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中國古代宗族的歷史發展軌跡及你對宗族制度的理解

時間 2022-01-17 00:25:21

1樓:蠍不語

宗族觀念源於最早的姓氏制度。

1、什麼是姓氏?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

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

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

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從無姓到有姓。

2、什麼是宗族?

宗族是以血緣關係為基楚而形成的社會團體,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的父系氏族時期。約5500-2023年前,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男權時代開始,男性在社會、家庭、財產等方面佔統治地位。子女不再是母系氏族的成員,而是父系氏族的成員,成為父親財產的繼承者,突顯了同一血脈的特點。

同一血緣的幾代人在一起就組成了家族,幾個或幾十個家族在一起就組成了宗族。

漢代班固的《白虎通·宗教》載:「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湊也。

上湊高祖,下至玄孫,一家有喜萬家聚之,合而為親,生相親,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家族是父系單系親屬集團,以一成年男性為核心,依照父子相承的繼嗣原則,上溯下延。宗族則是同一血緣、同一祖先的家族的聯合體。

家受制於宗,家之父受制於宗之長,謂「父,至尊也」,「大宗,尊之統也」。所以,宗族統常表現為乙個性氏,一姓一宗聚居就形成了村莊。

宗族產生後,幾度興衰。至宋代以後,隨著理學的興起和廣泛傳播,宗族中的血親觀念和倫理觀念,不斷深入人心,宗族組織步入穩定發展的軌道。到清代,達到極盛。

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會的衰落,宗族觀念發展的勢頭有所減緩,但是仍極具生命力。2023年,蔣介石施行保甲訓令,勢圖利用、依靠宗族組織,達到鞏固其統治的目的,訓令稱:「我國農村家族制度本極發達,今猶牢守,謀地方安定,只有沿用家族制度中之家長,以嚴密民眾組經織之基楚。

」解放後,宗族觀念開始逐漸淡化。改革開放以後,宗族活動又開始復甦,並且出現強勁的發展勢頭。至今,宗族組織的規模、活動的範圍、影響的深遠都比歷史任何時期要大。

足以證明幾千年以來形成的宗族觀念是何等根深蒂固。

宗族之所以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是因為血緣滋潤的緣故,可謂血濃於水。血緣關係是人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他是社會的基本關係,是社會組織的基礎,對社會生產和生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傳統上一向都很看重血緣關係,不管貴族還是庶民,都不例外。

血緣在族人中形成了乙個共同的鄉土觀念、宗族觀念和生活習俗,族人對外族不適應了,致使族內世代團結一致,小族數世不遷,大族百世不遷,兄弟分炊亦不遠徙,族人無能為生大家贍養。這些有強大凝聚力的制度,使族人很喜歡聚族而居,數代同居,相率畜子添孫,以子孫繞膝為福氣,謂多子多福。因此,宗族人口越來越多,人口的增多又進一步加深鞏固了宗族觀念。

人多勢眾,大宗大族往往是當地社會力量的主力。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是國家,是**,但社會力量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大宗大族對社會影響,眾目共睹,世人傾仰,所有姓氏宗族都有成為大宗大族、出人頭地的強烈願望。

如何評價徽州宗族制度的歷史作用71

2樓:倪微微

如何評價徽州宗族制度的歷史作用;徽州作為朱熹傳播理學的重要場所,深受朱熹理學的影;歷史上,徽州幾千年的穩定的社會形態充分說明了徽州;在徽州傳統的宗族制度中,宗法制度作為促進人們之間;法」,就是通過族長和其他長老的權威,通過非正式的;其

二、從徽州宗法制度崇尚儒學,推崇讀書尊教的表現;坑為例,由於文人達官多,羅東序祠至今仍儲存許多楹;其

三、徽州宗法制度構建了乙個

如何評價徽州宗族制度的歷史作用

徽州作為朱熹傳播理學的重要場所,深受朱熹理學的影響,特別是朱熹親訂的《家禮》對徽州氏族影響尤深,「人們重宗義,講世好,上下六親之疏,無不井然有序」。而徽商的成功則為強化宗族的凝聚力提供了物質條件,通過建祠堂、修宗譜、置族產、建書院、辦義學、興學田等,宗族文化得到更加認同和強化,宗族制度更加完善。同時,作為乙個移民社會,外來氏族為了生存,也需要借助宗法制度和宗教文化來強化宗族的凝聚力。

這二者的結合構成了徽州社會超強的封建宗法制度,成為徽州文化的一大特點。

歷史上,徽州幾千年的穩定的社會形態充分說明了徽州宗族社會和諧的管理機制的創立、完善和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可以歸結為程朱理學思想感化、徽州文化的傳播、宗法制度的約束、文會鄉幫組織的網路化管理四個方面的整體作用的發揮。

在徽州傳統的宗族制度中,宗法制度作為促進人們之間協調的規則,它的重要功能就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框架或模式,在這個框架裡,人們可以相互影響。它的運作體現了倫理的作用或對倫理的依靠。通過依靠世代相承的血緣系譜關係來界定族內嚴格的社會規範和權利與義務,長幼尊卑各司其職,默守著本家族的道德規範和清規戒律,皆不得逾越本分。

