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找出真實的自我,怎樣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時間 2021-10-27 20:26:49

1樓:在八寶山摸牌的杉木

這個我認為應該挺簡單的吧,真實的自我,你每天做好你自己不要與虛偽,要擺正你自己的位置,你是做什麼的就是做什麼的,這樣我因為就很真實啊。

2樓:愛幸福分享

二、 保持「清心」

在面臨人生的各種經驗時,到底如何才能與佛神相遇呢?

在《聖經》中,記載著明確的方法,那是一段耶穌在山上對信徒的聖訓。

耶穌清楚地對信徒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這一句話,是耶穌**直接了當、毫不掩飾所講的話,更是**徒長久以來的精神支柱。

「只要是清心之時,就能與神相遇,耶穌是這麼說的。只要謹守這個信條,即使跌落地獄,也必定會與神相遇。」

**徒們憑藉這股信念,度過了幾百年、幾千年的歲月。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這段耶穌**的話,說明了一切。

我曾說過透過反省,去除掉心中的烏雲時,天上界的光芒就會照射於心,進而心靈就能和四次元以上的世界溝通,也能與守護靈、指導靈對話。在理論上絕對是如此,耶穌**早在兩千年前,在以色列如此教導著每個人。

其實「反省的瞑想」,和耶穌所說的「清心」是相同道理,只要保持清心,就能累積許多神祕的體驗。

到底如何使自己清心呢?首先,必須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反省自己是否抱持著不為佛神所喜悅的思想?對於自己不正的行為,是否深深地道歉、懺悔?這就是所謂的清心。

每個人都擁有各自的人生觀,並各自認為自己的人生觀,是正確無誤的。但是真正具備「清心」想法的人,到底有多少呢?我必須很直率的說,一百個人當中,或許連一個人也沒有。

不妨試著問問身旁路過的人,「你認為自己是清心生活的嗎?」回答「是」的人必定很少,或許恰巧問到做完週日禮拜的**徒會回答「沒錯」。然而,那只是在儀式或集會中會這麼想,在一般生活起居中就未必如此了。

所以,我必須提醒大家,唯有「清心」,讓心境越來越清明、清澈。在清心當中,才能得到寶貴的神祕體驗,才能真正感覺到佛神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偉大的奇蹟。

三、 與自我表現慾望的戰鬥

關於「清心」,還必須從另一個角度去**。

現在聚集於「幸福科學」的人,一定是以成為菩薩為目標,如此自覺,是讓各位一步一步往更高目標邁進的原動力。

但是在這不斷前進當中,必定會出現魔境,所謂「增上慢」的魔境。許多優秀的修行者之所以墮落的原因,都是因為「增上慢」所致。所謂「增上慢」,就是自己獲得外在讚美、獎賞時,未能謙虛以對並繼續努力,卻相反的認為「這是當然的,我本來就能獲這麼多的好評,我本來就應該受到這般的待遇。

」甚至自負地認為「不,這還不夠,我應該獲得更多的讚賞。」這就是所謂的增上慢。

其實,越是肩負崇高的使命、越是身居上位,就越應該每日檢視己心、謙虛處世,方能稱為有器量。切記,絕對不可汲汲於小成、小利。

換句話來形容的話,這可以說是和自我表現慾望的戰鬥。所謂「自我表現欲」,就是極盡所能地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存在,讓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付出,只為了想聽到人家稱讚「你真是優秀啊!」

然而,追求成功亦是人類的本質。在追求成功的野心之中,也存有潔淨。如果缺乏這種追求成功的野心,文化及文明也不會存在。

世界之所以有文化、文明,就是因為在其深處有著人類想要成功的野心,或是說有著想要追求更高理想的信念。

但是,為何從佛法真理的角度來看,自我表現欲會變成問題呢?因為這種慾望終究是想降低對方的地位,提高自己的地位。對於意圖居高臨下的人來說,如果他人比自己優秀的話,就會感覺到自己好像很悲慘,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被剝奪了。

