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陵墓怎麼建設》

時間 2021-10-14 20:59:36

1樓:

1、明朝以前

地上基本是:陵區大門—石象生(有人、獸,象徵墓主人生前的儀仗隊)—墓門—獻殿(特殊日子如清明等,來祭祀所用)—享殿—封土(就是平時所說的墳頭),還有守陵人住處、製作祭品的廚房、墓牆等。

地下:保護層(防水的青膏泥、乾燥的木炭等)—提湊(即木頭形成的墓室的牆)—墓室(分主室、耳室)—棺槨—陪葬品

2、明代

地上:石牌樓—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及4根華表—石象生—龍鳳門—陵門—神廚(製作祭品)、神庫、神功聖德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放置帝后生前冠服、靈位,在特殊日子如清明等,來祭祀所用)、配殿—琉璃花門—二柱門—寶城,還有守陵人住處、陵園、墓牆等。

地下:隧道—墓道—前殿—中殿(放置帝后的寶座、琉璃五供、長明燈)、左右配殿(停放陪葬的妃子的棺材,明英宗時開始廢除殉葬,不停放棺材,成為空屋)—後殿(停放帝后棺材、金寶、金冊、陪葬品)

3、清朝

地上:石牌樓—大紅門(陵區大門)—神功聖德碑亭及4根華表(從順治到嘉慶都有)—石象生、神庫、井亭(神廚用水)、東西班房(衛兵住)—隆恩門—隆恩殿(放置帝后靈位,在特殊日子如清明等,來祭祀所用)、配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石五供—明樓—寶城,還有守陵人住處、墓牆等。

地下:隧道券—墓道券—穿堂券—明堂券(放置帝后的金寶、金冊)—金券(停放帝后棺材)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皇家的厚葬之風早在西元前5世紀時的春秋時期就已興起了。從戰國開始,帝王墳墓被稱為「陵」,意思是像山一樣高大巍峨。

中國古代帝王習用土葬。

新石器時代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竪穴式土坑墓,地面無標誌。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中曾發現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公尺,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馬等隨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陝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陽附近,尚未發現確切地點,陵制不詳。

戰國時期陵墓開始形成巨大墳丘,設有固定陵區。秦始皇陵在陝西臨潼縣,規模巨大,封土很高,圍繞陵丘設內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據記載,地下寢宮裝飾華麗,隨葬各種奇珍異寶,其建築規模對後世陵墓影響很大。

漢代帝王陵墓多於陵側建城邑,稱為陵邑。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乙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由於帝王謁陵的需要,在陵園內設立了祭享殿堂,稱為上宮;同時陵外設定齋戒、駐蹕用的下宮。

陵區內建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嬪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將、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北宋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鞏義市,規模小於唐陵。

南宋建都臨安,仍擬還都汴梁,故帝王靈柩暫厝紹興,稱攢宮。元代帝王死後,葬於漠北起輦谷,按蒙古族習俗,平地埋葬,不設陵丘及地面建築,因此至今陵址難尋。明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另一高潮。

明代太祖孝陵(見明孝陵)在江蘇省南京,其餘各帝陵在北京昌平縣天壽山,總稱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軸線布置寶頂、方城、明樓、石五供、櫺星門、祾恩殿、祾恩門等一組建築,在整個陵區前設定總神道,建石象生 、碑亭、大紅門、石牌坊等,造成肅穆莊嚴的氣氛。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遼寧新賓,福陵、昭陵在瀋陽,其餘陵墓建於河北遵化和易縣,分別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

建築布局和形制因襲明陵,建築的雕飾風格更為華麗。

空間布局和藝術構思陵墓是建築、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其布局可概括為3種形式 :

①以陵山為主體的布局方式。以秦始皇陵為代表。其封土為覆鬥狀,周圍建城垣,背襯驪山,輪廓簡潔,氣象巍峨,創造出紀念性氣氛。

②以神道貫串全域性的軸線布局方式。這種布局重點強調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為陵山主體,前面布置闕門、石象生、碑刻、華表等組成神道。

