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通西域的經過怎樣?什麼是「絲綢之路」?什麼是「西域都護」?

時間 2025-07-21 20:15:08

1樓:網友

張騫通西域的經過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大概在漢武帝。

建元三年(西元前138 年 ),當時河西地區。

仍然為匈奴佔據。張騫奉命出使,中途為匈 奴拘捕,被留置十餘年,並在匈奴娶妻生子,但張騫仍不忘所負 使命,毅然乘隙逃脫,繼續西行,通過大宛、康居,枝皮終於抵達大 月氏。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

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西域都護祥猛,指漢代西域最高軍政長官。西漢時,都護為加於其他官號上的職猛宴差稱,多以騎都尉領其職,秩比二千石;東漢時為單任官職。武帝、昭帝時常在渠犁、輪臺屯田,置使者校尉領護,以**往來使者。

2樓:曉丹學姐

是從西元前139年出發,從隴西這個地方,然後一路向西,在西元前119年的時候,第2次出使西域,在西元前115年成功返回長安;絲綢之路代表的是陸上的絲綢之路,起點侍答是長安,經過了甘肅,新疆,還有中亞,西亞,最後連線到地中拆豎海;西域都護這個詞語是西域老御慧時期最高階別的軍政長官。

3樓:小長學姐

張騫在湖握睜人的帶領下率領了100多人出使西域,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被匈奴關押了10多年,最後經過張騫的再頃巨集次遊雀皮冊說,才說服了匈奴和國家進行合作。西域都護就是漢朝建立的一種制度,為了更好的對西域進行管理,於是就設定了西域都護府。

4樓:番茄味雞腿堡

長安,隴西,玉門關,大阪,大月氏 ,族盯絲綢之路指的是一條鍵虛中原向西域進行文化物品交流的道路, 西域都護這個是漢代的乙個官職,屬稿穗燃於西域的最高軍政長官。

張騫開闢通往西域的道路中的它的設定的它指的是什麼

5樓:

您好,親,張騫開闢通往西域的道路中的它的設定指的是「絲綢之路」張騫通西域,天山南北地區第一次與內地連成一體。促進彎悉毀了西域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豐富了漢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張騫通西域,奠定了我國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和開發基礎,後來,西漢設定了西域都護。

張埋備騫通西域後,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係開陸物始發展起來開通「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有什麼重要的歷史意義

6樓:會哭的禮物

1)開拓了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2)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3)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4)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5)加速人敏虧坦類文明的發展,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

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指的是漢武帝時期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

建元元年(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橋桐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西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空伍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張騫通西域的小故事,張騫通西域的小故事 200字

莊生曉夢 建元元年 前140年 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 前138年 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 絲...

有關張騫通西域的詩有哪些,有關描寫西域的詩句或有關張騫出使西域和描寫絲綢之路的詩句

小楓尼醬 張騫,漢中郡城固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 旅行家 探險家。建元二年 前139年 奉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 第乙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

張騫是哪個朝代的,張騫是什麼朝代的人

爬山虎的腳丫呀 西漢張騫是西漢時期外交家。漢中成固 今陝西城固 人。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年 為郎。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