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國晚清北洋水師歷史戰績及崩潰原因。

時間 2025-05-15 15:30:59

1樓:匿名使用者

北洋水師自成立以來打過三場海戰,『黃海海戰』『豐島海戰』『威海衛海戰』三場海戰均以失敗告終晌羨並,崩潰原因則是因為艦船技術宴跡落後十年未填一炮一艦,任人唯親李鴻章為徹底掌控北洋水師讓從未上過艦的陸軍將領丁汝昌擔任水派叢師提督,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滿清衰弱海戰之後無力添船加炮,終使中國近代海軍解散,成為長江內河水師。

北洋水師失敗的原因

2樓:呂屹

北洋水師對於滿洲貴族能對外撐撐門面能看家護院就可以了,在組織上軍事思想上根本就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國防海軍,發展水師是發展漢人的力量,不積極,李鴻章訓練水師滿洲貴族都懷疑他,各種牽制,以及組建水師內學堂培養滿洲海軍人才,海軍需要陸軍的配合,清國的陸軍在組織上訓練上戰術上等已經不適應戰爭需要,八旗軍是清國國家常備軍,綠旗軍協助八旗軍作戰,練軍等勇營性質部隊沒有正式編制,編練新軍會動清國根本的八旗制度,同樣海軍的發展需要工業支撐,清國對發展工業也是不積極的,清國以騎射國語為立國根本,輕視工業,發展工業還要發展教育,對清國而言任何大的改變都可能危急其統治,一句話清國對外最大的敵人始終是統治下的漢人,對漢人各種防備。

3樓:華燈初上的夜空

1.炮彈火器偷工減料 2,戰略上的失誤。

4樓:薄食吾之廬

軍閥腐敗。日本明治維新後經濟發展迅速。

洋務運動沒有觸及到關鍵的政治部分,治標不治本。

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主要原因

5樓:**課代表

<>《北洋水師全軍覆液遊滅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實力不濟,根本原因是朝廷和軍閥之間的微妙關係。

日清戰爭時期,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各有12艘戰艦參戰。總噸位北洋略佔下風。

但是對比具體**,北洋除了定遠、鎮遠兩艘7000噸+的鉅艦,其餘十艘戰艦均在3000噸以下。而聯合艦隊除了赤城號、千代田號和比瑞號之外,均在3000噸以上火炮方面,大口徑火炮北洋比日軍少一門,但是速射炮日軍有97門,北洋水師一門也沒有,動力、速度各個方面北洋水師也遜於對手。

之所以造成這樣,是因為1888年以後,北洋水師基本沒有添置新艦。

為什麼不添置新艦呢?因為不給錢。有人說慈禧為了揮霍而佔用軍費。如果慈禧因為慾望而挪用軍費,她這點政治頭腦能主宰清朝嗎,顯然不是的。

慈禧之所以不給錢,是因為北洋水師從根上姓李而不姓清。

無論是淮軍、湘軍還是北洋水師,以至於後來的北洋新軍,起本質都是將領的私募武裝,因為八旗和綠營已經無法擔當起拱衛朝廷的重任,不得已要使用並依靠這些私募武改唯裝。

但是,朝廷不可能讓私募武裝無限度的發展下去,如果私募武裝坐大,置朝廷於何地?況且這些私募武裝的頭頭都是漢人。

所以,正式這種依賴與防備並存的微妙關係,從根本上決定了北洋水師不可能做大做強,只能在自保的邊緣徘徊鬧殲銷。

北洋水師最後去了哪兒,帝國餘暉 北洋水師最後去了哪兒?

超勇,揚威,致遠,經遠,廣乙,廣甲,來遠戰沉鎮遠,濟遠,平遠以及一些魚雷艇和炮艇等被俘虜 參考 威海降約 內容 定遠,靖遠自毀於劉公島 康濟後來改名 復濟 鄧世昌,林永公升,黃建勳,丁汝昌,楊用霖,劉步蟾等將領殉國。方伯謙被正法。那是一支龍旗飄揚的艦隊,消逝在夢中水天相接的地方。北洋水師曾經是亞洲最...

北洋水師當年的排名

戰前世界第八亞洲第一 戰後一文不值 戰前大清四大水師和旅順要塞是用來炫耀和彰顯國力的 戰後貶損北洋水師是為了推卸責任 如果說北洋水師是因為裝備不行才慘敗的 那甲午中日戰爭時旅順要塞不堪一擊如何解釋 比北洋水師更廢物 同樣是旅順要塞,日俄戰爭時日軍攻打俄軍時多艱難?若非俄軍被日軍不要命的打法嚇破膽,嚴...

北洋水師為什麼失敗

1 縱觀中國歷史上戰爭的失敗,幾乎100 被歸結於敵眾我寡 彈盡糧絕 落後。2 這是由於分析者的的素質及視野高度決定了的,使用如此簡單的理由來分析乙個決定了中國近代史走向的戰役,太草率了。3 歷史上以弱勝強 以少勝多的戰例不勝列舉,落後 落後制度 落後生產力 人數稀少的武裝擊敗強大對手的事例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