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什麼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何解決?

時間 2021-05-06 07:16:07

1樓:咯咯嗒

因為如果自己是當局者的話就不能很客觀的從各個角度看問題 總會帶有一些個人色彩 而且很容易鑽進自己的空子裡出不來 而旁觀者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了 而且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

2樓:dororo新一

注意力高度集中,先入為主,導致發現不了一些細節,推理不出原有的問題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旁邊的人看當事人 能夠看別人的問題很透徹 條理很清晰

但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就跟你看到的那人迷茫 慌張的樣子

是一樣 我們都是凡人

4樓:匿名使用者

打個比方,下棋,永遠都是旁人知道你怎麼走會將軍,怎麼走回翻盤,而自己很難反應過來,你只知道對手的破綻,且不知道自己的破綻。故曰:人生如棋

為什麼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何解決?

5樓:匿名使用者

4、有時候,人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詩「 , 」,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這是說,廬山橫看就成了嶺,從側面看又成了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各呈現不同的姿態。

人們之所以不認識廬山的真面目,就因為自己就處在廬山之中。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的多姿多型,氣象萬千;後兩句包含著「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前後自然聯絡,渾然一體,不管作者的主觀意圖如何,我們都可以從這首詩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如觀察事物,既要深入其內,又要出於其外,這樣才能對事物有全面的了解。 ——《簡明文學知識辭典》354至355頁,甘肅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為什麼很多人會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呢?

6樓:消散_消散

因為當局者是按第一人稱視角,也就是從自己看到的事物上思考問題,旁觀者可以看到雙方的情況,可以考慮兩方各自的思考想法,所以比較全面一點,旁觀者清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說很多正處於某種事情當中的人往往只關注事情的表面缺忽略了事情的本質,而那些局外人卻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8樓:想和你

因為在遇到事情時很多人心態都會不一樣。處理事情或者什麼的因為關係到自己所以會有所不一樣。所以才說旁觀者清

9樓:萌系美小年

當局者考慮問題總喜歡把事情往自己期望的方向上想,總是只關注自己想關注的細節,所以判斷會有誤差。旁觀者看到的是整個事件的過程,做出的判斷是不帶個人感**彩的,所以更客觀。

10樓:90後_小爸爸

屋外下著小雨,沒有一點聲音,你在屋裡能聽到嗎!當局者是屋裡的人,旁觀者是門外的人!即使雨在校他也能知道

11樓:注意僅供參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車開的再好也沒有在車外看的清楚。

12樓:

就像走迷宮,你看不到路,但是外面的人很容易看清

13樓:幽幽丹丹

不識盧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14樓:天啊地啊我太

好像是有乙個古人說的

15樓:三味學堂

古話說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為什麼都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16樓:拻姑娘

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指這是一種容易發生的現象,並不是說,當局者就一定迷,旁觀者就一定清。

當局者迷時,會陷入其中,喪失綜合思維,視野變窄。這樣,就會只注意到了區域性的利益,太關注個別的目標等等,所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都是其表現形式。這樣的情形,哪怕是在智者身上,也會發生。

而旁觀者,相對超脫,則能一眼看清。這就好比,當局者在河中游泳,不知道前面有旋渦,而在岸上的旁觀者,哪怕他連游泳都不會,卻能在高處,一眼就看出危險一樣。

避免的方法是,當局者在其中時,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綜合思維,時不時冷靜一下,想想需要關照到的各個方面,然後審時度勢,當進則進,當退則退,事先謀劃好幾條關鍵的紅線,不可超越,就會比較好一些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特別是感情的事

女的大多數,感性,不能理智考慮感情方面的事

所以當者局迷

為何古人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18樓:喬見萱寶

因為確實是這樣的,當局者迷, 如果你身處這個是非之中,你可能會迷失自己,找不到問題解決方法,如果你是旁觀者的話,你就可以客觀的縱觀全域性。

19樓:貓魚酒

因為如果自己是當局者的話,就不能很客觀的從各個角度看問題,總會帶有一些個人色彩,而且很容易鑽進自己的空子裡出不來,而旁觀者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了,而且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 。

20樓:旭子講科學

因為當局者往往深陷在發生的事當中,會被自我利益迷失。而外人並不會。

為什麼說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1樓:粗糧稀飯

是因為當你陷入某一些事情裡時,你會因為各種原因或者侷限性,分不清,而旁觀者清嘛者,由於不在局中所以看的清楚些,有詩為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比如當局是電視劇集中的某某,旁觀者是看電視的人(從頭追到尾)你覺得呢

22樓:葉青斂

因為、人在頭腦不冷靜的情況下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定。不管什麼真理在情緒的唆使下都會顯得不堪一擊。

當局者迷時,會陷入其中,喪失綜合思維,視野變窄。這樣,就會只注意到了區域性的利益,太關注個別的目標等等,所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都是其表現形式。這樣的情形,那怕是在智者身上,也會發生。

而旁觀者,相對超脫,則能一眼看清。這就好比,當局者在河中游泳,不知道前面有旋渦,而在岸上的旁觀者,那怕他連游泳都不會,卻能在高處,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危險。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什麼意思?

23樓:匿名使用者

當事人被碰到的復事情搞糊塗了,制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

基本釋義: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塗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 處:《舊唐書·元行衝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造句:1、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如今只考慮了個人得失,那麼職工利益誰來管?

2、我們要牢記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古語,在處理任何事情時,都不要忽視別人的意見。

3、常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旁觀者未必都清。

4、古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這個局外人的意見倒是很值得考慮的。

5、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就聽我說個建議好不好?

24樓:落寒悠悠

當事者往往對利害得失考慮的太多,看問題反而糊塗。旁觀的人由於冷靜,客觀,卻看得清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5樓:不知去向

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的人看得清楚。

26樓:哈u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

清:清楚,明白。

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

反而不及旁觀的人看得清楚。

為什麼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7樓:小情緒灬灬

旁觀者可以站在兩個立場上看事情,而當局者只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28樓:快心人間

1: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清:清楚,明白。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的人看得清楚。

希望能幫到你。。。

29樓:黎其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與旁觀者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也自然不同。當然,任何規律都有它的侷限性(除了套邏輯)。

所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對的;但在一般情況下,還是適用的。

30樓:匿名使用者

當局者看圓心點,旁觀者看整個圓

31樓:不是yr信不信

因為當事人往往會犯迷糊

32樓:白漁愛漫

局裡會被感情左右,會主觀的認為不會這樣

為什麼我國當局者要大量持有美國和日本國兩國國債 這債還會還麼 不還會怎樣

1,首先樓主要理解 債券 的本質。所謂 債券 在本質上也是一種貨幣。在特定環境下,具有貨幣的一切屬性。2,為什麼美國要發行債券?因為乙個國家發行的貨幣是需要維持在一定範圍的,過多過少都會造成金融秩序紊亂,導致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所以,當乙個國家需要回流市面上流通貨幣時,可以用債券的形式換回貨幣。3,...

詩句什麼與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接近

布吉島該叫啥 1 題西林壁 宋代 蘇軾 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譯文 從側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處 近處 高處 低處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2 登飛來峰 宋代 王安石 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蘇軾的詩句什麼說明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樸素的道理

簫灑舞劍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賞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 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