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竺慕柏
<>慕尼黑協定》給了蘇聯所倡導的集體安全政策以致命一擊。張伯倫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使史達林對英法將法西斯禍水引向東方的企圖不能不有所警惕。因此,說一年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訂立沒有受到《慕尼黑協定》的影響是不客觀的。
邱吉爾在同張伯倫就德捷問題進行埋畝爭吵時曾經說過一句一針見血的話,可以作為對《慕尼黑協定》的最好評價:讓你在戰爭與恥辱之間作一抉擇,你選擇了恥辱,而你將來還得彎渣森進行戰爭。
慕尼黑協定》本身是個短命的條約,但其影響卻是深遠的。對於現代人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風起雲湧般疾變的形式下家喻戶曉的許多事件和詞彙,都早已從他們所熟知的國際政治詞彙中消失了。比如德奧合併、第五縱隊、吉斯林和貝當的背叛以及租借法案等等。
但是,慕尼黑和綏靖這兩個帶有貶義的詞梁圓卻流傳下來,仍然在當代國際政治中使用。
2樓:韜略服之人
<>四國領導人在慕尼黑的談判幾乎沒有什麼好談的,協定是完全按照希特拉的要求作出的。
捷攔盯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被召到了慕尼黑,但是,卻一直被排斥在會議之外。
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之一馬薩里克博士就當時的情況寫道:「晚上十點〔九月二十九日〕,英國代表霍拉斯爵士把新計劃的要點告訴了我們,並交給我們一張地圖,上面標明瞭將要立即被佔領的地區茄埋。我提出了反對意見,對此他兩次斬釘截鐵地說,他對於他所講的話,沒有什麼可補充了。
我們就對於我們來說極為重要的那些地方和地區發表了意見,他對這些意見毫不注意。最後,他回去開會了。」
會議結束後,在三十日凌晨大約簡納和兩點一刻,在攝政宮飯店張伯倫房間裡,張伯倫和達拉第向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宣佈了他們同希特拉達成的協定。
馬薩里克博士後來在他的文章裡描述道:「乙個法國人用一種十分粗暴的態度向我們解釋說,這是一項無權上訴、也不可能改變的判決。」
面對慕尼黑協定,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很清楚,一九一八年邊界所確定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已不復存在了。
但是,其他國家的反應卻與此完全不同。在布拉格正在發表公告時,在別處則是一片歡欣鼓舞的景象。
慕尼黑協定的內容及其影響
3樓:洋蔥學園
《慕尼黑協定》包括8條正文、1個附件和3項宣告。
主要內容是:1.捷克斯洛伐克。
將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德軍於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階段完成對上述地區及其他日耳曼人佔居民多數地區的佔領,這些地區存在的任何裝置必須完好地交給德國。2.對尚不能確定日耳曼人是否佔居民多數的捷其他地區,應暫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組成的國際委員會佔領,於11月底前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其歸屬,並劃定最後邊界。
3.捷**應在4周內釋放正在服刑的蘇臺德政治犯。4.
有關政銀肆府須在3個月內解決捷境內的波蘭和匈牙利少數民族。
問題,否則,德、英、法、意首腦將再次開會討論。5.英、法保證捷新邊界不受侵略。6.當捷境內少數民族問題已告解決時搜攔,德、意也將對捷提供保證。
影響:1、德國法西斯。
侵略受到鼓舞,加速了戰爭的爆發。2、致使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地區,實力大增。3、蘇聯對英法更加鋒漏轎不信任,不利於發法西斯同盟早日形成。
慕尼黑協定影響
4樓:哲哥聊歷史
影響:1、德國法西斯侵略受到鼓舞,加速了戰爭的爆發。2、致使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地區,實力大增。3、蘇聯對英法更加不信任,不利於發法西斯同盟早日形成。
慕尼黑協定:全稱《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國、法國、納粹德國、義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拉、墨索里尼在慕尼黑會議上籤訂的條約。英、法兩國為避免戰爭爆發,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將蘇臺德區割讓給納粹德國。
《馬關條約》是由誰和誰簽訂的,《馬關條約》的簽訂經過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清 派的李鴻章和日本人簽的 馬關條約 的簽訂經過和主要內容是什麼?和和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的日本代表是誰,在哪籤的 馬關條約 為清朝 和日本 於1895年4月17日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在日本馬關 今下關市 簽署的條約,原名 馬關新約 日本稱為 下關條約 或 日清講和條約 馬關條約 的簽署標誌著...
馬關條約的簽訂,《馬關條約》是什麼時候簽訂的。
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記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1895年。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中 李鴻章和 日 伊藤博文。馬關條約 是什麼時候簽訂的。馬關條約 的簽訂經過和主要內容是什麼?馬關條約的簽訂內容是什麼?馬關條約 是如何簽訂的?戰爭進行中,慈禧太后和李鴻章始終抱妥協的方針,乞求日本談判。日方不允。戰爭即將結束時,...
中俄《尼布楚條約》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簽訂的
萬聖節的南瓜梗 1685年,清軍正式向雅克薩進兵,很快包圍了雅克薩城,俄軍被迫投降。清軍拆毀了該城城堡,釋放了被圍投降的俄軍頭目拖爾布津。但是,拖爾布津第二年捲土重來,再次竊據雅克薩。康熙得報後,立即派部隊重創侵略者。沙俄侵略者在雅克薩一再慘敗,被迫表示願意講和。1688年,清 俄雙方議定以色楞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