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是什麼?

時間 2021-10-27 19:26:01

1樓:學海無涯回頭是案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2樓:風舞九宵

1.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

2.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飛躍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

3.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

4.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美德兩國取代英法登上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新崛起的列強與...

5.壟斷資本對外擴張,世界被瓜分完畢,帝國主義志民體系在全球建立。總之,到20世紀初,主要...

3樓:娛樂小八卦啊

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器的廣泛應用最為顯著,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報的發明,為迅速傳遞資訊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絡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的另一項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新和使用。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柴油機創制成功。

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

在經濟方面,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趨勢加強,推動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促進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少數採用新技術的企業擠垮大量技術落後的企業。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便產生了壟斷。在競爭中壯大起來的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之間,就產量,產品**和市場範圍達成協議,形成壟斷組織。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使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托拉斯等高階形式的壟斷組織,更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同時,控制壟斷組織的大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的經濟、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者。壟斷組織還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更加激烈,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範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是什麼?

5樓:諸事可言

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趨勢加強,推動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促進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少數採用新技術的企業擠垮大量技術落後的企業。

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便產生了壟斷。在競爭中壯大起來的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之間,就產量,產品**和市場範圍達成協議,形成壟斷組織,壟斷最初產生在流通領域,如卡特爾,辛迪加等壟斷組織,後來又深入到生產領域,產生托拉斯等壟斷組織。

大量的社會財富也日益集中在少數大資本家手裡,到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壟斷組織。

6樓:匿名使用者

1)經濟: ①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②生產關係,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③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 ④工業佈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 ⑤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美德實力超過英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⑥能源結構,人、畜、風、水、煤——-電、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 ②社會主義運動,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 ③對外政策,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主)。 蒸汽火車

④民主民族運動:促進了新型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⑤國際關係(世界政治格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3)思想文化:

①壟斷主義 ②思想觀念,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觀念 (5)環境問題,汽車的出現,促進石油的大規模使用,使大氣中,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汙染問題。

對中國的影響: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西方國家需要在更廣闊的範圍內開展殖民活動,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在全世界領土已被瓜分完畢的情況下,中國則成了它們掠奪的中心,這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1.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邊疆危機到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從強佔租界地、劃分勢力範圍、瓜分狂潮到八國聯軍侵華,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

邊疆危機、中法戰爭和甲午戰爭中的愛國官兵英勇抗爭;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在華投資設廠合法化。列強競相對華輸出資本,加劇經濟侵略,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這是世界歷史發展潮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5.中國近代科技進一步發展

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也傳播著進步和文明,促進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7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可以從4個方面來說:

首先,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如電力,煤炭等,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進了重工業的大踏步前進,使大型的工廠能夠方便廉價的獲得持續有效的動力**,進而使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成為可能,併為之後的經濟壟斷奠定了基礎。

其次,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長期困擾人類的動力不足的問題。內燃機的發明又促進了發動機的出現,發動機的發明又解決了交通工具的問題,推動了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的足跡遍佈了全世界,也讓各個地區的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訊工具的發明。自從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不在侷限與面對面的談話。

最後,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炸藥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軍工業的進步,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煤炭中提取各種化合物,塑料,人造纖維先後被投入實際生活。

8樓:剛上完課

電力在生活和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什麼影響?

9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19世紀中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50~60年代,歐美許多國家進一步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資本主義已成為世界體系。社會生產發展的迫切性和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飛躍提供了新的技術基礎,開拓了新的領域。

電磁學的產生,促成了電能的應用,使人類從以蒸汽為能源時代進入了電氣時代,為工業提供巨大發展的前景,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2023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1816~2023年)研製成功發電機。2023年比利時工人格拉姆發明了環狀電樞,2023年製成了第一架實用電動機。

法國學者德普勒2023年解決了遠距離電力傳輸問題。同年,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1847~2023年)把輸電線結成網路,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廠,大功率的電站應運而生。利用電能作動力,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開始進入電氣時代。

人類進而把電能應用於社會生活後,帶來了人們生活面貌的巨大變化。2023年美國人貝爾(1847~2023年)發明了**;翌年,愛迪生髮明瞭錄音器,留聲機、麥克風也相繼問世;特別是電燈的發明和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況。