這是一種沉浸在相對觀念之中,並遠離絕對幸福、絕對皈依與信仰的心境,最後必定會切斷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甚至出現不希望他人幸福的念頭。這就是具有強烈自我表現慾望的人的本質,只想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讚美,而這種希望奪取更多關愛的心情,儼然就像是精神上的吸血鬼。

本來,施愛就是一條修行之路,沒有那種「奪愛」的修行的。你可以在這條大路旁種植玫

瑰,但將玫瑰摘下就不是修行者應做的事了。然而,具有強烈自我表現慾望的人,就是會將玫瑰摘下,並且裝飾在自己胸前。

呼應佛神之心的生存之道是,在沒有花開的地方灑下種子、埋下球根,並讓它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即便灑下種子的自己,無法親眼看到花朵綻放,只能供後人觀賞,仍會持續不斷地默默播種,這就是擁有信仰之人的真正姿態。這沒有半點的自我表現慾望。

不妨仔細想想,你要當一個摘花裝飾自己的人,還是當一個為後人播種的人呢?

四、 自卑感與愛

在自我表現慾望的深處,其實隱含著某種程度的「自卑感」。

不管是誰,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而具有強烈自卑感的人,可以分成兩個種類:一種是因為自卑感導致自己不幸的人,另一種是因為自卑感產生補償作用,將自卑感當成是一個彈簧、跳板,讓自己產生向前走的動力。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自卑感終究會造成內心受傷,並且內心惶惶不得安穩。正因如此,具有自卑感的人,比平常人更渴望得到愛,因為愛是百病的良藥、是**傷心的湧泉。

愛,有所謂的平等心,所有的人都被賦予同等的愛。愛的本質,就是發掘出隱藏在萬物中的光芒,不管是多小的昆蟲、花朵,或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愛都能發掘出隱藏其中的光輝神性。

愛,雖然非與生俱來,卻能消除後天產生的的自卑感。每個人都必須瞭解,「自卑感」是不為他人所接受的心境,而「愛」是想要付出的心境。自卑感的本質就是,不被他人接受時的心情、感受不到他人的愛的心情。

相對於此,愛就是想要付出的心境。真正的愛是施愛,是持續不斷付出的愛,是無償的愛。或許有人因自卑感而苦,那是因為一直想要得到他人的愛,務必重新調整自己的思考,想想施愛的重要、無償的愛的重要。

「自己付出這麼多,能獲如此評價是理所當然的」、「自己犧牲了這麼多,贏得他人的愛也是應該的」,如果內心擁有這種想法,一定要有所改變。

愛,在本質上,是不斷付出、不求回報的行為,這是一種即便看不到花開,也會不斷播下種子的行為。

因此,看看周遭有多少因自卑感而苦惱的人,想想自己是否也是其中一員,每個人務必要發現愛的重要。何況,越是被自卑感所傷,就越要知道此世當中的愛,尚且不足。

請務必持續不斷地播下種子、種下球根,這當中隱藏了無償的愛的本質。

絕不可奢求有所回報,一旦湧現想要回報的心情時,愛就即將消失,種子、球根隨即枯死。

五、 信仰的原點

最後,我們來談談關於信仰的原點。

信仰的原點中,必須具備自己尚未成熟的自覺。或許,那些自認為了不起、滿足於現況的人,是沒有信仰的。

事實上,每個人試著重新檢視自己的話,一定會發現尚未成熟、尚待加強之處。

這就是人向高處發展、追求理想的力量,這也可以說是信仰的原動力。

人越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越應該朝向獨一無二的佛愛邁進。佛即是理想,朝向理想邁進,就等同朝向佛邁進。

換句話說,信仰的原點,就是謙虛地看待自己,謹慎地從中找到一條通往佛的大道。

此時,即便發覺自己一無是處、不能為人所依賴,即便是充滿了自卑感、焦躁不安,千萬不要忘記,自己也是佛所創造的,擁有與佛相同的本質。信仰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人找回原來的自己,讓人能往更偉大的理想努力。

