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習俗,水族的習俗 5

時間 2021-08-11 16:54:54

1樓:陽光夏天的向日葵

1、婚姻

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

魚是水族的圖騰崇拜物。在婚俗中魚常作為信物、聖物出現。締結婚姻時,在荔波、九阡等地請媒人提親時,男方母親悄悄把包好的幾條小乾魚置於盛著禮品的竹籃底部。

而女方之母收到禮品時,也首先檢視籃底是否有小乾魚。若應允婚事,則收下禮品和乾魚。

2、飲食

水族吃素,只忌禽畜獸類的油肉,不忌水產魚蝦之類,而以魚為最珍貴的祭品和待客的佳餚。弔喪食素,既表示對死者的哀悼緬懷和對孝家的尊重與同情,又是維繫氏族情感、增強和提升氏族凝聚力的重要標誌。

因此,有用麵粉拌和植物油製成魚蝦蚌蟹的水產類模型祭品,有的還以活魚祭祀墓穴,有的要將魚卵撒在新墳封土上等習俗。

3、喪葬

水族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喪葬集中體現了祖靈崇拜、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內涵。

喪葬弔喪活動,有條件的要吹蘆吶、跳舞、唱歌、演花燈、耍龍舞獅、製作各類紙紮的旗幡傘蓋等,客觀上成為水族民間工藝美術、文化交流、男女社交、聚會娛樂的重要活動。

4、語言稱謂

日常交往,人們沿襲尊長、尊老的美德。村寨裡的媳婦,凡見到年長的祖父母輩長者,則通稱為公、奶,見到父母輩長者,通稱為父母。結婚生育之後,習慣以其孩子的名字稱呼其為某某之父、某某之母。

5、待客禮儀

水族重酒、重煙而輕茶。客人來到,要盡力招待,一般客人待以葷菜,重要的親友殺雞鴨招待,貴賓則殺小豬款待。入席之後,先用筷子蘸一滴酒點在桌子上,表示先敬奉祖宗與神靈,然後再享用。

以雞頭、鴨頭敬客,是水族重要的禮節。

2樓:玩的藝術

民間有尊老習俗,凡遇老人生日,晚輩兒女要特意縫製自制白布長衫和白布頭帕敬獻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長壽。人死實行土葬。死者系婦女,要由孃家驗看後才能人殮合棺。

停樞期間設堂開祭,請男女歌手唱歌跳舞。

懸掛鎮宅“吞口”是水族特有的風俗,“吞口”的種類有5種,有特殊的名稱和形狀,總體是一個木雕人頭。掛在民宅門頭,用以“吞”沒妖魔**,消災弭禍。

【婚俗】

婚姻為一夫一妻制,過去父母包辦,現多自由戀愛成親。

水族婚俗保留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節日及趕集時的對歌活動交友相戀。即使自由戀愛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

青年男女相愛之後,先託人告訴雙方家長。若家長表示願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家送禮定親,並擇定吉日,派人抬著豬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親時,再抬大豬到女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乾一杯酒,以喝醉來表現主人的盛情。接親與送親男女雙方的家人不參加,除少數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數是盛裝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開一條縫的紅紙傘步行在前,接送的伴郎、伴娘及抬著嫁妝的長隊緊隨其後。一般是新娘於中午出孃家門,傍晚六七點鐘進夫家門,吉時不到,不得進門。

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要外出迴避,新娘進屋後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與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門去孃家住。婚期之後,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夫妻生活。

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就長達一兩個月時間,謂之“坐家”,實際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殘存餘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因此婚期多在秋冬舉行。

【食俗】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愛糯食,此外,水族還種植一些小麥、包穀、小米、紅稗、紅薯及飯豆等雜糧作輔助糧。

3樓:匿名使用者

水族,現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少數散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都柳江和龍江上游。森林密佈,山水如畫,適於農林業的發展,是貴州高原的魚米花果之鄉。水族擅長農耕,以種植水稻為主。

水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水族先民曾創制過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其形狀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種已經有2023年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個單字,僅限於宗教活動中使用。這些文字全靠謄寫抄錄,沒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書基本一致。

大部分水族人不認識。他們日常生活中通用漢文。水族有自己的歷法,水歷與夏曆基本一致,但以夏曆八月為歲末,九月為歲首。

從夏曆八月底到十月初有四個亥日,是水族各寨輪流過年的日子。水族過年稱“藉端”,十分隆重熱鬧。屆時敲響鑼鼓,吹響蘆笙,還舉行賽馬、歌舞等娛樂活動。

水族崇尚黑色和藏青色。

水族與古代“駱越”族有歷史淵源,是其中一隻發展起來的。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著許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統一了嶺南,水族先民逐漸向北往黔桂邊境遷移;隋唐時統稱“溪峒蠻”;宋代在該處設定“撫水州”,被通稱“撫水蠻”;州這一地名暗示以“水”為自稱的人群已經形成。13世紀中期,有大規模的漢族人移到此處;13-17世紀,又有大量的漢族士兵被調到此處戍守,設屯安家,他們的後代也逐漸融合於水族。