電力工業的發展推動了內燃機的改造和應用。德國人奧托(1832~2023年)製造出第一臺四衝程內燃機,因使用汽油點火故稱汽油機。2023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1858~2023年)以廉價柴油為燃料,製成實用壓縮點火內燃機。

內燃機的發明使大量開採石油成為可能,並解決了汽車和飛機發動機的裝置問題,促進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革新。

冶煉技術也有明顯的提高。2023年英國人貝西默(1813~2023年)發明了在熔鍊生鐵時增吹空氣以減少含碳量的“吹氣精煉”鍊鋼法。2023年法國人馬丁(1824~2023年)發明平爐,使它不僅能熔化生鐵和熟鐵,而且能熔化廢鋼,使之成為優質鋼。

2023年英國冶金技師托馬斯(1856~2023年)的鐵礦除磷試驗成功,使含磷鐵礦也能生產出優質鋼。由於冶煉技術的改進,不但鋼的質量有明顯提高,產量也持續增長。

冶煉業和電力工業的發展,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革新。19世紀晚期,鐵軌已完全由鋼製作,導致機車的功率、牽引力、速度、重量和體積都有明顯的增長。2023年,阿爾卑斯山鐵路線上建成了15公里長的世界第一條鐵路隧道。

2023年,英國開鑿長達7公里的賽汶河隧道。90年代,許多國家都在試用電氣牽引機車,建造了電氣鐵路線。2023年德國工程師卡·茨設計的用內燃機推進的汽車在慕尼黑誕生。

2023年美國人福特試製成功時速為25英里的汽車。1894~2023年愛爾蘭科學家約·鄧祿普用橡膠輪胎代替汽車的鐵輪,使行車條件改善而廣為流行。2023年輪船製造開始用蒸汽渦輪機代替活塞式發動機,大大提高了輪船的功率和行速。

2023年德國設計師捷爾費爾特使用以液體燃料發動的內燃機,推進了飛艇的生產。2023年美國萊特兄弟試製飛機成功。

重工業和交通工具的發展,推動了軍事工業的革新。2023年美國工程師海·馬克西姆發明重機槍。英國在英布戰爭中首次使用了裝甲車,並開始了坦克的研製。

2023年法國人勞布夫製成海面航速為每小時12哩,海底航速為9哩的新式潛艇。英國在與德國的軍事競賽中於2023年製成了第一艘無畏艦。

化學工業在化工合成技術上也有了新的突破。80年代,人們可以從煤炭中提煉氨、苯及人造染料。法國人聖·夏爾東發明了人造纖維,進而推動人們用粘膠絲生產人造絲。

2023年美國人黑特發明賽璐珞。2023年安全火柴問世。2023年瑞典化學家和工業家諾貝爾(1833~2023年)相繼發明威力極大的“**膠”炸藥和無煙炸藥,廣泛應用於軍事和工業。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科學技術的突破引起了產業結構的變化及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出現了電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汽車製造業等新興工業部門。舊有的工業部門也採用了新裝置、新工藝。

出現了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革新,採用了標準化、自動化、系列化等新的生產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1870~2023年,世界鋼產量由52萬噸增至2830萬噸;石油產量由80萬噸增至2000萬噸;鐵路長度由21萬公里增至79萬公里。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兩倍多。

工業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刺激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2023年美國人發明自動割捆機。2023年康拜因機問世。

19世紀80年代開始推廣脫粒機。20世紀初開始使用拖拉機。人工肥料被廣泛採用。

美國西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由於農業機械的使用及荒地的開墾,農業產量獲得巨大的增長。

總之,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生產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躍入一個新階段。

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何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 10

1 經濟 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生產關係,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 工業佈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 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美德實力超過英法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能源結構,人 畜...

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關係

1 相同點 它們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它們都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階級的出現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2 不同點 在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規模上 深度上和影響上都遠比第一次工業革命要大得多。a它有堅...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玴囥uuu也鮲 一二 時間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40年代 19世紀60 70年代 20世紀初 標誌 機器代替手工 電力的應用 發明者 工匠.技師 科學家 科技含量 主要以熟練技工經驗為主 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發生 由英國開始後推廣 由美,法,英等國同時進行 到歐美各國 主要工業部門 棉紡織業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