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分享社會民生
裝置與牆:gb/t14776---1993《人類工效學 工作茄塵槐崗位尺寸設計原則及其數字》。
裝置與柱:jb7741---1995《金屬切削機床安全要求》。
同時還有以下規定:
1、腳手架。
立杆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兄凱地杆。
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杆固定顫友,高低差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杆軸線到邊坡到邊坡距離不應小於500mm。
2、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線,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於 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於步距的 1/3。
3、滿堂支撐架的可調底座、可調託撐螺桿伸出長度不宜超過300mm,插入立杆內的長度不得小於150mm。
機房裝置距外牆、柱窗距離 是哪個規範
2樓:匿名使用者
填充牆,僅僅是單片牆的長度過長(如超過5公尺)時,需要在中部假設構造柱拉接,或者牆的單層高度交大時,需要在中部高度的位置增設拉接梁(相蠢返當於砌體結構的圈樑)。注意帶仔飢,這裡指的是單片牆長。什麼叫「單片」牆長呢?
就是孤立的一片牆,中間沒有與其垂直的翼緣丁牆作為支撐。所以,對於填充牆中,丁牆和轉角牆實際上是互為戚羨支撐的有利情況,只要支撐段之間的牆體長度沒有超長,是不需要設定構造柱的。但在較高的設防烈度區(如不小於7度),習慣在外牆轉角處沒有主體結構豎向牆柱時(這種情況其實不多),設定構造柱。
機械裝置如多臺車床安裝時,它們之間的距離還有車間通道的大小有規範的要求麼?
3樓:
這個在我印象中好像沒什麼標準,主要看你的實際空間,考慮綠色通道,成品物流,半成品下線,廢屑的排放、物流,工人的操作是否方便,維修是否方便幾方面就可以了!
4樓:網友
那是根據你地區以及車間的設計來規範的,不要擺放走火通道,至於距離是看你是什麼機臺方便操作的距離。
大型機械與牆、柱距離應隔多少公尺
5樓:網友
裝置與牆、柱間距(以活動機件的最大範圍計算);大型≥中型≥小型≥車(來自於裝置佈局)
6樓:曾
一般裝置附帶安裝說明裡有,如沒有就要考慮維修方便,人員通行,佈局考慮了。具體只有根據裝置才知道,20cm,60cm,80cm……
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出自哪本規範
7樓:謝什鬼
雖然圖集上沒有,不過文庫還是可信的,如下圖。
機械裝置與牆柱間的安全距離一般為多少
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你的最終意思是柱子間的框架樑的跨度一般是多少,呵呵也沒有具體的尺寸,4---8公尺的常見。
供回水管間距,與牆柱的相對位置具體要求是什麼?
9樓:網友
供水管道:
1)水平幹管與牆(地溝壁)距離100mm,與梁、柱、裝置等的淨距為50mm。與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淨距不小於500mm,與排水管道交叉時,垂直淨距不小於150mm,當與暖氣管道等熱力管道同時鋪設時,應按暖氣管道靠牆淨距來定。當dn<=32mm時,h>=25mm, 32mm=35mm, 65mm<=dn<100mm時,h=50mm, 100mm2)支管距牆面的淨距一般為25mm(dn<=25mm)
3)水錶外殼距牆淨距為10-30mm
回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牆面間距最小值h為:dn=50mm時,h=50,dn=75mm時,h=70mm, dn=100mm時,h=80mm,dn=125mm時,h=90mm,dn=150mm時,h=90mm, dn=200mm時,h<=130
2)水品橫管中心倒樓板底的間距不得大於300mm3)橫管清掃口和與其垂直的牆面距離不得小於200mm
剪力牆第一根豎向鋼筋離暗柱的距離的規定是多少,第一道水平筋距離板面是多少
大陶學長 剪力牆根部第一道水平筋,水平筋起步間距1 2間距,按間距的1 2及s 2起步計算。按間距的1 2及s 2起步計算。但是下面的豎向分佈筋間距小於等於200 間距的1 2,無論它是小於或大於。第一根豎向鋼筋在距離暗柱邊緣一個佈置間距處開始佈置 第一根水平鋼筋在距離地面 基礎頂面 50mm處開始...
剪力牆與柱間的豎向筋起步間距是多少
距離,為牆身豎向筋間距的1 2 新型模板支撐體系板底模 模板跨度 2.0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 時方可拆模 跨度2.0 m 8.0 m 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 時方可拆模 對於梁,拱殼跨度 8.0 m 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 跨度大於8.0 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
弱電裝置使用 地插與牆插哪種比較好?為什麼
屈指彈天 你說的品牌還是功能啊 牆插 防塵 易安裝 免打模組 插接 3m等 明顯標識 地插 防水 易彈起 易安裝 支架材質 開關是否順利撥動 還有就是目前的地插都是模組化的組合,是否可以滿足不同的模組插接及插接配合的好壞也是地插的重要指標。希望對你有幫助。 辦公室 住家一般是使用牆插。可以說,房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