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五路伐夏失敗的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5-04-28 14:30:02

1樓:房間號

是因為在春旅乎打仗的時候情報出現了失誤,而扒悉且部隊內部存在非常多的意見,每個將領都在勾心鬥角,撤退的時候也沒有及時的對自己的軍隊進行掩護,而且後勤一直供給不上,戰鬥力也非常低,所以才會導致這鎮棗場戰爭的失敗。

2樓:雙魚愛仕達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的瞭解對手,過於驕傲自大,而且那場戰爭特別長久,缺乏糧草**,士氣受損。

3樓:大超說教育

一方面是因為宋朝這邊情報出現了失誤,另一方面是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

宋神宗進行的五路伐夏,最後為何會以失敗而告終?

4樓:不要讓我發呆

策略上有漏洞,對方防禦力還是很強的,有點輕敵的意味。所以最終失敗。

5樓:小自信

因為他取得了一點小成績以後就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慢慢的就開始驕傲自大了,會失敗是必然結果。

宋神宗討伐西夏時形勢一片大好,為什麼會敗給西夏呢?

6樓:洛洛談娛樂

宋神宗討伐西夏時,確實國內形勢不錯。但是西夏有梁太后親自出徵,士氣大漲。在永樂城戰鬥的時候,宋軍被困在城內沒有水源,渴死了大半,士兵折損之下,最後導致失敗。

7樓:運動的小哥哥

因為西夏的梁太后聽取了很多老將軍的意見,堅守城池,結果宋軍久攻不下,糧道又被斷絕,加上冬天到來,結果損失慘重,最後只能兵敗撤軍。

8樓:是小李學姐

宋朝奉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皇帝不希望武將打勝仗後威脅到他們的統治。

9樓:兩隻熊貓在睡覺

乙個是戰線拉的太長了,被敵人從後方截斷了退路,糧草沒有空著肚子,也不能打仗,所以損失慘重。之後修建永樂城作為監測西夏的城鎮,但是城中缺水,又遭圍困,又損失慘重。

宋神宗討伐西夏時形勢一片大好,為什麼會敗給西夏呢?

10樓:來看看最真實的歷史

宋神宗趙頊曾經兩次討伐西夏,而且兩次形式都是一片大好。但是兩次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以失敗而告終。第一次是因為糧食不足再加上冬天的原因,第二次是因為水源的問題。

在這兩次大敗之後宋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再也沒有徵伐西夏的實力了。

對於宋朝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的瞭解,宋朝在建國之後還是非常強盛的。在1067年僅僅19歲的趙頊登基繼承了皇位,成為了宋朝第六位皇帝,也就是宋神宗了。宋神宗趙頊自幼胸懷大志,他知道自己祖輩想要開疆擴土,但是都以失敗而告終,他想要一雪前恥,於是任命王安石為宰相,通過變法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在1081年西夏發生了內亂,宋神宗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一群滅掉西夏。宋神宗派出共計四十萬大軍兵分五路同時進攻西夏,剛開始計劃很順利。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戰線不斷地被拉長,糧道又被西夏的軍隊截斷,隨著冬天的來臨,五路大軍不得不敗退,最終損失20萬大軍與不計其數的役夫。

不過這一次的失敗並沒有使得宋神宗灰心,在1082年宋神宗再度決定討伐西夏。並且在橫山建造了一座城池用以防守西夏,也就是「永樂城」。西夏在得知宋神宗決定發起戰爭的時候,梁太后親自帶兵出征,傾盡全國之力來攻打永樂城。

而宋神宗也並不示弱,在永樂城雙方爆發了一場大戰,但是在鑄造永樂城到時候沒有考慮到水源的問題,使得永樂城缺水,最終導致永樂城被攻破,宋軍死亡人數不計其數。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宋神宗徹底放棄了對西夏的征伐。而西夏在這場戰爭當中也損失慘重,無力再與宋朝發起戰爭,於是兩國恢復了和平。

11樓:南柯貓

西夏梁太后親自出徵,西夏士兵士氣大增,兩國對戰於永樂城時,由於水源缺乏的問題,宋軍大敗,宋神宗也鬱鬱而終,真的是可惜了。

12樓:網友

其一是當時宋朝國力貧弱,軍隊戰鬥力不強,遇到西夏的拼死抵抗手足無措,突然大敗。

13樓:網友

一方面是當時的宋神宗指揮上的失誤,另外一方面是自己手下的士兵不太願意打仗。

宋神宗討伐西夏時形勢一片大好,為什麼會敗給西夏呢?

14樓:廷廷

宋神宗討伐西夏時形勢一片大好,因為他太自大了,放鬆了警惕,就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15樓:喜得馨澤

高估自己,低估敵人了,無緣一統。放鬆了警惕,就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16樓:可靠的櫻桃小碗

因為他太驕傲了,放鬆了警惕,就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17樓:乙個人挺好

西夏是在有準備的是而別人沒有準備,就戰敗了吧。

18樓:baby忘記了

因為他太自大了,太高估自己,低估敵人了,所以會敗。

19樓:尹小美和劉小帥

西夏的兵馬一直以來都非常的厲害,宋朝不崇尚武力,所以軍事較弱,

20樓:七月

西夏的兵馬一直以來都非常的厲害,他們低估了西夏。

21樓:網友

宋神宗即位後,為了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現狀,也有很多的說法,畢竟心機太傲氣。

22樓:筆削春秋

宋神宗討伐西夏的時候,的確是形勢大好,一來說通過王安石的變法,國家經濟富裕且兵強馬壯。二來說對外已經除掉了西夏的幫手,而且那時候西夏還有內亂。但是為什麼還是輸給了西夏呢?

