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周幽王無道,烽火戲諸侯,美人一笑,江山盡。
西周滅亡後
2樓:廣廣的快意人生
周幽王身死國滅,西周滅亡。故都殘破,沒人認領。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幽王退走後,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於西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陽市北)即位,是為周平王。
因鎬京已遭戰爭破壞,而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佔,周平王恐鎬京難保,於西元前770年在秦護送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在鄭、晉輔助下立國。東遷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周公稱王的第五年(前1020年),正式營建洛邑。洛陽這時還保護得不錯呢,而中國人自古不喜歡故國之都,大多一把火燒掉,申國和犬戎一樣,喜歡放火,犬戎被趕走後,鎬京的確是無人據有,成為廢墟了。
不過,後來這裡逐步成為秦國的土地。
3樓:予意在山水
名義上還是西周的,但是都城鎬京被毀,留給了秦國,秦公升為侯,逐漸佔據了關中之地。
4樓:網友
秦襄公。平王把那塊地封給他了,其實是犬戎控制,穆公時期收復的。
西周時期發生了什麼?
5樓:易書科技
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後,建立了周朝。周朝在歷史上按時間順序和建都位置有西周和東周之分。西周在鎬京建都,從西元前1046年至西元前771年,歷時275年,傳12王。
西周初期,在傑出政治家周公的主持下,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和禮儀規範,使國家的功能開始完善。周王自稱天子,是最高統治者。又將全國分成諸侯國,由諸侯管理。
朝政則交由大夫管理。周公和成王、康王時期,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政治上比較清明,穩定了局勢,使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史稱「成康之治」。但此後,國內矛盾逐漸加劇,發生了百姓用膠船計淹死周昭王、平民暴動趕走周厲王的政治事件。
西周的農業生產更加發達,已經發明瞭牛耕施肥等技術,糧食產量有很大增長。手工業仍以青銅器、陶器、紡織為主,工藝水平比商代更加先進。文字刻在青銅器上,稱為金文或鐘鼎文,字型比甲骨文更接近現代文字,記載了豐富的歷史資料。
哲學和科學的研究已有相當水平,陰陽五行學說,以人為本的學說,以及天文曆法的研究,都體現了中國的學術思想特點。
西周最後乙個國王周幽王用「烽火戲諸侯」之舉寵幸美女褒姒,結果自食其果。西元前771年,當外敵入侵時,周幽王被殺。其子即位,是周平王。
次年,平王遷都東都洛陽。歷史上把遷都以前的周朝稱為西周,把遷都之後的周朝稱為東周。
西周是怎樣滅亡的?
6樓:閩南漢
西周滅亡是因為周厲王殘暴統治,國內矛盾重重,加上北方少數民族犬戎入侵就玩過了。
周厲王時,國內矛盾日趨尖銳。厲王橫徵暴斂,虐待百姓,還不讓國人談論國家政事。西元前841年,終於發生國人暴動。
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國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西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宣王繼位後,汲取教訓,改變政策;為解除戎狄的威脅,還發動了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了勝利。
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但是社會中各種矛盾依然存在,整個社會仍處於動盪之中。
西周地圖。歷史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商周時期中原已進入青銅時代的繁盛時期,周邊的一些地區仍相對落後一些。因此,為財富及利益所驅動,周人與其它國族的戰爭幾乎一直不斷。
江漢流域是蠻族的根據地。昭王率大軍征伐南蠻,遭到蠻族的強烈抵抗,周朝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昭王也死於漢水之中。這是西周早期遭到的一次嚴重失敗,從此失去了對南方各國的控制能力。
穆王與宣王也曾南征,均未獲得重大戰果。東方的夷族也時常侵擾周境,戰事不斷。噩侯馭方不堪周朝的奴役,「率南淮夷、東夷,廣伐南國東國」,一直打到成周附近,震驚朝野。
周王派西六師、東八師前往作戰,仍無力抵禦。後靠同姓諸侯的兵力增援,才取得了勝利。西北方的犬戎是西周時期最重要的外患。
穆王時,犬戎的勢力逐漸強大,阻礙了周朝與西北各國的往來,穆王西征犬戎,「獲其五王」,並將一批犬戎部落遷到太原,打通了周與西北各國的道路。以後,犬戎仍屢次侵犯周境。宣王之子幽王,寵愛褒姒,想殺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做王位繼承人。
宜臼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勾結犬戎攻打周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
7樓:昊天皇帝
1.周厲王的國人暴動與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的確是西周滅亡的主要原因。2.
主要原因並不代表西周滅亡。也就是說周厲王的國人暴動與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之後西周雖然被犬戎攻入王京,但此刻西周並沒有滅亡。3.
