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是哪朝代的故事呢,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發生在哪個朝代?

時間 2021-10-20 19:37:46

1樓:匿名使用者

現存最早的梁祝傳說的文字材料,見於宋代張津《四明圖經》所引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 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

舊記謂二人少嚐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其樸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這個傳說當時在民間流傳是有情節內容的,可惜梁氏記載太簡略,恐怕不是它的本來面目。但從中可以得出梁祝傳說可能是從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附會、衍變而來的結論。 到了晚唐張讀的《宣室志》,就記載了傳說的基本情節: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肆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

山伯後為 令,病死,葬 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

晉丞相謝安表奏墓曰義婦冢。 在張氏的記載中已明白指出梁祝傳說產生於東晉,由"晉丞相謝安表奏墓曰義婦冢"可知民間是相信實有其事的。因為梁載言和張讀都是唐代人,他們記錄的傳說,至少早已流傳在民間口頭流傳,才能引起文人注意,載於方志中。

何況民間傳說必須經過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才能廣泛的流傳開來。其產生時代,是有理由上推至六朝的。而明代徐樹丕《識小錄》中提供的線索可驗證這一點:

"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雖然現存《永樂大典》輯錄的《金樓子》無此記載,但相信徐氏的話不會毫無根據,憑空捏造。

2樓:西楓弦音

梁祝傳說的產生時代

近代**研究家蔣瑞藻(1891—1929)最早提出,梁祝傳說最初產生在東晉。[1] 他所依據的,是輾轉引述的宋徽宗大觀間明州知事李茂誠所撰的《義忠王(梁山伯)廟記》,其實也屬於傳說性質,並非嚴格的史料。但至20世紀30年代,諸家已對東晉說大致取得了共識。

錢南揚說得最準確和肯定:「這個故事託始於晉末,約在西曆四百年光景,當然,故事的起源無論如何不會在西曆四百年之前的。至梁元帝採入《金樓子》,中間相距約一百五十年。

所以這個故事的發生,就在這一百五十年中間了。」[2]

大體梳理一下,研究梁祝傳說和史蹟所據的材料,比較早的計有:

(1)梁元帝蕭繹《金樓子》。明•徐樹丕《識小錄》:「按,梁祝事異矣!

《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 徐樹丕所見《金樓子》是原書還是輾轉所得,無從查考。梁元帝蕭繹,公元522年11月~554年,在位三年。

554年被魏軍所殺,享年47歲。藏書14萬卷,魏軍破江陵城時,全部燒毀。現存世的《金樓子》系輯本,沒有「梁祝事」的記載。

(2)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宋•張津《四明圖經》:「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

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嚐同學,比及三年,而梁山伯初不知英台為女也。其樸質如此。

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梁載言,唐中宗(683~684,在位三個月)時候人。

(3)唐•李蠙《題善權寺石壁》。明《善權寺古今文錄》錄唐•李蠙《題善權寺石壁》全文:「常州離墨山善權寺,始自齊武帝贖祝英台產之所建,至會昌以例毀廢。

唐咸通八年,鳳翔府節度使李蠙聞奏天廷,自舍俸資重新建立。……」李蠙,唐宣宗時候人。此《題善權寺石壁》寫於唐懿宗咸通八年,丁亥,即公元867年。

又,宋《咸淳毗陵志》二十五:「廣教禪院在善卷山,齊建元二年以祝英台故宅建。唐會昌中廢,地為海陵鍾離簡之所得,至大和中,李司空蠙於此皆榻肄業後,第進士。

咸通間以私財重建,刻奏疏於石。」 齊太祖建元二年,為公元480年。

(4)唐•張讀《宣室志》。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七「梁山伯訪友」條引唐•張讀《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

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

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

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ps:據查證,梁山伯和祝英台根本不是乙個朝代的人,不過是先後葬在同乙個墳上。

卻說祝英台是南北朝人,生前幫助窮人,享有女俠之名,卻遭**馬文才父子加害。祝英台舊墓掘出來,老百姓以梁祝二人俠義相融,連死後山墳都碰在一塊,遂築起乙個同墳墓,把兩人合葬,而成千古美讚

3樓:匿名使用者

梁祝文化發端於晉代,距今已有1600多個春秋。梁祝文化源於宜興,流傳於全國,走向了世界。梁山伯與祝英台被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發生在哪個朝代?

4樓:檸檬一家人

東晉。《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淒美愛情所感染。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蹟佐證。

5樓:曉龍老師

1600多年以前的東晉末年。

故事內容簡介:

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於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

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念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見如故,遂結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間,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內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台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節放假、二人去鏡湖遊玩的時候,祝英台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後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來是個女的了。

後來家人寫信催祝英台回家,臨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

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後去祝府提親。

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乙個月後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搶先一步提親、並且下了聘禮,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台沿路相送、難捨難分。

梁山伯回家後,相思病重,寫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藥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台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台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後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後來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並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台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台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裡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此文出自清朝·曹秉仁《寧波府志》

寫作背景: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寧波府志》共三十六卷,《梁山伯與祝英台》出自首一捲。清曹秉仁修,萬經纂。曹秉仁,雍正初年任寧波府知府。此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此志對海防、兵制、輿圖、山川、形勝等有關軍事內容記載頗為詳明。而塘堰、壩閘、田賦、鹽政等經濟情況亦見大略。現有清乾隆六年 (1741) 色超補刻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淒美愛情所感染。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蹟佐證。

雍正十一年修《寧波府志》卷三六《逸事》載,梁祝故事發生在東晉謝安執政時期,梁山伯為會稽山陰人,祝英台為會稽上虞人。

晚唐(公元851年)張讀《宣室志》記載:「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忍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

晉丞相謝安表其墓曰『義婦冢』」。

6樓:穆子澈想我

梁祝的故事發生在晉朝。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淒美愛情所感染。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蹟佐證。

梁祝的主要內容

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於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念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見如故,遂結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間,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內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台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節放假、二人去鏡湖遊玩的時候,祝英台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後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來是個女的了。

後來家人寫信催祝英台回家,臨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

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後去祝府提親,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乙個月後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搶先一步提親、並且下了聘禮。

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台沿路相送、難捨難分。 梁山伯回家後,相思病重,寫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藥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台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台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後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後來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並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台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台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裡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故事是真的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說起梁山伯與祝英台,大家都知道,不但是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還是我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明顯是傳說。tp 3 11 自己去看。十分詳細的參考資料?wtp tt 我想因該是真的,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那些人種是打打殺殺!o o 梁山...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出自哪種戲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屬於那種劇種

梁山伯與祝英台 與 白蛇傳 孟姜女 牛郎織女 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其中,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最初由越劇搬上戲曲舞台.1945年,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 梁祝哀史 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劇本由袁雪芬 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 薛巖 整理,幸熙 蘇石風...

梁山伯與祝英語臺的曲作者

1.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 陳剛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 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次公演,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這支中國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響 民族化的創世紀。2.梁祝 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 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