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3更是幾點??古代的三更是現在的幾點?

時間 2025-05-11 10:52:52

1樓:繼潤

23點到凌晨1點。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乙個時辰。戌時。

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

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一更天。戌時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時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 - 05:00

鼓角」、「鐘鼓」都是古時用來打更的器具。

電視上打更時笑轎人們還會喊著:「天乾物燥,小銷並心火燭!」等提示語。

民間雞叫的傳說:一更火 二碰鬥肆更賊。 就是說雞在一更天叫 將會有火災 二更天叫有賊(聽說80%是準確的)。

2樓:匿名使用者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陵帶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

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乙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鍵瞎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稿汪空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

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古代的三更是現在的幾點?

3樓:乾萊資訊諮詢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子夜變歌一》:「三更開門去,始知子夜變。」唐崔顥《七夕詞》詩: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時秋七月中旬,見田中早稻已熟,吩咐軍士假扮作商人模樣,將車埋伏各村裡,三更時分,一齊用力將禾頭割下,五鼓取齊。

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後來一般用三更來指深夜。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古代三更是幾點

4樓:千冥靚傲

三更指當天的23:00至第二天1:00。

三更又名子時,古代時間名詞。古代一晝夜分十二時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屬於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連同首尾共五個節點,稱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為一更,亥初二刻作為二更,子時整作為三更,醜正二刻為四更,寅正四刻為五更。

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則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當天的23:00~第二天1:00。

想知道古代三更是幾點?

5樓:曉婷小樓愛生活

古代的三更又叫子時,是指當天的23:00至凌晨1:00。

我國古代習慣將夜晚分為五個時段,分別是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一更對應時間是19:00—21:00,二更對應時間是21:

00—23:00,三更對應時間是23:00—1:

00,四更時間對應是1:00—3:00,五更對應時間是3:

十二時辰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現在的兩小時。據說各個時辰的命名來自十二生肖中動物的出沒時間。

古人把乙個晝夜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三更半夜的更是什麼意思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 大時 和 小時 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 大時 忘淡,而 小時 沿用至今。古時的時 大時 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 子 鼠 時是十一到一點,以...

三更半夜的《更》是什麼意思,三更半夜和三更半夜有什麼區別

君子陶陶 三更半夜的更意思是 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三更半夜 解釋 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時。指深夜。出自 宋史 趙昌言傳 四人者 陳象輿 胡旦 董儼 樑灝 日夕會昌言第。京師為之語曰 陳三更,董半夜 譯文 四個人 陳象輿 胡天 董儼 樑灝 天晚上會昌說第。京師的人談論他說 陳象輿是...

古代兒科的成就和特點分別是什麼,古代 近代 現代 當代的區別分別是什麼?

易書科技 在中國史中和世界史中,關於年代的劃分是不同的。在中國史中的劃分是 古代 1840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 之前 又可以劃分為遠古 上古 中古 近代 1840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也就是通常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現代 1949年建國之後。當代 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劃分,比如在文學界是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