西元前771年申侯、魯侯、許文公等諸侯擁立宜臼為王,是為平王。西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因鎬京及王畿遭戰爭破壞,平王得晉、鄭、秦和其他諸侯之助,遂東遷與雒邑(今洛陽),以避戎寇。重建周王朝,為東周之始。
所以周平王東遷後,西周才宣告結束。而西周滅亡的標誌是平王東遷。西周滅亡的結果是從此周天子失去了統治中國的最高權力,周天子淪落為傀儡與僅僅是國家象徵。
中國從此進入割據的春秋戰國時代。
8樓:網友
西周的滅亡。
西元前782年,宣王死,幽王宮涅繼位,它是乙個昏暴的國君。幽王繼位後,天災人禍紛至杳來,社會上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
幽王二年,周王朝心臟地帶關中地區發生了大**。"三川竭,岐山崩。"(《史記·周本紀》)"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小雅·十月之交》)山崩地裂,川源堵塞,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極大損失。**之後又遭旱災,無草不死,無木不萎,饑荒嚴重,對於危機日重的周王朝無疑是雪上加霜。
王室史官伯陽父驚呼:"周將亡矣!"(《國語·周語上》)
而幽王仍倒行逆施,他任用善諛好利的虢石父為卿士,"小人在位,君子在野"(《詩·小雅·隰桑》毛序),朝政昏暗,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周幽王嬖愛褒姒,為博得褒姒一笑,竟將軍國大事視同兒戲。
更重要的是,他破壞宗法制度,"廢后立妾,廢嫡立庶",廢正妻申後及太子宜臼,立妾褒姒為後,其子伯服為太子。宜臼逃往其外祖父申侯家,幽王興兵討伐申侯,欲殺宜臼。申侯大怒,聯合犬戎,呂(今河南南陽),繒(今河南方城)等國舉兵攻周,犬戎攻破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之下,復立宜臼為太子,繼承王位,即周平王。
平王后遷都於洛邑。從此,西周滅亡了。
9樓:陳阿銘
西周的最後乙個君王是周幽王,周幽王寵愛褒姒,褒姒替周幽王生下了伯服,周幽王就打算立伯服為太子,褒姒為王后,引起太子宜臼的不滿,宜臼的岳父氏申侯,於是申侯就聯合繒和犬戎一同攻打幽王,幽王被殺死,宜臼繼承王位。
10樓:網友
1、**、旱災等自然災害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極大損失,也讓危機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周厲王橫徵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傳至周幽王又破壞宗法制度,"廢后立妾,廢嫡立庶"並「烽火戲諸侯」使諸侯們失去了對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諸侯國與周朝王權的關係漸漸疏遠。
4、少數民族犬戎攻打鎬京,西周滅亡。
11樓:網友
因為幽王求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最後發展到廢嫡長子宜臼的儲位,宜臼的舅家也就與犬戎合作攻破鎬京,只一家諸侯來救,就是秦王的祖先--乙個給周王養馬的小官因此被封為「秦襄公」
褒姒被掠,幽王身死,廢太子宜臼繼平王后遷洛。竟只3家諸侯趕來護駕,至此,西周結束。
12樓:斜睨斜睨
最近在格言上看到的一段話:
珍惜你身邊笑點低的女孩子吧,聽說西周滅亡就是因為乙個笑點太高的女人。
13樓:網友
國王權力小,國家軍事實力弱了所以被滅了。
西周的滅亡是在什麼時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從西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朝起至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西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諸侯立周平王(宜臼)為國王,平王將京都從宗周遷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歷史上稱東遷以後的周王朝為東周。
15樓:有一些人民幣
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秦襄公護周平王東遷。
西周的主要政治特點是,西周政治制度有什麼特點
科普小星球 1 集權充分鞏固政權。周王是封建制國家的最高代表。在周王左右的重要輔佐人物,有太師 太傅 太保,合稱為 三公 或 師保 周王朝的大小官職,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這樣就形成了 世卿世祿 的局面。同時,還出現了不少以官職為氏號的家族。2 以宗法制為基礎的分封制度充分展現封建王朝的特色。封建制在...
毛公鼎是西周金文的代表作嗎
毛公鼎的銘文作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範之作,表現出上古書法的典型風範和一種理性的審美趨尚,體勢顯示出大篆書體高度成熟的結字風貌,瘦勁修長,不促不懈,儀態萬千。章法縱橫寬鬆疏朗,錯落有致順乎自然而無做作,呈現出一派天真爛漫的藝術意趣。通過 毛公鼎 文字書寫的完美佈局,表現出西周晚期的文字書寫形成了具有...
分析西周是怎樣滅亡的?(根據分封制與井田制來答)
西周滅亡的原因是政治上分封制的弊端 隨著各個諸侯卿大夫和周天子血緣關係越來越遠,他們對周天子的感情基本上已經很淡漠了,再加上距離較遠,不會很聽命於天子。經濟上井田制的弊端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農奴們的產量增高,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土地。於是勞動積極性下降,於是大量的逃亡現象也出現了 逃到沒人管的地方自己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