我認為主要是這兩點:第一、宋神宗主動上門本就有劣勢,而且恰逢冬季來臨,宋軍自然有些扛不住。第二、西夏將領計謀高,而且士兵也是盡心竭力的反抗。

當時宋神宗之所以會出手,除了自己多年來想搞定西夏的心願支撐以外,主要還是覺得自己贏面很大:自己軍隊軍力、經濟能力能支援自己隨時出兵,但是西夏除了沒有好幫手,還在內訌,逮住這樣的好機會,宋神宗自然是想出手滅了西夏。於是宋神宗一聲令下,五路大軍同時開拔,大軍漸漸逼近西夏,一路上也的確戰績輝煌。

但是沒想到的是,西夏太后聽取身邊老將的建議,狠手出擊,找準機會圍困了西夏主力,在外援不到,自己又糧草有限的情況下,宋軍本就堅持不了多久。而且還正好遇上了冬天,氣候的變化更使得軍心不穩,最後只能戰敗而歸。不死心的宋神宗第二次派出軍隊討伐的時候,又遭遇了類似的情況:

還是被圍,然後水源不足,缺水導致士兵喪失戰鬥力。

可惜宋神宗一片雄心壯志,卻始終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這裡除了西夏軍強悍以外,自身準備不足也是導致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西夏與北宋軍交戰勝多敗少的原因是什麼?

23樓:漫閱科技

西夏與北宋經手帶過多次清鬥交戰,北答薯磨宋軍勝少敗多。原因是,宋軍採取單純防禦,置數十萬大軍於幾千裡防線上,而西夏軍常集中兵力,攻其一點,往往在戰役上形成優勢。

宋神宗時期,宋軍五路大軍征討西夏,為何慘敗而回?

24樓:王姐的每日穿搭

首先,這個策略就錯了,打仗最忌諱力量分散,這樣就給別人逐個擊破的機會,其次,宋軍軍心不穩,他們被遊牧民族打怕了,而且當時宋軍都是一些沒什麼能力的草包,最後,西夏軍隊善騎射,軍隊常年打仗已經被磨鍊出來了。

25樓:慶辭

第一點,西夏的確內亂,但是面對北宋大軍來襲,西夏並未出現過多倒向北宋的勢力集團。 第二點,宋神宗決定略顯倉促,北宋尚未做好全域性準備,這給宋軍的失利埋下了隱患。 第三點,宋軍將領有人不顧國家大事,只想為自己撈取足夠的利益,致使在戰局方面或逗留不進,或有意掣肘他人建功。

第四點,可能是北宋在此戰中最不利的地方,也就是出征宋軍雖是精銳,但缺乏攻城作戰的經驗。

宋神宗時期對西夏發動的戰爭是什麼,他支援發動的變法稱為什麼

26樓:笑談古和今

宋神宗即位以後,任用王安石為相,「奮然將雪數世之恥」,變法圖強,勵精圖治。熙寧年間,對西夏逐漸開始佔據戰略主動。與熙河拓邊同時,宋神宗也開始嘗試攻取夏土。

但隨後相繼發生的遼宋邊境爭端和交趾侵宋事件,宋神宗被迫停止了西征的腳步。

元豐四年 ( 1081) ,西夏國內政亂。宋神宗趁此發動五路伐夏大戰。攻克蘭州。

建置蘭州,改熙河路為熙河蘭會路。蘭州歸入北宋版圖,後因軍糧不繼,又逢大雪,宋廷因此下令班師。

元豐五年宋兵攻夏,準備一舉滅夏。徐禧等攻入橫山地區,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為了滅夏,徐禧等人在永樂川築永樂城(今寧夏境內)。

西夏梁氏遣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宋軍二萬多士卒役夫陣亡。

宋神宗支援的變法成為王安石變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宋神宗討伐西夏時形勢一片大好,為什麼會敗給西夏呢?

27樓:梔梔推文

主要是當時西夏的士氣比較高,梁太后親自出徵,打到永樂城時,因為水源問題,宋神宗輸了。

28樓:網友

雖然討伐形勢大好,但西夏的軍隊氣勢很高,並沒有懼怕宋神宗這個敵人,一直堅持抵抗到最後。

29樓:海闊天空

因為西夏的梁太后聽取老將的意見,「堅壁清野,縱其深入,聚勁兵於靈、夏而遣輕騎抄絕其饋運,大兵無食,可不戰而困也」。結果宋軍頓兵堅城之下,糧道又被斷絕,加上冬天到來,結果損失慘重,最終五路大軍被迫撤退。這一戰宋軍將士損失二十多萬,此外還損失了同等數量的役夫。

袁紹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袁紹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在官渡之戰

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易中天 品三國 中說道 當曹操的軍隊在吃糧食的時候,袁術的部隊在吃河蚌,袁紹的部隊在吃桑葚,這些都沒有吃的了,就吃人。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袁紹勢力的壯大,是建立在高速消耗大漢第一經濟大州 冀州近二百年的積累至上的,而他統治期間基本沒有發展經濟的手段和措施,當他與曹操決戰的...

主觀原因是不是就是主要原因,失敗的主觀原因是什麼?

air軌跡 也不能說是次要吧,我考研背過一點哲學,憑我感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誰是主要誰是次要不是絕對的,但是重視客觀原因比重視主觀原因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和進步。客觀環境不能改變,但是可以提前洞察 調整部署並使之轉化為有利的環境,主觀方面是自己通過積累經驗和冷靜思考來把握的。愚見。馬克思哲學認為任何...

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及其教訓??簡答

1中國的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的實力單薄。2中國資本主義的畸形發展,半殖半封的社會現實使,資產階級先天不足 侵略的產物 發展不充分,後天畸形 以輕工業為主,且嚴重依賴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同時又受到這兩種勢力的遏止於打壓 導致資產階級的軟柔性與妥協性。在 僅僅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光緒,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