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八堡立德
以位移法為基礎的一種數值漸近方法,是美國h.克羅斯於1932年發表的,主要用於杆系剛結結構(如連續梁和剛架)的受力分析。
設想將結構承載後能產生位移的節點(杆件的連線點)用相應的假想約束固定,在假想約束處就產生不平衡力矩(或力),然後逐個放鬆附加約束,消除不平衡力矩(或力),恢復真實變形狀態。若首先放鬆節點i的附加約束,則i點的不平衡力矩就會使剛結於點的所有杆件變形,不平衡力矩隨即消失,這就是把分配給節點i備杆件的近端,而各杆件遠端由於受到i端分配力矩的影響也得到一定的力矩,前者稱為分配力矩,後者稱為傳遞力矩。然後再將節點固定住。
在消除同節點i相鄰的節點j的不平衡力矩時,節點i得到了節點端傳來的力矩,以此作為i節點新的不平衡力矩,再次放鬆約束,將不平衡力矩分配給節點i各杆的近端。如此迴圈進行,直到各點不平衡力矩都趨於零為止。迴圈中,節點處第個杆的分配力矩為,其中分配係數,為第個杆的彎曲剛度,表示連線於節點處所有杆的彎曲剛度的總和。
第個杆在端分配到的力矩對遠端(即節點k)的影響就是傳遞力矩,它等於,其中稱為傳遞係數,其值為:當,端鉸接,當 ,當端固定。迴圈計算完畢後,將各杆端各次的分配力矩、傳遞力矩和最初的不平衡力矩(稱為固端力矩)相加,即得各杆端的實際力矩值。
此法適用於計算連續粱和無側移剛架。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
固定結點,在結點o上加一剛臂控制轉動,分別求出各杆端由荷載產生的固手伏端彎矩,作用於一結點上的各杆固端彎矩的代數和稱為不平衡力矩;
放鬆結點,取消本不存在的剛臂,讓結點轉動,將不平衡力矩按各杆的殲薯鎮分配係數求得氏粗各杆的分配力矩;
傳遞力矩,按分配力矩和各杆的傳遞係數向各杆遠端傳遞,得各傳遞力矩。循此規則,分配、傳遞、反覆計算,直至得到足夠精度的杆端力矩數值為止。
最後,杆端力矩等於固端力矩、分配力矩、傳遞力矩之和。
對於有側移剛架,也可以應用由力矩分配法發展出來的方法計算,如無剪力分配法計算單跨剛架、附加剪力平衡方程的力矩分配法等,但其應用範圍受到限制或不很方便,所以對於一般有側移剛架,常採用迭代法。
2樓:艾纜下鳥樂
力法由位移協調條備凱件列方程;
位移法由靜力平衡條件列方程;
力矩分配法就是位移法的特殊情況。
力法:以廣義力為未知量求解靜不定結構問題的一種方法。由於靜不定結構具有多餘約束,其廣義來知力不能單由平衡條件求出。
位移法:以廣義位移(線位移和角位移)為未知量,求解固體力學問題的一種方法。位移法的思想是法國的c.-l.-m.-h.納維於1826年提出的。
力矩分配法:用一般的力法或位移法分析超靜定結構(見杆繫結構的靜力分析)時,都要建裂滾明立和解算線性方程組。如果未知數目較多,計算工作將相當繁重。
h.克羅斯於1930年在位移法的基礎上,肆告提出了不必解方程組而是逐次逼近的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是什麼?
3樓:桂林先生聊生活
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為基礎的一種數值漸近方法,是美國h.克羅斯於1932年發表的,主要用於杆系剛結結構(如連續梁和剛架)的受力分析
用一般的力法或位移法分析超靜定結構(見杆繫結構的靜力分析)時,都要建立和解算汪慧線性方程組。
如果未知數目較多,計算工作將相當繁重。
h.克羅斯於1930年在位移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必解方程組而是逐次逼近的力矩分配法。它在1930年發表在asce期刊枯陵森,該方法僅考慮彎曲效應,忽略軸向。
和剪下效應。 從20世紀30年代到電腦開始廣泛應用於結構設計和分析中,力矩分佈法是最廣泛應用的方法。
相關原理
根據靜力平衡原理,mo應等於各近端彎矩。
之和,即mo=4i1+3i2+i3,如圖c。杆端發生單位轉角時的近端彎矩稱為該杆的轉沒畝動剛度ki,各杆轉動剛度之和 ∑ki稱為結點o 的轉動剛度。圖中任一杆的近端彎矩可表。
因子 ki/∑ki稱為分配係數。
di。它表明當點o受到mo作用時,i杆所分配到的力矩與該杆轉動剛度ki對結點o轉動剛∑ki的比值有關。由此可知,點o受任一確定的外力矩m作用時,任一杆的近端彎矩為mio=dim;遠端彎矩為mio=cimoi=cidim。
4樓:網友
彎矩分配法是適用於無側移結構的一種漸進解法,通過反覆迭代求解。
還有一種一次彎矩分配法是其解析解法(精確解),通過遞孫圓歸和遞推求解。其公式主要是:
傳遞係數c=');
轉動剛度s=6i/(2-c)
式中s'是遠端約束剛度,對檔凱慧連續梁,就是後一跨的轉動剛度;對無側移框架,就是所有後跨行答的轉動剛度之和。
其實第二種更適合學生,是解析解法,沒有反覆迭代(不會把人搞暈),容易形成固定套路格式,最關鍵的是,培養結構力學概念。
力矩分配法是什麼?
