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什麼朝代的古都,大同是哪個朝代的古都

時間 2021-10-20 13:34:54

1樓:匿名使用者

永嘉四年(310)晉幷州牧劉琨,以拓跋猗盧有救援之功,上書晉懷帝,請封鮮卑拓跋猗盧為代公。建興元年(313)拓跋猗盧定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為北都,修秦漢故平城為南都,平城復還故治,屬代國。此為大同建都之始,後歷經北魏代京,遼,金,元西京,大同共426年建都史。

2樓:磊磊

北魏代京,遼,金,元西京,大同共426年建都史。

3樓:匿名使用者

平城 即今山西大同市。秦置縣,治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古城。西漢初高祖親率大軍迎擊入侵匈奴,被圍於城東白登山。

東漢末年移治今代縣東。北魏前期建都於此。唐置雲中縣。

遼析雲中縣置大同縣。遼、金兩代為陪都,稱西京。元、明、清三代為大同路、府治。

2023年由大同縣析置大同市。

4樓:雞飛蛋打半兵衛

北魏前期,即孝文帝遷都之前

5樓:匿名使用者

兩晉大同北部為鮮卑族領地,南部為雁門郡地,其時郡已遷至廣武(今代州西10公里),屬縣有:廣武、崞、汪陶、平城(今代縣東)、俊人、繁峙、原平、馬邑。永嘉四年(310)晉幷州牧劉琨,以拓跋猗盧有救援之功,上書晉懷帝,請封鮮卑拓跋猗盧為代公。

建興元年(313)拓跋猗盧定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為北都,修秦漢故平城為南都,平城復還故治,屬代國。此為大同建都之始,後歷經北魏代京,遼,金,元西京,大同共426年建都史。

大同是哪個朝代的古都

6樓:墨遙夜

大同南北朝時期 北魏都城、遼金陪都

也有人稱其 三朝古都

大同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華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國家重能源基地,國際較有影響力城市素有“中國雕塑之都”,“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7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大同古稱平城,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遷都平城,從此建都97年。

8樓:魏之風

北魏。但是,北魏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9樓:

漢代諸侯國代國都城,北魏都城(孝文帝遷都前),遼朝金朝陪都(副都城)

古都大同.歷史上都做過哪些王朝的都城

10樓:匿名使用者

大同南北朝時期 北魏都城、遼金陪都 也有人稱其 三朝古都 代國,北魏,遼代,金代,元代西京10年

大同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華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國家重能源基地,國際較有影響力城市素有“中國雕塑之都”,“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11樓:星曦戀歌

據我所知,北魏定都大同

山西大同是哪朝都城?

12樓:花琳

據《史記·匈奴傳》記載,自秦代開始,即在大同城西的十里河谷修建了武周寒,並“築城武周塞內,以備胡”。又據《大同縣志》記載:“洎元魏建都創設宮闕,遼、金復置陪都,民物日繁,規制愈廣,屹然為全晉一重鎮。

”所以,遠在公元前三世紀的秦代,大同便已開始建城;五世紀時,北魏又建都於此。以後,遼、金也都以此作為陪都進行了建設。到明時,大同被列為全國“九邊”之一。

歷史上對大同的形成做出最大貢獻的朝代當首推北魏,次則遼、金、明、清。而今日的大同市則是古代大同的繼續和發展。

北魏為鮮卑族拓跋氏所建。公元386年,拓跋(王圭)建立北魏,並於398年自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遷都於平城(今大同市)。從此,大同作為北魏的都城至孝文帝遷都洛陽為止,共歷六帝七世,凡九十六年,一直是當時中國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中心,同時也是全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北魏前期的都城,是在漢代平城的西面新建,經擴建而成的。首先,是在天興二年(公元399年),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驅使俘獲的九萬餘高車族人,大興土木,營造寬廣數十里的鹿苑,並且引水分成三渠流入宮城。同年八月,又仿效西安,增開了十二個城門,每面三門。

接著,天賜三年(公元406年)六月,拓跋(王圭)再次擴建平城,修築了一座由市(街市)、裡(古代一種居民組織,先秦以二十五家為裡)組成的面積約二十平方里的“外城”。

泰常七年(公元422年),明元帝拓跋嗣又“築平城外廓,週迴三十二里”。新建廓城“繞宮城南,悉築為坊”(坊即城中的住宅區)。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孝文帝元巨集又一次“新作諸門”。至此,北魏初期的都城 —— 平城,就成為由“宮城”、“外城”、“廓城”三部分組成的一座規模巨集大的城市。

