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所遇到的阻力及取得的成功,給了你什麼啟示?你認為改革

時間 2021-09-12 01:47:55

1樓:高彬雨

程步先生《真商鞅》前言:尋找成事的奧秘

提到商鞅人們馬上就會想到四個字:「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國家大事,跟我們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嗎?有關係。

做成一件事情不容易。小如乙個企劃案的成功實施,大到一件國家大事的落實見效。人生就是踩著這樣乙個接乙個的成功而步步登高的。因此,研究並掌握辦成一件事情的訣竅,很有必要。

天下萬事什麼最難?

在乙個腐朽沒落的國家變法革新最難!

翻閱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截止到公元2023年,我們便會有乙個發現,當乙個國家腐朽衰敗到一定程度之後,似乎是任何力量都難以挽救,除了用戰爭將它摧毀,然後重建,別無他策。歷史已有數不清的國家消亡王朝更替的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點。歷史上也有無數的仁人志士不惜身死,試圖力挽狂瀾,但結果幾乎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為什麼?在乙個腐朽沒落的國家變法革新,為什麼是天下最難成功的事情?

第一難,百分之十掌握權力的統治者拼死反對變革。因為變革就是利益再分配。每乙個腐朽國家都有乙個通病,那就是統治階級掌握著權力,享受著利益,卻不為國家的發展出力。

變革就是要把他們的權力和利益拿過來,給那些為國家發展出力的人。所以,統治階級必然拼死反對。不幸的是,變革的所有措施卻都要靠他們來推行實施。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次變革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難,百分之八十的人不願意變革。千百年形成的規矩做成的習慣,一時改變,談何容易?這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普通百姓,僅有的一點財富僅夠維持溫飽。

就算變革變出個金山來,分到百分之八十的百姓手裡,也就一粒沙子。可萬一變革以後連現有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都沒有了怎麼辦?所以他們對變革觀望、消極。

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乙個個變革者失敗之後喋血街頭,而百姓茫然冷漠的原因所在。

第三難,百分之十想要變革的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些人腦後有反骨,不滿現狀,不知分寸,難以駕馭。這些人雖然是變革的積極支持者,但他們更容易冒進而給變革招致滅頂之災;他們更容易不滿變革的進展速度而成為變革的反對者,最終的結果是導致激烈的對抗,天下大亂,玉石俱焚。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許多變革,最終演變成血腥戰亂的原因所在。

然而,有乙個人卻成功了,他就是商鞅!

商鞅為什麼能夠成功?

弄清楚這個問題,放眼大處,國家大事有借鑑作用;著眼身邊,乙個沒落企業的起死回生,一項企劃案的順利實施,一次人生低谷的絕地反擊,都能有所啟發。所以我們有必要來研究商鞅。

可是為什麼這本書又叫「真商鞅」?

現存有關商鞅的歷史資料,主要**於司馬遷的《史記》。由於漢代統治者的政治需要,也由於那個政治環境不可避免地對司馬遷本人產生影響,《史記》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對商鞅的曲解和貶斥。大量的文學創作充斥在歷史事件的記載中,虛虛實實,真假難辨。

以至於幾千年來人們都在批評商鞅嚴刑峻法,似乎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心狠手辣。讀過程步《真秦始皇》的朋友都知道,這些真真假假是確實存在的;批評商鞅嚴刑峻法是錯誤的。因此,要想弄清楚商鞅變法為什麼能成功,就必須剝離司馬遷的這些誤導和偏見。

所以,我們有必要用「程步讀史原則」,認真閱讀司馬遷的《史記》原著,甄別司馬遷文字的真偽,剔除司馬遷的文學創作和不得已而為之的文字,排除幾千年來專家學者的借古諷今,添油加醋,再對比中國歷史上一次次變法革新失敗的慘痛經歷,來探尋商鞅變法成功的奧秘!

程步讀史原則:

一,採信記載時間、地點、事件的文字。摒棄文學描寫、心理描寫和形容詞。

二,謹慎對待人物對話:君王任何場合的說話,予以採信;公眾人物之間、公眾人物與百姓之間公開場合的對話,區別採信;公眾人物隱秘場合的對話、百姓公開場合和隱秘場合的對話,不予採信。

三,研究史書上有的事情,還要特別留心研究史書上無的事情。

2樓:原野上的皮皮麥

阻力說明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是要付出代價。改革創新是順應了歷史潮流,新的必定會取代舊事物。因此面對困難我們要沒有畏懼,要大膽創新。要尋找適合時代發展的路子。