神道前再建闕樓。借神道上起伏、開合的空間變化,襯托陵墓建築的巨集偉氣魄。

③建築群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布置在一處。在神道上增設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莊嚴肅穆的環境。

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文獻記載,秦漢時代陵區內設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宮人獻食,猶如生時狀況。秦始皇陵地下寢宮內「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並用金銀珍寶雕刻鳥獸樹木,完全是人間世界的寫照。

陵東已發掘出兵馬俑坑3處,坑中兵馬俑密布 ,完全是一隊萬馬奔騰的軍陣縮影。唐代陵園布局仿長安城,四面出門,門外立雙闕。神路兩側布石人、石獸、石柱、番酋像等。

用材和結構陵墓墓室使用木、磚、石3種材料。因時代不同結構形式有變化。大型木槨墓室是殷代開始一直到西漢時期墓室的特點。

早期為井傒式結構,即用大木縱橫交搭構成。到西漢時又出現用大木枋密排構成的「黃腸題湊」形式,形成木構墓室的高潮,漢代一些王墓即屬此制。磚築墓室是墓室結構的重要形式,反映出早期磚結構技術的發展水平。

磚築墓室分為空心磚砌築和型磚砌築兩類。空心磚墓室始於戰國末期,型磚墓室約始於西漢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應用漸廣。墓室頂部結構有幾種形式,方形墓室頂部為疊澀或拱券,長方形墓室頂部為筒拱等。

例如南京南唐李昪欽陵墓室的前、中二室為磚砌墓室。石築墓室多採用拱券結構,五代時期的前蜀王建墓的墓室是由多道半圓形拱券組成。宋陵墓室雖然是由石料構成,但頂部是由木樑承重,為木石混合結構。

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階石料砌築的拱券,與無樑殿相似。數室相互貫通,形成一組華麗的地下宮殿。

3樓:全程

中國古代帝王墓葬建築及墓葬文化

如果把那些永遠逝去的古代生活比作歷史河流上的船,那麼古墓就是這只船在水中的倒影。當地面的風物因為天災人禍而消失,幽暗的地下世界則為我們儲存了祖先的生活和思想。由於中國的建築物以木頭為主要材質,所以地面上的古國景象很難被保留住,但在地面以下卻還有另乙個世界。

中國皇家的厚葬之風早在西元前5世紀時的春秋時期就已興起了。從戰國開始,帝王墳墓被稱為「陵」,意思是像山一樣高大巍峨。

中國古代帝王習用土葬。新石器時代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竪穴式土坑墓,地面無標誌。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中曾發現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公尺,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馬等隨葬。

周代陵墓集中在陝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陽附近,尚未發現確切地點,陵制不詳。戰國時期陵墓開始形成巨大墳丘,設有固定陵區。秦始皇陵在陝西臨潼縣,規模巨大,封土很高,圍繞陵丘設內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

據記載,地下寢宮裝飾華麗,隨葬各種奇珍異寶,其建築規模對後世陵墓影響很大。漢代帝王陵墓多於陵側建城邑,稱為陵邑。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乙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

由於帝王謁陵的需要,在陵園內設立了祭享殿堂,稱為上宮;同時陵外設定齋戒、駐蹕用的下宮。陵區內建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嬪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將、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

北宋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鞏義市,規模小於唐陵。南宋建都臨安,仍擬還都汴梁,故帝王靈柩暫厝紹興,稱攢宮。元代帝王死後,葬於漠北起輦谷,按蒙古族習俗,平地埋葬,不設陵丘及地面建築,因此至今陵址難尋。

明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另一高潮。明代太祖孝陵(見明孝陵)在江蘇省南京,其餘各帝陵在北京昌平縣天壽山,總稱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軸線布置寶頂、方城、明樓、石五供、櫺星門、祾恩殿、祾恩門等一組建築,在整個陵區前設定總神道,建石象生 、碑亭、大紅門、石牌坊等,造成肅穆莊嚴的氣氛。