關於北魏城垣的具體位置,史書無詳細記載,也未發現更多的可靠遺蹟。僅據《水經注》,平城距“白登臺十七裡,”“距白登山七裡”和唐人張嵩《雲中古城賦》“因方山以列榭,按長城以為窟(指宮城)”,“元沼泓巨集(水勢迴旋的大水池)湧其後,白樓(山截)(山奧)(高峻的樣子)興其前”的記述,以及其它文獻、實物資料推斷,北魏平城的大致地理位置,應在白登山以西、方山以南、外長城環抱之中。其外城之餘垣當在自登山西麓以西3.5公里處的御河東岸;北垣的東半部與“宮城”的南垣相展合;南垣可達今市區的北部;西垣在今市區西北約

五、六公里的山西省化工廠、上下皇莊、安家小村一川。繞於宮城南山的廓城,其南垣應在今市區迎賓路以北。而皇室居住的宮城,當在距今市區中心五公里處的百馬城和舊火車站東站一帶。

北魏平城的北垣很可能是依山而築,由東向西再逐漸向南斜去;西垣、南垣也受其影響呈傾斜形。儘管平城的外廓是一個不太規則的方形,但位於它東北部的宮城卻十分規整,清時仍然屹立在北關外的雙闕,對能就是宮城的前大門。

北魏平城的內牆與外廓牆皆為土牆,系夯築而成。每面城牆闢有若干城門,城門之上建有巍峨壯觀的城樓。據《南齊書·魏虜傳》推斷,這時在平城城牆的四角,都建起了角樓。

高大雄偉的城樓、角樓與皇宮中金碧輝煌、高聳挺拔的殿、臺、樓、閣遙相輝映,使這座塞上都城顯行分外巨集麗。城內街道四通八達,有被劃分成“坊”的一片片居民住宅區;有熙熙攘攘的手工業和商業的“裡”、“市”。另外還有“屈徑”“西廓內”的碧波流水,以及沿著兩岸營建的高聳樓堂和綺麗多姿的人工園林,將平城點綴得十分秀美迷人。

唐代呂令問在《雲中古城賦》中說:“池桑乾之水,苑秦城之牆,百堵齊矗,九衢相望。”決非是誇大之詞。

北魏皇宮建於城東北部,是皇室和主要宮殿的所在地。從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遷都這裡之後,即開始了“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先後辛苦經營了

八、九十年,直至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還一直在大力營建之中。其中見於史籍記載的皇宮之內所建的宮殿樓堂就有二十八所,花園池亭九處。在這些宮殿樓堂之中,西宮、東宮、北宮為諸宮之最,是北魏皇宮的主要宮室;天文殿、永安殿、太華殿、安樂殿為諸殿之首,是魏初數代皇帝接受大臣朝見的主要殿宇,也是當時平城最巨集大和壯觀的建築群。

至於其建築的精美程度和風貌,我們只要從雲崗石雕中高聳的重樓,華麗的殿堂,以及多邊形的塔柱之上,就完全可以想見其一斑了。

北魏皇室的主要御花園,當首推華林園、永興園。作為皇家主要遊獵場所的鹿苑(包括東宛、西苑、北苑)則更是一座規模巨集大、建築豪華的園林。它是一處西起雷公山,東包採掠、白登山,方圓數百里的園林。

苑內殿宇林立,亭榭參差,松柏參天,迷禽暗日,幽境曲橋,峰迴路轉,靈山秀水,美不勝收。苑中的採掠山為遊獵區,上建“虎圈”並散有許多異獸珍禽;白登山為祭祀區,上有太祖道武廟,昭成、獻明廟;方山為佛事活動和遊覽區,上有方山石窟、方山宮、永固陵、萬年堂、思遠佛寺和永固石室等。御河、萬泉河、開山口河等穿苑而過,自然形成或人工修建了許多大小湖池。

其中以方山下的靈泉池以及人工修建的魚池最著名。靈泉池旁建有靈泉宮,是一處規模很大的皇家行宮,朝廷中許多重要的慶祝活動都是在這裡舉行。另外在鹿苑的西山還開鑿了鹿野苑石窟,與其附近的崇光宮組成一組建築,是獻文帝禪位後的居住和坐禪之地。

根據“左祖右社”的舊制,北魏王朝把太廟建立在皇宮南面的左側,而其右側則建祭祀社稷的方壇,名曰“社稷壇”。在城的東部繼有北魏最高的學府——太學。在城的東南隅,建有全城的最高建築物——永寧寺塔。

這是一座高達百餘米的七級浮圖。風吹鐸鈴,聲聞十里,時為“天下第一”。北魏王公貴族、達官顯宦的府邸多建於皇宮南面附近,他們不僅擁有豪華的住宅和大重的財富,而且還擁有數量可觀的私有奴隸,即所謂“生口”。

