名幽精。七魄是 屍狗 伏矢 雀陰 吞賊 非毒 除穢 臭肺,皆 身中之濁鬼也 其中三魂都可以隨人命歸去,七魄分管人的喜.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