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諸葛亮的失誤是栽培了錯誤的人,徹底斷送了蜀國的未來

時間 2022-04-11 22:50:17

1樓:

諸葛亮也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這就怪他在識人用人上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2樓:嘟嘟的

第一個就是姜維,其實他在擔任涼州刺史的時候表現還是很好的,但當他成為蜀漢的核心人物,真正掌握大權的時候,他的一系列舉動就徹底加速了蜀漢的衰亡。第二人便是諸葛瞻,由於他不採取別人的意見,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3樓:緣空緣起波瀾動

不認同這種說法,蜀國的未來其實早已經註定,時間早晚的問題;累死的諸葛亮,攬權厲害,不信任手下,事必躬親,這樣下面的人也得不到鍛鍊,只能說成也臥龍,敗也臥龍。

4樓:情感核彈

姜維和諸葛瞻,正是因為歷史上有這兩個人,所以才會導致蜀國的未來。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就是姜維,在十年內,姜維總共進行了8次北伐,可見頻率十分高。要是每次北伐後都對蜀漢的發展有利,那自然是好事,可結果是姜維次次都是無功而返。第二人便是諸葛瞻,儘管有諸葛亮的培養,但是諸葛瞻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一般,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

6樓:老陳聊文化

諸葛亮培養的人才主要就是姜維,但姜維並沒有斷送蜀國的未來,他多次北伐是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實行以攻為守的計策。

7樓:

諸葛亮栽培了姜維和諸葛瞻並沒有錯,只是蜀國少了諸葛亮這樣的人才遲早是要滅亡的。

8樓:好好過看看

諸葛亮當時栽培的這兩人分別是姜維和諸葛瞻,其實蜀國的滅亡歸根結底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原因。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敗筆,培養了3個人,為何說這3人葬送了劉備的江山?

9樓:丸子閒談文化

這三個人是諸葛瞻、姜維、董厥。當時諸葛亮認為,自己去世後,這三人相互協作,共同分擔蜀國的事物,蜀國會在他們三人的帶領下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然而事與願違,在諸葛亮去世後,這三人因為主張不一而起了分歧,他們並因此起了內訌。

10樓:橘瓜談文化

這三個人應該就是諸葛瞻,姜維和董厥,因為雖然他們確實是人才,但是卻不懂得團隊合作,沒有團隊精神,最後害得劉備很慘。

11樓:

這三個人是諸葛瞻、姜維、董厥。雖然他們每個人的才華都挺不錯的,但是他們就是過於自我,沒有團隊合作的意識,意見發生了分歧。

12樓:活在瓜裡的籽

這三個人是諸葛瞻、姜維、董厥,諸葛亮為蜀國的發展培養了三個人,然而卻是這三個人使得蜀國的滅亡變得更加快速了,想必若是地府下的諸葛亮得知此事後也會痛恨自己識人不清吧。

13樓:

這三個人說的是諸葛瞻、姜維、董厥,他們雖然才華橫溢,有些卓越的本領,但是比較容易有分歧,不團結。

14樓:太陽向暖暖

因為這三個人都是非常不安的主,野心非常的大,他們是一步步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15樓:陌漾雨

諸葛亮培養了諸葛瞻、姜維、董厥,是想讓他們發展壯大蜀國完成他的遺願,這三人是很有才華,但是沒有了諸葛亮,他們就意見不和,內鬥爭權,擾亂朝廷導致動亂。

16樓:玻璃杯裡水晶

諸葛亮培養的三個人分別是諸葛瞻、姜維、董厥。諸葛亮認為,自己去世後,這三人能夠擔起重任,在他們三人的帶領下蜀國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沒想到諸葛亮去世後,這三人有了分歧,並因此起了內訌。

為何有人說諸葛亮臨終遺言,姜維沒重視,間接導致了蜀國滅亡?

17樓:教育聽我侃

諸葛亮在五丈原臨死之前,曾經將姜維給叫到自己身邊安排後事,說了一番話,大致意思就是蜀中的一些道路並不用擔憂,最為關鍵的就是那陰平之地,一定不能放鬆,雖然陰平之地比較險峻,但是時間長了一定會出問題的。

這番話姜維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就沒重視,正巧鍾會和鄧艾討伐蜀國正巧趕上這個鄧是個死腦筋,他就認為這個陰平地勢雖然險峻、易守難攻但是別人一定都不會注意,正是這樣,一路上鄧艾帶著軍隊從陰平長驅直入,竟然沒有遭到一點阻攔。

就是這樣,鄧艾帶著自己手下的這點兵力長驅直入,直搗黃龍,最終蜀國因此投降而滅亡,真是不聽“諸葛言”吃虧在眼前呀!

