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政策,國家對留守兒童有哪些政策

時間 2021-10-14 22:16:39

1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形成了乙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後,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農村),他們被稱為留守兒童。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佔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飢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據2023年五普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00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

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一是監護不力,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據統計,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侷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

家庭和學校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及初中教育的在學率都低於正常家庭兒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進入初中階段以後,留守兒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歲留守兒童的在校率僅為88%。

二是缺乏撫慰,身心健康令人堪憂。據西部某勞務輸出大省在一縣域內的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訊頻率月均不足1次。

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為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範、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項調查顯示,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

4%覺得自己受歧視,9.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北方某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佔比例已高達20%。

三是疏於照顧,人身安全不容忽視。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物件。公安部門統計資料顯示,被拐賣兒童群體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是留守兒童。

女孩受到**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幫助,極易釀成嚴重後果。

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程序和勞動力轉移產生,並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係到未來人口素質和勞動力的培育,關係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也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就必須從法律、制度層面整體地加以考慮和解決。

2樓:匿名使用者

留守兒童已成為乙個龐大的群體了。多出現在農村,父母為了生計 去大城市打工,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讓老人來照顧生活。主要就是工業化 城鎮化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導致了大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勞動力聚集的病態

國家對留守兒童有哪些政策

3樓:心善路寬如意

也許國家給了很多好的政策,到了下面什麼都沒有,我們這裡的村幹部穿著關愛留守兒童的衣服,又是寫又是問的,拍了一些和孩子作秀的**,一年統計兩次,卻沒有任何的關愛的舉動,我就是想說,這些下面的混蛋村幹部,借各種理由騙取國家的補助資金,難道就沒人調查調查嗎?

4樓:丨菰雲丨

國家政策是在増加留守兒童數量,如果國家真想解決留守兒童數量就直接放開戶籍政策,外來務工子女在哪務工就可以在哪讀書,關鍵上面的權貴階級捨得嗎

5樓:析音韻

解決大人的工作問題,就不會出現留守兒童

6樓:朋全

在我們的周圍有這樣乙個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和智慧型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的子女卻留在了農村家裡,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成為兒童中乙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乙個突出的社會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乙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

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者與上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23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

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

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佔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飢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公升級為打架鬥毆。

編輯本段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據2023年五普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00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

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一是監護不力,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據統計,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侷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

家庭和學校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及初中教育的在學率都低於正常家庭兒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進入初中階段以後,留守兒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歲留守兒童的在校率僅為88%。 二是缺乏撫慰,身心健康令人堪憂。

據西部某勞務輸出大省在一縣域內的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訊頻率月均不足1次。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為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範、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

南方沿海某省一項調查顯示,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4%覺得自己受歧視,9.

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北方某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佔比例已高達20%。 三是疏於照顧,人身安全不容忽視。

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物件。公安部門統計資料顯示,被拐賣兒童群體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是留守兒童。女孩受到**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幫助,極易釀成嚴重後果。

1.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使留守兒童無法象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

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鬱,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使他們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社會都經常出現一些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2.

學習問題 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對留守兒童學習方面的幫助和監督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減除了,使孩子在學習方面處於一種無人過問的狀況。學好了,沒人誇;學壞了,無人罵。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學習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於是其行為開始出現偏差,各種超越道德、規則的行為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加上監護人本身對孩子親情缺失狀況的同情,於是在孩子行為稍有出格的時候也不會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離健康發展軌道的方向上越走越遠。缺乏管教引發行為失範甚至越軌,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極為普遍。

3.生活問題 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特別是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兒童,其生活狀況是不容樂觀的。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拋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為家庭務農的收入無法讓自己的家庭過上穩定的生活,否則如果有一點辦法,他們都會想法設法與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徵。

雖然他們出去打工可以掙到一些錢,但其付出與收入相比依然是極不平衡的,有時因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掙到的錢還不能及時拿到手,所以他們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節儉的。父母離開後,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在節儉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表現在飲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飽就行了。兒童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期,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城市兒童,是備受父母及親友呵護的,而農村留守兒童只能在極度節儉的狀態下過著維持溫飽的生活。這些兒童在生病的時候,也往往沒有能力和條件去醫院救治,只能採取一些簡單的、傳統的方法**,或者乾脆硬「扛」。 另外,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農業被稱為「老弱病殘」農業。

優秀的勞動力大部分都離開鄉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殘成了農業的主要勞動力。留守兒童在其稍有一點力氣的時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勞動者的隊伍中去,即使他們不去幹那些高強度的體力活,也要承擔各種家務勞動。過早的分擔家庭負擔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的影響也極大。

4.社會關愛不足問題 家庭溫暖的缺失使留守兒童心理方面產生了很大的變異,他們多在性格方面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抑鬱和孤僻,很難融入正常的同齡人群體。加之,目前農村的社會活動和人際關係基本上是以家庭和親緣關係為紐帶的,對於自己家庭及親緣關係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難處境,他們雖有同情的態度,卻也無可奈何。

於是留守兒童們在既得不到家庭溫暖,有得不到社會關愛的情況下,只能靠自己對生活及社會的理解生活並發展自己,於是道德滑坡、學習偏差、心理缺失等現象在他們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現可。 從上面的簡單說明我們可以看到,出現在農村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已經不是個別人的問題了,而是關係到乙個人數達2300多萬的群體的問題了,而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他們都是農村的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使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未來的新農村建設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滿意請採納

如何處理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200

北大金李 我國的寄宿學校制度很好的培養了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而這正是留守兒童所欠缺的。我想,我們是否可以建設一些公益性寄宿制學校,為留守兒童提供第二個家。 我覺得只要條件允許,還是父母帶著孩子在身邊比較好.哪怕苦些累些.孩子的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教育,心理方面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全...

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原因

一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因為中國的城鄉經濟發展差距較大,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因此會產生很多由欠發達地區到發達地區的勞動力流動,而這些勞動力集中在青壯年群體上,他們又無法負擔起發達地區較高的生活和教育成本。許多孩子只能留在老家,因此產生許多留守兒童。...

當今世界存在哪些問題需要聯合國解決

兄弟.聯合國如同虛設.人類本質就是 弱肉強食 聯合國 不是乙個國家 沒有兵力和經濟 只不過是大家籤的乙個合同 沒有實權.任何乙個國家 梵蒂岡.美國.中國.日本.英法.只要你國力和向心力強大 那麼聯合國就是你家開的 各位同僚 本人山東濰坊的 同意的加我 911759453 說明 聯合國在處理國際問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