以拓跋氏為代表的皇室、貴族、官宦等,是這座城市乃至全國的統治層。一般居民住宅區和手工業、商業區,則集中在城南。

當時,平城的人口很多,在城市和京畿地區,即東至代郡(今大同縣東),西極善無(今右玉縣南)、南極陰館(今山西代縣西北)、北盡參合(今左雲縣北),共居住著漢、鮮卑、匈奴、羯、氐、高車、羌、賓、柔然、高麗等十幾個民族的人民約一百餘萬。這眾多的人口,多是北魏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全同各地的控制,防止所征服的各國的復辟,而將他們先後從全國各地大批遷徙而來的。其中,僅根據《魏書·本紀》記載,從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開始,大的遷徙就有這樣幾次:

天興元年(公元398年)正月,拓跋(王圭)攻(阝舀)鄴城(在今河北臨漳縣北)以後,將太行山以東六州的官吏、百姓以及徒何(鮮卑段氏)、高麗等和能工巧匠十萬餘人遷於平城。

泰常三年(公元418年)將冀州、定州、幽州三州的徒何遷於平城。

太延四年(公元439年)冬十月,將涼州三萬餘家遷於平城。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將長安城內的能工巧匠二千餘家遷於平城。

正平元年(公元451年)將在戰爭中投降的五萬餘家分別安置在平城附近。

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四月,將徐州、兗州一帶的“反民”三萬餘人遷於平城。

幾次大量移民,不僅使北魏京城的人口驟增數十萬,而且也薈萃了各種各樣的人才,促進了京城各行各業的發展,和中國北方各民族的迅速融合,併為建設一座巨集麗壯觀的京城提供了人力、智力和技術條件。

此時的大同,不僅人煙稠密,市井繁華,而且經濟也相當發達。據《南齊書·魏虜傳》和其它一些的史料記載,隨著京城的建立與擴大,農業和城市內部不可缺少的“鐵作、木作、紡織、釀酒”等手工業也很快發展起來。另外,鑄銅、制銅、首飾等手工藝品也很繁盛。

特別是銅器工藝,除了一般的鑄、制以外,進而還能冷打、熱打、烘打,不但能夠製造尋常銅器,而且能製造工藝水準相當高的響銅和銅樂。其中,銅駝鈴便是遐邇聞名的產品,不僅形制精巧,而且音色悅耳寬遠,傳及數裡,因而暢銷於內蒙及西北各地。銀礦開採業也有了發展,城東郊的白登山便是當時全國主要的產銀地之一。

隨著農業、礦工業的發展,大同的商業也逐步發達起來,並且.很快成了一座繁華競逐的**城。來自西域和中亞細亞一帶的龜茲、烏孫、鄯善、悅般、破洛那和來自東北地區的契丹、高麗等國的使者和商人也往來不絕,更增添了這座城市的繁華景象。

由於北魏初期的幾代皇帝大都崇尚佛教;又於公元439年將俘掠的涼州(甘肅黃河以西地區)僧徒三千餘人、宗族吏民三萬戶遷徙於此,這就為佛教在大同地區的空前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從而造成了沙門佛事的東移(因涼州靠近西域,一直為中國西北部的佛教中心),使大同成了當時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在此期間,北魏王朝一邊耗費巨資,開鑿雲岡、方山、鹿野苑等石窟,一邊在城內廣建寺院,廣收僧徒。至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僅平城城內便有佛寺百所,僧尼二千餘人。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為名,遷都洛陽,大同的繁榮便逐漸開始走下坡路。接著,又是烽火連年,到了六世紀初,這座盛極一時、名聞遐邇的北魏京都,便“盡為丘墟”了。

方大同是哪裡的歌手

香港男歌手,夏威夷出生,並先後於上海和廣州生活,於1998年定居香港,比較複雜 如果半年之前你不知道方大同是誰,那很正常 而半年後的現在,如果你還不知道正確答案,你就必須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對流行 毫無興趣,又或者對潮流資訊超級遲鈍!方大同 乙個擁有英語 國語 廣東話 上海話 夏威夷本土英語5種語言背景...

杭州是七朝古都是哪些朝代,中國的七朝古都都有哪幾個,按順序說

醉冰軒主 杭州好像不是七朝古都。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歷史沿革 考古發現表明,5萬年前就有智人 建德人 在今杭州市地域建德李家鄉一帶活動。2001年,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考古發現,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蕭山已有人類活動。從新石器時代後期的良渚文化開始...

大同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大同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令狐書文堅冰 雲崗石窟 60元恆山 55元懸空寺 60元應縣木塔 60元九龍壁 10元華嚴寺 20元善化寺 20元萬人坑 20元煤礦 井下探祕遊 85元 含5元保險,16人以上進一次 各有特色,值得一玩,如果你是大同人,像華嚴寺應該看看,大同的歷史盡收眼中,雲岡也不錯,我都去了幾次了,每次都有心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