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匈奴的左右賢王被稱為什麼,匈奴賢王的妻子稱為什麼?

時間 2022-03-06 04:50:15

1樓:匿名使用者

匈奴的左右賢王被稱為 屠耆(匈奴語,意思是賢)

漢籍記載的匈奴語僅是「單于」、「撐犁」、「孤塗」、「閼氏」、「居次」、「頭曼」、「屠耆」、「甌脫」、「若鞮」等幾個字而已。然而,這幾個字卻費盡了各國學者的智慧型和心機,其中以日本學者白鳥庫吉的成就最大。

《漢書.匈奴傳》說的「單于姓攣鞮氏,其國稱之曰『撐犁孤塗單于』。匈奴謂天為『撐犁』,謂子為『孤塗』,單于廣大之貌也,言其像天,單于然也」。道明了「單于」(酋長)、「撐犁」(天)、「孤塗」(兒子)三字的語義。

「撐犁」,顯然就是蒙古語的「天」字tangri(「騰格里」),我以為漢語「天」和「青」(意「天色」)二字,就是「騰」和「撐」的轉音,它們既是漢語中的北方民族語言成分,也是蒙古語民族祖先是從中原出走的證據。

「孤塗」的究析,須先明「孤」字的讀音。《前漢書》的西域「狐胡國」,《後漢書》記作「孤胡國」(即「回紇國」),古代「孤」字是讀「狐」的;而將「孤塗」讀「狐塗」,其語屬也就明確了。歐洲學者發現西伯利亞通古斯部落語言的「兒子」一字為kutu、gutu、uta、utu、ute等,白鳥庫吉則迅速達成「[將匈奴]視為通古斯族,則問題容易解決矣」的結論。

我查鄂倫春語之「兒子」一字確為ut'er,白鳥氏的見解實在非常有道理。

「單于」源於「廣大」不足為奇,中原語言的「皇恩浩蕩」不也是同樣的意思嗎?但因它過早就被人訓讀作chan-yu,而後人又一味因循這種誤導,自然就找不到它的語源線索了。蒙古語的「廣大」是delger,「酋長」是darga,兩字的確非常音近,甚至可能是同根的。

蒙古語g音常轉讀顎音gh,進而轉為u或f。若將「單于」讀作da-ghu或da-u,它的蒙古語源就一目了然了。

《漢書》有「昭君出塞」的事蹟,那是王昭君後宮寂寞,自願出塞和親,她先嫁「呼韓邪單于」,號「寧胡閼氏」,生有一子「伊屠智牙師」;老單于死,復株累若鞮單于立,「復妻王昭君,生二女,長女雲為須卜居次,小女為當於居次」。

「居次」是「女兒」,同今世突厥諸語之kiz一字無疑。

「閼氏」是「夫人」,這個平常的字卻也被傳統學術誤導了一番,唐代《史記索隱》引了乙個出處不明的說法:「匈奴名妻作『閼氏』,言其可愛如煙肢也。閼音煙。

」根據這個隨意的附會,戎狄語言的「閼氏」竟被訓作漢語的「煙肢」,中國學術之落後,可見一斑。其實,將「閼氏」讀作「於支」(讀u-ji),它與滿語「福晉」(fu-jin或u-jin)的關聯就立即顯現了。

「甌脫」出自《匈奴列傳》「東胡王愈益驕,西侵。與匈奴間,中有棄地,莫居,千餘里,各居其邊為甌脫」的記載。我以為它就是游牧民族的「帳幕」或「蒙古包」,該字蒙古語謂chachir,(「察赤兒」),土耳其語謂chadir或otag,前者同蒙古語,後者正是「甌脫[格]」

「頭曼」,已被確認是數詞「萬」。滿、蒙二語之「萬」均為tuman,而突厥語只有「千」(min)字,「萬」字是「十千」(on min)。春秋宋國末代諸侯「宋景公」亦名「頭曼」,宋王室是商紂王的後裔,商人是東夷,tuman出於東夷—通古斯系語言的可能較大,但不能排除出自「蒙古原語」的可能性,但它至少不會是出於「突厥原語」的。

《史記.匈奴列傳》說:「匈奴謂『賢』為『屠耆』,故以太子為左屠耆王。」「賢」可能是「聰明能幹」的意思,上古社會「聰明能幹」的人,莫如知悉前人經驗的「歷史學家」,而蒙古語之「歷史」為「屠兀赫」(tuuh),「歷史學家」為「屠兀耆」(tuuch),「屠耆」當是「屠兀耆」。

匈奴「左賢王」和「右賢王」,就是上古中原的「左史」和「右史」。

《漢書》說「匈奴謂孝曰『若鞮』」。「孝」是中原農業社會的文化辭,在其它的語言中很難找到準確的對應,而之於「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的匈奴民族而言,更沒有實際的意義,因此我們就不予討論。

