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的作者介紹

時間 2021-07-16 14:48:26

1樓:孫老闆

《馬說》的作者,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

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擴充套件資料

1、《馬說》原文節選

《馬說》——唐·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譯文】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2、《馬說》創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

」儘管如此,他仍然宣告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

2樓:最強寶媽愛生活

韓愈(768~824) 字退之,號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諡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鄧州一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

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

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

評價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韓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風。),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韓愈畫像和雕像(14張)  25歲中進士,29歲登上仕途,卻在功名與仕途上屢受挫折。   德宗貞元十九年(803)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縣令。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為江陵府法曹參軍。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過耒陽,專程拜謁了杜甫墓,並作長詩《題杜工部墳》以吊之,最先認識到杜詩的價值。   與衡州刺史鄒儒立會於石鼓山合江亭,留題古詩二十韻。《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全詩凡二百言,一韻到底,一氣呵成,音調鏗鏘,氣勢磅礴,為自唐以來題詠石鼓千古傳誦、膾炙人口之傑作,亦為後世文人學士所推崇,步其韻而歌者不乏其人。

尤其是「瞰臨渺空闊,綠淨不可唾」兩句,已成為後世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明萬曆中(1587~1598),與李寬、李士真、周敦頤、朱熹、張栻、黃乾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登臨祝融峰,「韓愈開雲」千百年來在南嶽衡山傳為佳話,歷代文人以「開雲」為題歌詠不絕。

  他也是第乙個寫詩吟誦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楊慎稱其《岣嶁山》一詩「發揮稱讚豈在石鼓之下哉?」   因此四事,成為對衡陽人文歷史影響最深遠的大文學家。

簡單來說:韓愈(768-824),唐朝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貞元八年(792年)進士,與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蘇洵、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3樓:苦茶品淡

同學 以後用翻譯的話可以直接到百科,我想會更方便

馬說作者介紹有急用,馬說的作者介紹

韓愈 768 824 唐代文學家 哲學家。字退之,河陽 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 韓愈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 文 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 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

《馬說》的作者是誰,馬說的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的?

唐朝 韓愈 這篇 馬說 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 795棗800 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提拔,未被採納。他在京城應試覓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後無限怨鬱,離開長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寫這篇 馬說 的思想基礎。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陳心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韓愈 768 8...

《馬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馬為喻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行為.作者把伯樂比喻為知人善任的賢君,把千里馬比喻為未被發現的真正的人材,揭露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 摧殘 埋沒人才的現象,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憤慨和深沉的痛惜. 李頭瓜 先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採納採納採納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樂比喻為知人善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