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遼寧新賓,福陵、昭陵在瀋陽,其餘陵墓建於河北遵化和易縣,分別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建築布局和形制因襲明陵,建築的雕飾風格更為華麗。空間布局和藝術構思陵墓是建築、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

其布局可概括為3種形式 :①以陵山為主體的布局方式。以秦始皇陵為代表。

其封土為覆鬥狀,周圍建城垣,背襯驪山,輪廓簡潔,氣象巍峨,創造出紀念性氣氛。②以神道貫串全域性的軸線布局方式。這種布局重點強調正面神道。

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為陵山主體,前面布置闕門、石象生、碑刻、華表等組成神道。神道前再建闕樓。借神道上起伏、開合的空間變化,襯托陵墓建築的巨集偉氣魄。

③建築群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布置在一處。在神道上增設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莊嚴肅穆的環境。

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文獻記載,秦漢時代陵區內設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宮人獻食,猶如生時狀況。秦始皇陵地下寢宮內「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並用金銀珍寶雕刻鳥獸樹木,完全是人間世界的寫照。

陵東已發掘出兵馬俑坑3處,坑中兵馬俑密布 ,完全是一隊萬馬奔騰的軍陣縮影。唐代陵園布局仿長安城,四面出門,門外立雙闕。神路兩側布石人、石獸、石柱、番酋像等。

用材和結構 陵墓墓室使用木、磚、石3種材料。因時代不同結構形式有變化。大型木槨墓室是殷代開始一直到西漢時期墓室的特點。

早期為井傒式結構,即用大木縱橫交搭構成。到西漢時又出現用大木枋密排構成的「黃腸題湊」形式,形成木構墓室的高潮,漢代一些王墓即屬此制。磚築墓室是墓室結構的重要形式,反映出早期磚結構技術的發展水平。

磚築墓室分為空心磚砌築和型磚砌築兩類。空心磚墓室始於戰國末期,型磚墓室約始於西漢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應用漸廣。墓室頂部結構有幾種形式,方形墓室頂部為疊澀或拱券,長方形墓室頂部為筒拱等。

例如南京南唐李昪欽陵墓室的前、中二室為磚砌墓室。石築墓室多採用拱券結構,五代時期的前蜀王建墓的墓室是由多道半圓形拱券組成。宋陵墓室雖然是由石料構成,但頂部是由木樑承重,為木石混合結構。

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階石料砌築的拱券,與無樑殿相似。數室相互貫通,形成一組華麗的地下宮殿

中國墓葬文化

古代皇帝的陵墓為什麼在地下,古代皇帝的陵墓為什麼在地下? 10

胡新傑 中國古代習用土葬。新石器時代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豎穴式土坑墓,地面無標誌。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中曾發現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米,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 馬等隨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陝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陽附近,尚未發現確切地點,陵制不詳。戰國時期陵墓開始形成巨大墳丘,設有固定陵區。秦始皇...

古代帝王的名言,古代帝王的開卷有益名言

齋沙殳薄 漢武帝劉徹說的,敢犯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夢香皇后2012版 曹操 寧我負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我 電視上看到的 強者有什麼是絕對不會去請問神明的,命運是有自己掌握的 楚莊王 齊威王 鳥,要麼不飛,一飛沖天 要麼不鳴,一鳴驚人。 武則天的名言名句 君子雖殞,美名不滅。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

為什麼古代帝王喜歡定都在長安,古代帝王為什麼喜歡定都長安

歷史歷來已久 那麼長安為何會成為十三朝古都,歷代帝王為何都想以長安為都城呢?一共有三個原因,戰略,經濟和天險。長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長安是十三朝古都,位列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在隋唐時期,長安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根據歷史記載,最早在周朝,周文王時期就定都於長安,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