18樓:小t學姐

姜維如果當時可以牢記諸葛亮臨終前的話,雖然不一定能力挽狂瀾,挽回蜀漢滅亡的定局,但必定可以讓蜀漢多存活一段時間。

19樓:一堂的趣聞

因為姜維想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可是,最終還是改變不了蜀漢滅亡的結局。其實,姜維如果牢記諸葛亮臨終前的話,雖然不一定能挽回蜀漢滅亡的定局,卻可以讓蜀漢多存活一段時間。

20樓:米蟲與閱讀

合理,姜維確實是沒把諸葛亮的話太放在心上,才導致蜀國滅亡,但是這不是根本原因,一個國家的滅亡從來都不是一個或者幾個錯誤能造成的,它必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21樓:獨山獵戶

蜀國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就是諸葛亮在世,也挽救不了蜀國敗亡的結局,因為諸葛亮心胸狹窄,自己能力不行,還排擠所有能力比他強的人,所以說造成了後期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其實在劉備的時期,蜀國還是人才濟濟,還都是頂級的人才。

22樓:我叫王土土豆

因為諸葛亮為了蜀漢的生存與發展真可謂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即使在臨終前依然牽掛著國家的安危。諸葛亮臨終前,曾叮囑姜維一段很重要的話,若後者能聽從可保蜀漢百年國運,可惜姜維卻並沒有當回事,結果導致國家滅亡。

23樓:158四五六玫瑰紅

不是的,楚國就該面臨滅亡的時候了。因為他的國就建立在別人過得好上。所以生活中有兩個就打他。

24樓:飛贊向

因為諸葛亮為了劉備奉獻一生,包括劉備的兒子,在他死之前當然要把所有的治國方略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解決好,但是卻沒有得到姜維的重視。

25樓:

諸葛亮臨終前和姜維說:蜀中的一些道路並不需要過多的但又,最為關鍵的就是那陰平之地,一定不能放鬆,但是姜維和諸葛亮意見相左,最終結果可知姜維是錯的。

諸葛亮究竟犯了什麼樣的錯誤,為什麼會加速蜀國的滅亡呢?

26樓:一天比一天好呢啊

諸葛亮可以說是個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就算再完美的人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諸葛亮能夠運籌帷幄,但是在用人這方面卻不行;雖然他兢兢業業,輔佐劉禪管理國家事務,但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替別人分擔壓力。

一個人不能決定成敗的,雖然諸葛亮才智無雙,但是總免會犯錯。

一,不善用人。

在第一次北伐時,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以致第一次北伐的直接失利。自己選的繼承人姜維,與諸葛瞻、董厥發生內訌,執意要繼續北伐,最終導致蜀國血本無歸,民怨沸騰,國力大減。

二,事必躬親。

諸葛亮一生,事無鉅細,凡事都親歷親為,以至於連校對公文這種小事都要自己來做。他被丞相主簿楊顒指責了,諸葛亮覺得他說得對,但還是照舊親歷親為。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樣做最終只會消耗自己的精力。

而朝堂內其他人沒有得到鍛鍊的機會,能力跟不上,蜀國自然就會落後。

三,不直言先帝的過失,不勸解他的過錯。

劉備調派丞相進入四川,指派關羽去看守荊州,丞相明明知道關羽不能當擔重任,應該令趙雲前往駐守,但是卻沒有出言阻攔,此番不進言很是失職。

劉備征討東吳,丞相不分析利害,不加以勸阻,也沒有跟隨劉備打仗,只在後方發展國力。本來劉備在打仗這方面就不擅長,又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最終劉備失敗,身死白帝城。

以上三條原因,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27樓:逆心阿者

諸葛亮六出祁山,年年北伐,發動北伐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糧食,蜀國本來就地勢貧瘠,國力較弱。

28樓:泡泡小果奶

諸葛亮用人錯誤,比如劉備已經告訴過他馬謖不可用而他還是堅持,導致戰爭失敗,尤其是諸葛瞻、姜維、董厥這三人起內訌加入了蜀國滅亡。

29樓:莫言名與利

諸葛亮為蜀國的發展培養了三個人,然而卻是這三個人使得蜀國的滅亡變得更加快速了,想必若是地府下的諸葛亮得知此事後也會痛恨自己識人不清吧。

30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一直認為北伐勢在必行,但是沒想到他將大量兵力帶走,導致國內出了亂子。

31樓:

諸葛瞻、姜維、董厥,在諸葛亮去世後,這三人因為主張不一而起了分歧,他們並因此起了內訌。

32樓:窮加布

諸葛亮的用人有很大關係,一個是任人唯親,使蜀地的才人不能全部被收入麾下,另一個就是眼光不好,經常看走眼。

33樓:

為了完成遺願,一心想要北伐,但是後方劉備的兒子等人是個負擔,而且百姓也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加速了滅亡。

34樓:luu陽光的

蜀國之所以會那麼快滅亡,主要是民心的問題,連年的征戰,窮兵黷武,國內民不聊生,所以才會讓蜀國滅亡。

35樓:匿名使用者

最大的錯誤就是對劉阿斗太好了,劉備對他的恩情諸葛亮感恩於心,想多幫劉備做一些事情,導致劉阿斗什麼都做不好,加速了蜀國滅亡的時間。

36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一心北伐,卻沒有想到連年征戰已經導致民不聊生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才會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為何有人說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無道,真的如此嗎?