商鞅變法最終使秦國變得強大起來,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商鞅為實現抱負不怕犧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變法中體現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這種改革創新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也是我們現在社會所需要得。

3樓:快樂小遠遠

①改革是使經濟發展、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國家才會有光明前程。

②改革會遇到種種舊勢力、舊習俗的阻撓和反對,會付出沉重代價,必須堅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③改革還應該重視選拔有才幹的人,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④還需要制訂法律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強化以法治國。

啟示:①改革可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國力。改革是強國之路。

②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甚至要付出血的代價。

③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終究會取得勝利。

④今天我們要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深化改革、勇於創新。

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歷程有什麼啟示

4樓:紅顏

從中國歷史上改革的情況看,改革的阻力主要來自上層 ,要實行改革 ,必須首先統一上層的認識和立場 ,這就要造成強大的**。商鞅變法,與當時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甘龍、杜摯進行了激烈辯論 ,從而宣傳了自己的變法主張。太子犯法 ,商鞅說:

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於是「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師公孫賈。明日 ,秦人皆趨令。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其阻力也來自上層 ,所以趙武靈王讓王諜告公子成說:「行政先信於貴」,通過做工作,爭取到了他們的支援 ,其法才得以推行全軍。中國自古是個人情味濃厚的國家,人們常常禁不住以情代法。

范仲淹大刀闊斧地裁減地方上**而又無能的**,就遭到了一些**們的反對 ,連曾贊成改革的富弼都說:「你大筆一揮 ,可知就造成一家哭啊 !」范仲淹回答:

「一家人哭 ,比一路人哭怎樣 ?」意謂寧讓庸吏**一家哭,也不讓在他們治理下的一路人哭。所以變法的失敗,乙個重要原因就是權貴們的反對。

綜觀中國歷史上的改革情況,一些人們反對改革的主要動因 ,一是囿於認識,二是羈於利益。囿於認識主要是指其認識落後於形勢的發展,因循守舊,對所謂「祖宗之法」缺乏辯證的分析,羈於利益主要是指其為保護其既得利益和未來利益而反對變法,其反對變法的理由可以講得冠冕堂皇,骨子裡乃為保護其一己之私利而已。二者又是互動的 ,其由於認識短淺而羈於私利,由於羈於私利而認識短淺。

變法必然伴隨著一些利益調整 ,權貴們為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未來利益,往往會竭力反對變法,他們有時也會講很多變法的好處 ,但一旦觸及到自己的利益時,其立場和態度就會發生截然相反的變化。 (二)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是否可行 ,是改革能否成功的乙個重要原因。故古人主張,改革必須要有獨智之慮, 即要有獨到的見解和思慮 ,制定出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如商鞅為秦孝公首先制定了先富國強兵 ,奪占黃河和崤山之固 ,後東向以製諸侯 ,最後成帝王之業的巨集偉規劃,取得孝公的支援後,開始變法。宋代王安石的《言事書》、《上時政疏》,亦是其施行變法的綱領。清代康有為的「公車上書」等也是當時改革的綱領性檔案。

總之,有無高明而可行的方案 ,是改革能否施行以至成敗的前提,這就必須進行深入調查,充分論證,精心思慮,反覆推敲 ,努力使方案趨於完善,步驟合於形勢。 (三)最高統治者必須具有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 改革是一項極為複雜的工程 ,中間難免出現矛盾、曲折和反覆。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改革的決心如何,往往是改革成敗的關鍵。

管仲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乙個重要原因是他得到了齊桓公的支援,他自己又掌握了國相大權。商鞅變法之所以取得成功,關鍵性原因也是取得了秦孝公的支援,而其最後被殺 ,也是因為最高統治者易人,他失去了「靠山」。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取得成功 ,也是因為他本人就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雄材大略,變法態度堅決,又取得了一些重臣的支援。

因此 ,頑固的保守勢力在他面前最終都敗下陣來。至於宋朝王安石變法之敗,清代康、梁維新之亡,都與最高統治者的態度、權威等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商鞅在看出秦孝公真正有變法圖強的決心後 ,才講出自己的改革方案,范睢對秦王「三問而不敢對」,就因為變法事關重大,而最高統治者的態度又關係著變法成敗。

(四)變法時機的選擇要適宜 《呂氏春秋·察今》中說:「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移時移,變法易矣。

」講的就是要把握好改革的時機。歷史上的一些成功的改革者,都是順應歷史潮流 ,把握時機 ,適時進行改革的。如商鞅選擇在「諸侯卑秦」,秦孝公感到「醜莫大焉」,決心繼承先人之志,變法圖強,下達求賢令之後 ,西行入秦,以「強國之術說君」,君大悅,於是決定在秦國實行變法。