雲南的水族有8000多人,佔中國水族人口的2%。主要聚居在富源縣黃泥河鄉,彝良縣的大河,龍安等地也有分佈。

【服飾】

水族在建國前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以農業經濟為主,主產水稻,兼手工業,善於紡織、染布,崇尚黑色和藏青色。這個特點,在水族的服飾上有鮮明的表現。水族男子穿大襟無領藍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著長衫,頭纏里布包頭,腳裹綁腿。

婦女穿青黑藍色圓領立襟寬袖短衣,下著長褲,結布圍腰,穿繡青布鞋。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製,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

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胸前的銀飾是節日才佩帶的。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

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風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繡的揹帶更有藝術性。說是“帶”,實際上是一塊刺繡華麗的“t”形“簾子”,上端兩邊有帶,“簾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

它是將白色馬尾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彩色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別刺繡好,最後將繡好的圖案拼鑲到揹帶布料上做成的。揹帶美觀實用,是母親對出嫁女兒最好的禮品。結了婚的婦女用揹帶揹著她的小寶寶。

揹帶繡得十分精緻,這也是她個人裝飾的一部分。

【習俗】

民間有尊老習俗,凡遇老人生日,晚輩兒女要特意縫製自制白布長衫和白布頭帕敬獻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長壽。人死實行土葬。死者系婦女,要由孃家驗看後才能人殮合棺。

停樞期間設堂開祭,請男女歌手唱歌跳舞。

懸掛鎮宅“吞口”是水族特有的風俗,“吞口”的種類有5種,有特殊的名稱和形狀,總體是一個木雕人頭。掛在民宅門頭,用以“吞”沒妖魔**,消災弭禍。

【婚俗】

婚姻為一夫一妻制,過去父母包辦,現多自由戀愛成親。

水族婚俗保留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節日及趕集時的對歌活動交友相戀。即使自由戀愛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

青年男女相愛之後,先託人告訴雙方家長。若家長表示願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家送禮定親,並擇定吉日,派人抬著豬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親時,再抬大豬到女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乾一杯酒,以喝醉來表現主人的盛情。接親與送親男女雙方的家人不參加,除少數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數是盛裝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開一條縫的紅紙傘步行在前,接送的伴郎、伴娘及抬著嫁妝的長隊緊隨其後。一般是新娘於中午出孃家門,傍晚六七點鐘進夫家門,吉時不到,不得進門。

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要外出迴避,新娘進屋後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與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門去孃家住。婚期之後,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夫妻生活。

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就長達一兩個月時間,謂之“坐家”,實際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殘存餘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因此婚期多在秋冬舉行。

【食俗】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愛糯食,此外,水族還種植一些小麥、包穀、小米、紅稗、紅薯及飯豆等雜糧作輔助糧。

水族農民不善種菜,因而蔬菜品種比較單調,青菜、廣菜及大葉韭菜是最常見的蔬菜。水族比較重視養殖業和漁業,因此,各種牲畜禽及水產品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類食物。

水族酸湯極有特色,有辣酸(辣椒製成)、毛辣酸(西紅柿製成)、魚酸(魚蝦製成)、臭酸(豬、牛骨熬製而成)等多種。其中以辣酸為最常用。辣酸用新鮮紅辣椒加工製成。

其製作方法是:將新鮮紅辣椒淘洗乾淨,加水用磨子磨成漿,加入大量甜酒(或糯米稀飯),放入泡菜壇中密封,經發酵,即成美味酸湯。食用時,把白菜、青菜、嫩竹筍、大葉韭菜、廣菜等各種蔬菜煮熟,舀適當酸放入,煮開即可。

以糊辣椒麵、鹽巴並舀一點菜湯調成蘸水,吃菜時要就著蘸水吃,其味鮮美,極為開胃。極少有炒菜,一年四季都吃“火鍋”,一大鍋酸湯加蘸水幾乎就是每日不變的菜餚。即使偶有豆腐、肉或魚,也習慣加入菜中,煮成一鍋沾蘸水吃。