37樓:活在瓜裡的籽

所謂的諸葛亮敗家和劉禪的昏庸對蜀漢的滅亡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因素。蜀漢的滅亡存在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因為從它出生開始就有先天性“疾病”。

38樓:時不歸時

當然不是因為這個,真正的原因就是蜀國的國情不支援諸葛亮北伐,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39樓:

諸葛亮多次在北伐眼看要勝利的關鍵時刻,都因糧草不足而失敗,從諸葛亮所著兵書可知他很重視後勤保障,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40樓:

是和劉禪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也不能全怪劉禪,因為當時蜀漢的軍事實力已經不如以前,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41樓:甘而甜

不全怪他,但是和他也脫不了關係,而且當時國家本來就沒什麼實力。

42樓:

諸葛亮北伐失敗跟劉禪有一定的關係,但也不全是,畢竟蜀國的實力太弱小了。

43樓:

其實這個不能歸結到某一個人的身上,只能說當時蜀國的實力本來就不強,只靠一兩個人還是沒辦法逆轉。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個人才是誰,隨便活下一個人,是否就能保蜀國一統天下?

44樓:夏天高等教育30年

諸葛亮在整個三國中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賣草鞋的劉備又如何能夠有後來這樣的成就呢?不過也正因為劉備有志向、有報復,讓諸葛亮看到了諸多發展的可能性,所以他才會選擇當時跟著劉備而去。可以說他們兩個人是相互成就了對方。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諸葛亮就是一個智慧的化身,是無人能比的大軍師,但是即使再聰明的人物,可能也不會面面俱到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一輩子不可能一點錯誤都不犯的,諸葛亮一生錯殺了兩個人才,若是有一個人能活下來的話,也能夠保蜀國一統天下,這兩個人是不應該殺掉的。

第1個人就是劉封,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同樣都是劉備的兒子,但是劉封可比劉禪優秀多了,劉封很早就開始跟著趙雲張飛身邊打仗,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同時力氣過人,在軍隊中也是實力突出,有勇有謀,但是最後被劉備給處死了。

第2個人物就是馬謖了,關羽張飛等老將一個個去世,劉備也去世了之後,蜀國就一直沒有什麼大才,全靠諸葛亮一個人撐著,而在這其中馬謖可以說是數位不多中讓諸葛亮能夠高看的人,但是街亭戰役失敗之後,諸葛亮要給所有人一個交代,只能揮淚斬馬謖,而若是劉封或者馬謖這其中有一個人能夠活下來的話,蜀國或許就能夠一統天下。

45樓:小林是吧

劉封,劉備是把他當作蜀國的繼承人培養的,但是因為沒有救關於被諸葛亮殺了。馬謖,馬謖的作用不在於領兵打仗而在於他是一個好的參謀,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失誤,無奈殺了他。

46樓:

劉封和馬謖。一個是很聰明的養子,但劉備怕他威脅到阿斗的存在便殺了他。另一個很有謀略,但是卻因為戰敗而被殺。

47樓:

一個是劉封,他比劉禪優秀多了,另一個就是馬謖了,當初馬謖不聽命令,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令多少人扼腕嘆息。這兩個人都很出色,但也不能保蜀國一統天下。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為何說他壓垮蜀漢滅亡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是因為諸葛亮的兒子並沒有像諸葛亮一樣的軍事才能以及政治頭腦。使得最後鄧艾兵臨成都,也導致了蜀漢的滅亡。不得不說,這和諸葛亮的兒子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在綿竹的失敗也促使了鄧艾兵臨成都。再加上諸葛亮的兒子和姜維之間有著非常大的矛盾。也導致了蜀漢軍隊內部之間不能夠團結一心。首先是諸葛亮的兒子和姜維之間...

諸葛亮是否被高估了,真實的諸葛亮是乙個怎樣的人?

諸葛亮沒有被高估。真正的諸葛亮是乙個管理國家的人才,他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讓人民生活不斷提高。諸葛亮沒有被高估,因為歷史上諸葛亮雖然是劉備身邊的普通的乙個謀士,但是他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為劉備出謀劃策打贏了很多戰。真實的諸葛亮在歷史上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和戰略家,他乃是 兩漢以來...

諸葛亮是怎樣 借 到箭的,諸葛亮是怎樣借到箭的一段話

諸葛亮借助 大霧 和 草船 向曹操成功借箭 首先,是當時的天氣情況。什麼天氣呢?大霧垂江。對面不見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能見度極低。這是極為重要的乙個因素,正因為是這樣,才使得草船沒有罹受祝融之災。先說曹操不射火箭的情況。江面上能見度低,而東吳方面軍鼓大震,軍士齊聲吶喊,聲勢極為壯觀。曹操無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