5樓:斌569斌
力矩分配法是一種逐次逼近精確解的計算超靜定結構的方法。
力矩分配法用一般的力法或位移法分析超靜定結構(見杆繫結構的靜力分析)時,都要建立和解算線性方程組。
如果未知數目較多,計算工作將相當繁遲裂重。h.克羅斯。
於1930年在位移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必解方程組而是逐次逼近的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介紹:
力矩分配法的悶旅優點是:物理概念清楚,計算方法可遵循一定的機械步驟迴圈進行,易於掌握。只要求出固端彎矩、分配係數。
及傳遞係數三個要素,以後的計算是迴圈進行單結點力矩分配,總是將約束力矩改號乘分配係數得分配彎矩,再乘傳遞係數向遠端傳遞。
其物理概念是對變形及內力分佈進行區域性調整,經若干迴圈,各結點都達到碼罩閉平衡狀態,即可停止計算。力矩分配法只能適用於無側移問題,但當側移為已知時,只要求出相應的固端彎矩,也同樣可用力矩分配法計算。
力矩分配法,矩陣位移法各適用於什麼情況
6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力矩分配法:以位移法為基礎的一種數值漸近方法,是美國h.克羅斯於1932年發表的,主要用於杆系剛結結構(如連續梁和剛架)的受力分析。
矩陣位移法適用於超靜定和靜定結構,矩陣位移法是在結構力學的計算中,通過採用對結點位移作為基本未知量,進而通過矩陣的形式對各基本引數進行組織,編排,求出未知量的方法。
7樓:欣欣學姐
力矩分配法:適用於無側移鋼架和連續梁。並且主要用於杆系剛結結構(如連續梁和剛架)的受力分析。
矩陣位移法:適用於電子計算機和傳統力學相結合的產物,便於實現計算過程的程式化,既可用於分析梁、鋼架、桁架等平面和空間結構,又可用於分析板、殼的彈性力學問題,具有普遍性。
力矩分配法以位移法為基礎,是一種漸近的數值計算方法。力矩分配法只適用於無側移的剛架和連續梁,但當側移已知時,只要求出相應的固端彎矩,也可以用力矩分配法計算。
矩陣位移法是在結構力學的計算中,通過採用對結點位移作為基本未知量,進而通過矩陣的形式對各基本引數進行組織,編排,求出未知量的方法。
8樓:碎瓊亂玉
力矩分配法適用於連續梁和無結點線位移剛架。
矩陣位移法適用於超靜定和靜定結構。
(結構力學)力矩分配法與位移法聯合應用
已知線位移,只剩兩個轉角未知,先鎖住兩個剛接點,根據形常數不就可知需分配的彎矩了。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易發表網 力矩分配法與位移法的聯合應用 在建築設計中,根據建築使用功能的需要,常將樓板控空作預留孔洞,在層高有限制的大開間樓蓋結構設計中,常將樑格沿孔洞邊佈設成不規整的井字樑。如圖1所示的樓...
教師收入屬於哪種分配方式是按勞分配嗎?但是高中政治書上說按勞分配的範圍是公有制經濟範圍內。)
向日葵 按勞分配。正確的分配方法應把績效工資與工作量和實際貢獻掛勾。即先把績效工資分成兩塊,一塊按工作量分,一塊按實際貢獻分。工作量又分成基本工作量和超工作量。用學校的總課表計算基本工作量,用其它工作計算超工作量。班主任教師完成基本工作量享受班主任津貼,其他人員完成基本工作量享受崗位津貼 農村教師享...
在力矩的知識裡怎麼判斷這個力是使它順時針還是逆時針轉動
可以將力的作用點與轉動軸相連,並將力沿連線方向和垂直連線方向分解,然後判斷此力產生的力矩方向。力對點的矩是力對物體產生繞某 點轉動作用的物理量,等於力作用點位置矢和力矢的向量積。例如,用球鉸鏈固定於o點的物體受瞬時力f的作用,f的作用點為a,r表示a的位置矢,r與f的夾角為 若物體原為靜止,受力f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