變法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援下,取得了成功。相反 ,歷史上一些王朝的統治者由於缺乏應有的敏銳,盲目驕傲,和平麻痺 ,看不到「世易時移」的新特點,丟掉了改革的機會,導致最後被動挨打。如近代以來,西方經過工業革命後 ,火器有了很大發展 ,在**裝備上已將清帝國遠遠拋在後面。

但醉心於「**」、「中心」的清朝君臣們對此麻木不仁,視而不見,一味關著門稱老大。五十年後,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大清帝國的君臣們嘗到了西方「船堅炮利」的厲害,受到了歷史的懲罰,這才手忙腳亂起來。這一歷史事實證實了古人「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不可以持國」訓言的正確。

(五)軍事改革要系統運籌並周密施行 軍事改革是國家改革的乙個重要方面。歷史上有一些比較單純的軍事改革,例如魏舒的毀車以為行,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等,但是大部分軍事改革都是被納入到整個國家改革之中的,是國家改革中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等都是如此。

從中國歷史上軍事改革的情況看,軍事改革必須系統運籌,周密施行。宋神宗和王安石在討論變法時,都講到「措置得兵」的問題,即是指此。王安石說:

「西事稍彌,邊計正當措置。天下困敝,惟為兵患。若措置得兵,即中國可以富強。

餘皆不足議也。」強調了利用和平間隙進行軍事改革的重要意義和基本要求。 (六)改革者要有義無反顧、勇於獻身的精神 從中國歷史上改革的情況看,那些改革的積極倡導者都沒有乙個好的結局。

這是因為改革必然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而這些保守勢力往往都握有重權,他們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對改革始則反對、繼則扼殺、不行則韜晦,進行打擊報復。所以歷史上很多人對改革望而生畏,隨波逐流者多,敢挽狂瀾者少;講大道理者多,真行實幹者少;善始者多,克終者少。但是歷史證明,中國不能沒有這些改革者。

沒有了他們,中國就真的失去了希望。他們往往是當時富國強兵的先行者 ,上層建築的修補者,緩和階級矛盾的調停者 ,在一定意義上說 ,也是歷史前進的推動者。譚嗣同雲: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 ,今日中國未聞有變法而流血者 ,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請自嗣同始。」他**後 ,在監獄牆上題詩曰: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在臨刑時又慷慨陳詞 ,大意是為了救國,我願灑了我的血, 以喚醒千百人站起來繼續進行維新事業。

譚嗣同這種為了改革而義無反顧、勇於獻身的精神感天地 ,泣鬼神,是應大力弘揚的。改革者沒有這種精神,其改革大都半途而廢。中國歷史上的改革還有一重要特點,就是人存政在,人去政息。

究其原因 ,除了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新制度之外,還有一極為重要原因 ,就是變法堅持時間之長短。變法沒有不建立制度的,但中國是個人治的國家,即使變法建立了新制度 ,人們也可照樣將其廢除。習慣勢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變法實施時間一長,人們習慣,後人再改也就難了。

商鞅變法,「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數」,「行之十年,秦民大悅」,新法實行時間長了, 人們習慣了,後人再想改就難了。但新法長期不改 ,也會變成「舊法」。只有不斷變革,社會才會進步。

這就是《易傳》所謂的「生生不息」。我國的先人們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變易是永恆的,不變是相對的。

治國、理軍必須遵循這一客觀規律,適時進行改革,切不可墨守成規,求穩怕亂,反對變革。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商鞅變法所體現的經濟思想,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

秦在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關東各大國。反映並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的賦稅改革,也遲於關東各國很多。如魯國 初稅畝 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國的 初租禾 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後186年。可是這時,秦國已使用鐵製農具,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這不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產生過程,而且...

商鞅變法中的廢井田指的是,請問商鞅變法時所說的廢井田和開阡陌是什麼意思

大朗 商鞅變法中的廢井田指的是廢除井田制度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於商朝,到西周時已發展很成熟。到春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諸多原因井田制逐漸瓦解。實質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 井 字,因此稱做 井田 井田...

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商鞅遇害時秦國人怎麼不同情

因為1.他得罪的是未來國君2.使大多秦國吏利益受到巨大損害3六國恨他使秦國強大.3.他變法好處最多的大多是手無寸鐵的大頭百姓.試問 百姓既有同情,也無可奈何.他們可以為商鞅和官吏.國君.天下做對嗎? 王亞菲 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 1.當時在政的秦惠文王,被他得罪的封建地主權貴,以及 獨尊儒術 而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