每個人的理想,必須符合佛的理想,這理想即是佛的理想,佛即是自己的理想,以這種模式思考是很重要的。

當自知不足時,就會湧現追求完整的意欲,這意欲即是信仰的原動力,更是讓自己積極向上的無形力量。

希望各位勿忘記這朝向佛境前進的信仰原點,每日清心,每日都朝佛境邁進。

怎樣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3樓:灝涳漸瀚

每個人都有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就正常人而言,二者是有機聯絡在一起的:現實自我決定了個體如何選擇理想自我,而理想自我又給現實自我的發展提供指導和動力。

但在神經症患者那裡,二者的關係卻與此迥然不同。霍妮指出,由於父母不適當的對待方式,如前面提到的冷漠、拒斥、敵意和羞辱等等造成了個人對自己現實的自我產生歪曲的印象和負面的估價,現實的自我是低下的、被人瞧不起的;相反,理想的自我是完美的、能夠被接受認可的。理想自我決不會是那個可鄙的現實自我的延伸,而毋寧說是對現實自我的擺脫。

這樣,一端是不值一錢、猥瑣齷齪的現實自我;另一端則是儘管美好但卻不著實際、幻想味十足的理想自我。既然現實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有天壤之別,神經症患者勢必傾全力把自己的活動方式指向理想的自我。於是,虛無縹緲的理想自我支配一切,成了發號施令的“暴君”。

霍妮稱之為“專橫的必須”。她詳致地描述了這種異化的狀態:“成為這個理想的自我是一切的一切……他必須極其誠實,極其慷慨,極其體諒,極其公正,極為端莊,極有勇氣和大公無私;他必須是個完美的情人,完美的丈夫,完美的教師;他必須能忍受每一件事情,必須喜愛每個人,必須愛他的父母,必須愛他的妻子,必須愛他的國家,或者他必須不愛慕任何事情或任何人,什麼東西都必須與他無關,他必須從來也沒有受傷害的感覺,始終保持安詳和沉著。

他必須總能獲得生活的快樂,或者,他必須超脫享受與快樂,他必須神態自若,必須控制自己的感情,他必須見多識廣,必須有超人的理解力,必須能預見萬事萬物。他必須能解決自己的和別人的每一個問題。他必須在面對困難時總能有效地處理,他必須從不感到疲倦和從不生病,他必須總能找到工作,他必須在一小時內完成

二、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任務。”

4樓:紐崔萊1李琳

自信。找到自信自然就可以找到真實不虛偽的自己。

怎樣才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怎樣才能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雷天羽 鏡子裡是看不到真實的自己的,有研究表明,人在照鏡子的時候,會進行 腦補 即大腦會自動彌補一些相貌缺陷,你看到的自己總是比別人看到的自己更 美 一些。當然,鏡子表面不平 不光滑 有汙漬 光源不好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你照鏡子的效果,如果是這些因素影響了你照鏡子,那麼,選購一塊平整的鏡子 把鏡子擦...

怎樣才能找到快樂,怎樣才能找到夢想?

多與人接觸,多到戶外,多運動,多與父母交流.對自己好點啊,對別人寬容點,就可以快樂了 主要是沒有找到自己的目標。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讓自己不順心的事情 不要刻意的去想讓你不開心的事情 要學會堅強的去面對困難 難過時不要呆在家裡 因為在家不接觸外界事物是難以開朗起來的 平日沒事外出走走。有空出去即使不社交...

怎樣才能找出這個人

是老師吧!很有這樣的可能性!找這個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指紋,但是你一定做不到。我有個辦法找這個人,你去做一定行。第一步,就是你設法對這封信指出的內容作出改變,比方說,你可以多說話,多幫助後進生,讓自己更男人一些。做這些事兒的時候盡量讓你們班每個人都能看見。第二步,做到每天都第乙個進班,然後最後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