綜上所述,以近代阿爾泰語的狀況來解析古代匈奴語,八個匈奴語字分屬於突厥語、蒙古語和通古斯語:

突厥語: 居次、甌脫,蒙古語: 單于、撐犁、屠耆,通古斯語: 孤塗、閼氏、頭曼。

左賢王是匈奴設定的官職名,匈奴以左為尊,所以左賢王的地位僅次於單于,左賢王一般是單于的候補人選,因此常常由單于矚意的兒子擔任。 時期不同,人也就不同,也就是有很多人當過左賢王.例如:

前趙劉聰時,宗室之親封劉虎為樓煩公、安北將軍、監鮮卑各部諸軍事、丁零郎將,成為當時幷州北部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劉虎死後,其子劉務恆繼位,被後趙石虎封為平北將軍、左賢王、丁零單于,統攝塞北諸部。

於扶羅子劉豹被封為左賢王,劉豹即劉淵之父。 呼廚泉多次受到鮮卑的襲擊,216年投靠曹操。曹操為了削弱勢力,分其眾為五部,每部 選尊貴者為帥,別令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之。

2樓:泉掌居士

漢朝時匈奴國主稱單于,不稱可汗。唐朝時北部游牧部族首領才稱可汗的。左右賢王是漢語的說法,匈奴語,突厥語,蒙古語,鮮俾語,回鶻語說法都不一樣。

你問的可能是匈奴語,由於匈奴國內部語言也不統一,對它的稱呼也不一樣。漢朝人只能對它進行意譯。而單于和可汗是音譯。

匈奴賢王的妻子稱為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妻妾都叫閼氏。

呼韓邪單于的妻子是呼衍王的小女兒,號稱大閼氏。

諸妾有呼衍王的大女兒,號稱顓渠閼氏。王昭君號寧胡閼氏。還有屠耆閼氏。

閼氏 yān zhī

漢代匈奴稱其君主的妻妾為閼氏。《史記.陳丞相世家》:

「其明年,以護軍中尉從徵反者韓王信於代。卒至平城,為匈奴圍,七日不得食。高帝明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

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裴駰集解:「蘇林曰:

『閼氏音焉支,如漢皇后。』桓譚《新論》:......彼陳平必言漢有好麗美女,為道其容貌天下無有,今困急,已馳使歸迎取,欲進與單于,單于見此人必大好愛之,愛之則閼氏日以遠疏,不如及其未到,令漢得脫去,去,亦不持女來矣。

閼氏婦女,有妒媔之性,必憎惡而事去之。」《漢書.匈奴傳下》:

「王昭君號寧胡閼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師,為右日逐王。」《後漢書.南匈奴傳》:

「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慾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

匈奴人稱妻子為閼氏。

單于在匈奴語裡是"廣大"的意思。

關於閼氏這個稱謂,據說,漢女人最早被稱為閼氏,是漢元帝時的著名宮女王昭君,呼韓邪單于封她為「寧胡」閼氏。

唐朝張泌《妝樓記》中說過「燕支,染粉為婦人色,故匈奴名妻『閼氏』,名可愛如燕支也。」

有乙個說法是,匈奴女人是胭脂的首用者。而匈奴人拿閼氏來稱呼女人,可見是美稱,是尊重的意思。

匈奴是什麼意思

4樓:清林劍客

漢族根據那個民族的特點,起的名字,就和漢族一樣,難以說明是什麼意思,

5樓:黑白不配

古代的乙個民族吧,在漢代和中原戰爭頻繁,是游牧民族

6樓:

是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蒙古,滿族,等)的貶稱,現在不能用啊

就象古代中國稱日本為倭奴一樣

衛青和霍去病打匈奴時分別多少歲?

王曉晨為什麼會被稱為「最放的開「演員

王曉晨,是乙個演技與顏值並存的女演員。而戲稱的 放得開 更多的是褒義詞,並非是刻意的貶低她。你看到的是王曉晨是很放得開,甚至有些動作很開放,而我,看到的卻是她的敬業!王曉晨,1988年出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王曉晨未畢業前就已經參與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畢業後更是與多位大咖有過合作。王曉晨...

請問靈芝是仙草嗎?靈芝為什麼被稱為「仙草」?

靈芝是仙草,在 白蛇傳 中,白娘子為救許仙,隻身前往峨眉山盜取仙草,白娘子所盜的仙草,就是靈芝。靈芝具有補氣安神 止咳平喘 延年益壽的功效,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我喝的正清靈芝口服液裡面就有靈芝,長期服用,身體明顯硬朗多了。靈芝又叫仙草,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多孔菌植物。很多...

為什麼北京被稱為“對稱的古都”

琪納雅典娜 因為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俱全,左右對稱。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 前門 天安門 午門 神武門 景山到地安門 鐘樓 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條中軸線。東 四 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衚衕縱橫交錯,分列在中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