水族喜愛喝酒,家家都會烤制米酒。逢年節、慶典或親朋來訪,都離不開以酒待客。水族好客有著悠久傳統,輪流過端就是熱情好客的文化表露。

【節慶】

水族除與周圍漢族同樣歡度傳統節日外,本民族主要節日有三月三祭龍節(又叫祭天節)、六月六和六月二十四日祭山林節等。節慶期間,喜跳銅鼓舞和蘆笙舞,做五色飯宴客,男女喜飲白酒、甜酒。

水族的節日習俗根據“水書”記載,水族曆法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和春復秋冬四季。陰曆的九月為其歲首,陰曆的八月為其歲尾。根據水歷,水族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端”節和“卯”節。

“端”節水語叫“藉端”,是水族最盛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逢水歷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陰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亥日,就是水族端的節日。但各地所過的亥日不一樣。

如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內外套以第一個亥日為節日,水龍地區過第二個亥日;恆豐,三洞地區過第三四個亥日。節日前,各村寨普遍響起過端節的銅鼓聲,家家戶戶把傢俱收拾得整齊乾淨。

節日期間,男女老幼穿著盛裝,走親訪友,互相祝賀。青年們唱歌跳舞尋求配偶。他們聚集在“端坡”上舉行賽馬大會,鄰近各族也趕來參加,坡頭上人山人海,形成民族和民族之間團結的盛會,端節的**,傳說在遠古時代有兄弟數人,分家後各居一方,平時很少見面,到了穀子黃時,兄弟們彼此走訪,共慶豐收,亥日是他們分家的日子,以後這個節日就世代相傳下來。

這就是說:“端節”是水族祈求豐收的一個盛“卯”節水族語叫“借卯”,逢每年的水歷十月(陰曆六月)擇一個卯日舉行。這個節反三都九阡的一部分村寨和獨山縣的水慶、永康、水利、莪蒲等地的水族才過。

節日那天,人們要穿盛裝上“卯坡”,盡情地唱歌預祝豐收和祭祀祖先。晚上擊銅鼓、皮鼓娛樂。

【建築】

水族居住區處於**帶,多雨潮溼,加之樹林茂密,豺狼虎豹野豬經常出沒其間。水族居住“幹欄”住宅,正可避免地面潮溼和野獸的侵害。

水族木樓,一般分上下兩層。下層是整個上層房屋的承重部件,因此先修好基腳,根據木屋間架結構的效能,屋基只要求按地形用塊石安穩柱腳即可,一般不要修整屋基平面。下層柱粗(直徑一般在30釐米以上),柱身榫眼用穿枋縱橫連結,每排底柱上端扣架粗大的原木作為橫樑,樑與樑之間鋪著墊木,俗稱“樓枕”,枕上鋪著寬厚的樓板(多為松樹或楓樹解成的板子),形成平整的樓面。

上層屋架,一般每排為五柱四瓜(或稱十一檁水步),也有五柱六瓜(或稱十五檁水步)。木樓為穿鬥式結構,在柱與柱之間用穿枋組成網路。特別是上層屋架柱腳釦枋為魚尾式的鬥角銜接,是水族木工在幹欄建築中最出色的創造。

柱腳釦枋的這種魚尾式“鬥角”結構,牢牢固定每根柱子的方位。頂上再用檁子卡住各排柱頭和瓜頭,各部銜接處都是齒榫鉚緊,使建築物整體性強,十分穩固。下層的抵柱和橫樑與上層排架必須對應,俗稱“柱頂柱”,這使木材抗壓的效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雲南飲食習俗,雲南飲食習俗 5

在水一方 雲南有一種湯叫淡湯。雲南的淡湯就是在鍋裡放清水,不放油 不放鹽 不放任何調料 只用水 把食物煮熟就可以了。雲南人最愛的淡湯就是煮苦菜湯,是雲南特有的苦菜。除了苦菜湯,還有南瓜湯 四季豆湯 豆芽西紅柿湯 黃瓜雞蛋湯 白菜湯。這種只用清水煮出來的淡湯非常的清甜,在吃完飯後喝一口淡湯,非常的舒服...

怪怪水族館攻略,關於怪怪水族館的問題

那一關是不是攻擊boss?還比較麻煩,我打那一關的時候簡直好險,手都打斷了!那關裡你要堅持打怪,保護20個寵物!怪物很機靈的,可以一次出來好多!而且在那一關裡所有寵物的作用無效,你是他們的唯一希望!我打過兩次,第一次我只有乙個寵物存活就過關了,說實話也很好過的!首先會出來第乙個水族箱裡出現的怪物,不...

北京春節的所有習俗,北京春節的所有習俗 5

流風映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課就是 北京人總是把 福 倒著貼在門裡 衣櫃 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 抬頭見喜 屋外貼上 出門見喜 院內貼 全院生輝 等春條。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 又稱團圓飯 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 大件和清口菜。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