若有逾越或違背,就要受到家族的制裁,所謂「正以家

法」,就是通過族長和其他長老的權威,通過非正式的規則包括倫理規範、價值取向、道德、習慣等文化性因素的作用有效地協調和控制著族內的摩擦糾紛,實現對家族成員的行為約束,因而宗族這種特殊的制度適應了特定的經濟關係和人文環境,鑄造了超穩定的社會系統,它培育了一種社會的人格,體現了一種「熟人社會中」的管理模式。關於它的歷史意義的評價,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宗法制度中建管公益,惠及村民的文化理念對徽州村落文化和族人道德培養薰陶影響甚深。古徽州許多學堂社屋等公建、公益設施是以宗祠為紐帶,通過各姓氏、各宗支的長老牽頭,以宗祠公共義倉為基礎,加上民間募捐眾家錢物勞力籌集辦成的。所以宗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義舉」為基礎的組織建設社會、管理社群的作用。

其二、從徽州宗法制度崇尚儒學,推崇讀書尊教的表現形式和教育功能深化了徽文化興起和傳播。徽州各宗姓家族普遍重視興學育才,傾力栽培莘莘學子,期望自己子弟榮獲功名。古代徽州「兩多」:

為官者多,商販者多。這應當歸結於宗法制度載體的宗祠文化的作用。徽州宗祠不少內設文學館,利用宗祠培育、造就文化人才,還通過宗祠田產收取租穀,設立「學谷獎學制」,而且祠規規定祭祖准入祠堂者除長輩外,得需有功名者,以此鼓勵讀書成才,鼓勵建樹功名以光宗耀祖。

這樣古徽州狀元縣,舉人村枚不勝舉。以呈

坑為例,由於文人達官多,羅東序祠至今仍儲存許多楹聯、牌匾、名人書畫、木石古雕等。形式上一是直接在宗祠興教辦學,為族人學童授課,為赴京城考生籌集路費。二是用懸掛堂匾、祠聯、楹聯這種形式來弘揚渲染推崇知書達理之德;三是在祖訓中將「讀書窮理」之程朱理學思想作為家法祖訓。

其三、徽州宗法制度構建了乙個超穩定的徽州社會結構,為徽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乙個長期安寧穩定的環境,有利於財富的積累和經濟的持續發展。而宗族文化所強調的團結互助,共同創業的理念又有利於整合宗族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這在封閉、保守、小規模經營的封建小農經濟狀態下顯得更富有經濟競爭力。

其四、宗法制度中引導修德,正人正已的文化理念凸現。徽州宗法制度文化給人乙個非常突出的感覺,就是許多立在宗祠、寫在族譜中的「族規」、「家訓」,都是教育子孫注意社會公德、家庭道德、從政官德、經商道德等等的修煉。提倡以孝事親,以誠待人,以信為本,以忍處世。

充分體現了朱熹「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思想。可以說,徽州宗祠成為古代村落落實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為和諧機制確立奠定了制度和思想的理論基礎。

其五、宗法制度倡導的變通的義利觀使徽州人擁有了衝破封建傳統義利觀的倫理道德基礎,並使封建的徽文化具備了一定程度上的商業文化的特徵,在這種相對先進文化的支

配下,徽州人的行為更加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推動徽州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

徽州宗法制度構建了乙個超穩定的徽州社會結構,為徽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乙個長期安寧穩定的環境,有利於財富的積累和經濟的持續發展。而宗族文化所強調的團結互助,共同創業的理念又有利於整合宗族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這在封閉、保守、小規模經營的封建小農經濟狀態下顯得更富有經濟競爭力。

中國封建家族制的基本特點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什麼是宗族制度

3樓:

宗族制度又叫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係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

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

4樓:我是龍的傳人

宗族制度是中國古代以家長制為核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特殊社會體制。

根據民族學與考古學的研究,宗族制度的起源可以追索到原始社會晚期的父系氏族時期。宗族制度的核心是嫡長繼承制。商末以前,嫡長繼承還基本是自發的,並未自覺確立為制度,「兄終弟及」在商仍時有發生,到了商末才正式確立嫡長繼承制,到了西周終 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

根據宗法制度,西周最高統治者自稱天子,王位是嫡長 子繼承,稱為天下的大宗,是整個統治家族的最高家長,也是天下的共同政治統帥。天 子分封其諸子、諸弟為諸侯。諸侯對天子為小宗,在封國中為大宗,其爵位由嫡長子繼 承。

諸侯分封其諸子為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其諸子為士。士對卿(大夫)為小宗,在 本家為大宗,其爵位仍由嫡長子繼承。

這樣,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自天子——諸 侯——卿(大夫)——士,形成乙個嚴密的金字塔的家族統治網。所謂「別子為祖,繼別 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

」 說的就是這種大宗、小宗關係。周王朝既是乙個龐大的政權級織,各級領主形成層層依 附的政治隸屬關係,又是乙個以大套小、重重疊疊大家族的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既是 家族組織形式,又是政權組織形式,是血緣和政治的結合,分別嫡庶、尊卑統系之制。

天子的領土稱為天下,諸侯的領地稱為國,卿(大夫)和士的領地稱為家,故有《大學》 裡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在中國早期社會裡,家族組織和國家政權基本上是合 而為一的,都統一於宗法制度。

中國修建的水壩歷史,中國古代水利發展的歷史

一劍飄九州 我國水庫大壩的建設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中國的都江堰,約建於公元前240年。如建於公元前598 前591年間的安徽省壽縣的安豐塘,壩高6.5m,庫容達9070萬方,水面積達34平方公里,經歷史上多次修復和更新改建等,至今已執行2600多年。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

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 5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前210年 和他的帝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秦。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特點及其原因,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有那哪些

仲孫金生羊婷 1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 中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是如何發展變化的?1 遠古社會由 刀耕火種 發展到 石器鋤耕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耕作方式。2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是怎樣演變的?2 原始社會實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 夏商周時期,實行土地國有制 井田制 春秋時期,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