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科舉制度在內容與形式上有什麼變化

時間 2021-09-05 22:14:55

1樓:哈長卓若蘭

不說變化,我完整說一下

學子們的考試科目分為三場:

第一場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由於出的考題不可以和以前出過的重複,所以通常出的考題都會很刁,甚至考官自己有時候都弄不懂

第二場考試實用文體寫作

第三場考時務策論,也就是給一件事情讓你分析,也差不多就是現在的應用文。

實用文體寫作比較麻煩,需要寫八股文,八股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幾個部分,其中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部分必須用排比對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而且答題時還必須依照聖人朱熹的思想來答,這種形式非常禁錮人的思想,但是能寫出一篇立意深刻、文辭優美的八股文必定是天才。

再說另外的

考試分為**,第一級為院試,範圍是州縣,考試者不論年齡統稱為童生,考試成績分為六級,只有考到

一、二級才可以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錄科」

下一級為鄉試,範圍是全省,時間三年一次,一般在8月,通過的人叫舉人,是有資格做官的。

第二年2月舉人們可以去京城參加會試,對手為各省的精英,會試第一名為「會元」。

最後是殿試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學子們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皇帝會根據考生們的表現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說的比較多,變化就讓lz自己對比一下吧。

2樓:雨逅de初秧

《明朝那些事兒》裡的介紹比較好理解。我簡要概括一下。

明朝科舉制度的考試科目分為明經,就是考察《四書》《五經》等八股文體。第二科是實用文體寫作。三則是時務策論。

【這應該算是內容上】最大的變化在於在八股文中尤其重視程朱理學,特別是朱熹為《四書》作的注,有條要求是要符合當時朱夫子的思維。這無疑狹隘了思想。我個人認為估計朱元璋本來想認朱熹作祖先,後來沒認成,用這種方式作紀念?

形式上突破了隋唐時期小規模的招收人才辦法,大大增加了選拔力度,使得更多人可以當官。這無疑是廣大考生的一劑興奮劑。由此,更多的人們願意窮盡一生等待金榜題名,狀元登科的無比榮耀也讓所有人嘆為觀止。

【這是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當然在程式上是這樣的,童生(並不特指是小孩,未獲得秀才稱號的讀書人都只是童生)經過院試,合格的稱為秀才,一二等秀才繼續參加省會舉辦三年一屆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第一名就是解元。舉人們參加京城辦的會試,考中的叫貢生,第一名則是會元。貢生通常有三百人(明朝),繼續參加最為重要的殿試,狀元登科在此一舉。

殿試決出三甲,一甲稱為進士及第,只有三人,就是狀元,探花,榜眼。二甲稱為賜進士出身,若干人。三甲稱為賜同進士出身,也是若干人。

以上是我看《明朝那些事兒》了解的。樓主有興趣可以去找找,這在第十六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樓:冰庫裡的企鵝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

總的來說形式上更規範化制度化

————————————————————————————————

內容就是完全的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比起唐考的詩賦和宋考的策論,更死板,嚴格按照八股文來寫)

八股文。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

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

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

4樓:匿名使用者

內容就是八股文唄。明朝的特色!~

科舉制度在明朝時有什麼變化

5樓:

明bai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du、會試、殿zhi試**。

dao鄉試是由南、北直隸版

和各布政使司舉行權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

內容就是完全的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比起唐考的詩賦和宋考的策論,更死板,嚴格按照八股文來寫)

八股文。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

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

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

明朝科舉制度有發生什麼變化

6樓:易客

形式上更規範化制度化.

考試內容是四書五經,文體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觀點必須遵循朱熹《四書集注》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

影響上的變化,「八股取士」雖然加強了君權但禁錮了人們思想,使讀書人脫離現實,缺乏實際能力,阻礙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其一,完全實現了科舉與空前完備的官辦學校教育的緊密有機結合。儘管科舉與學校結合的趨向,早在科舉制確立和發展之初的唐代就已出現,如**各學的生徒成為科舉考生的主要**之一,就是其具體表現。宋代以後這種趨向仍不斷發展。

但自唐至元,在科舉與學校關係日趨密切的同時,又始終存在著科舉與學校的矛盾,表現為時而重科舉,時而重學校,宋徽宗甚至還一度取消科舉,而完全以學校考選取代之。只是到了明代,科舉與學校才真正牢固而有機的結合起來。具體表現在三點上:

一是科舉成為官辦教育的軸心和導向,無論是國子監,還是府州縣學教育,都完全以科舉為導向;特別是洪武二十六年制定的府州縣學教官考核法,專以科舉成績和通《經》與否作為考核教官稱職與否的依據,更在制度層面上把府州縣學教育完全納入以科舉為中心的軌道。二是官辦教育成為科舉廣闊而堅實的基礎,不僅其教學內容完全以科舉考試科目為中心,而且科舉考生也以學校生員為主體,明後期甚至幾乎完全**於學校,從而,使科舉考試真正成為以學校教育為基礎的考試;這就為統一考試內容、文體形式和考生的知識結構、思想素養等提供了前提條件;不僅有利於考試制度本身的發展和完善,而且對於朝廷加強對天下士子乃至全社會的思想控制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官辦教育成為科舉的重要補充,表現為學校不僅成為科舉落第者的收容站,而且學校功名及其入仕途徑成為科舉功名的重要補充;從而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進一步增強了科舉與學校的互補性、適應性、吸引力和控制力。

其二,形成了五級考試體系。在宋、元科舉**考試的基礎上,明代又形成了五級考試體系。首先表現在增加了「科考」,即正統九年奏准,在鄉試之下增加由各省、直提學官主持的「科考」,作為科舉的最低一級考試:

規定除「在京吏員、承差人等」由所在衙門保勘和禮部考送外,各省、直的應試生儒,只有科考中式,方能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其次表現在自永樂二年開始增加了在殿試之後從

二、三甲進士中選拔庶吉士的考試,以培養和儲備高階人才故明代科舉的考試層級應為科考、鄉試、會試、殿試和庶吉士考試五級制。這不僅進一步提高了科舉考試的難度和規範程度,而且為提高選才質量提供了條件;成為明代對科舉制度的重要發展之一。

長期以來,一種流行觀點認為,「童生考試」是明代科舉的最低一級考試。但實際上,它只是決定童生也即未入儒學的士人能否成為府、州、縣學生員的考試,與科舉考試雖有一定聯絡,但並無直接關係,因它並不是參加科舉必經的一級考試。自明初至明末,各省、直都有許多未入儒學的士人以「儒士」身份參加鄉試的例子,而他們之所以具有參加鄉試的資格,就是因為參加科考中式,而非童生考試中式;對此,《明史·選舉志一》也有如下記載:

「士子未入學者,通謂之童生,當大比之年,間收一二異敏,三場並通者,俾與諸生一體入場,謂之充場儒士。」其中「三場並通者」,也即科考中式者。所以,只有「科考」才是決定生員和社會上的「儒士」能否獲得參加鄉試資格的考試,是科舉考試體系中的最低一級考試。

因五級考試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絡,主要表現在「層級選拔」上,即下一級考試成為上一級考試的前提和基礎,故稱之為「考試體系」。五級中,有兩級屬於為上一級考試舉行的確認應試資格的考試,這就是確認參加鄉試資格的「科考」和確定參加殿試資格並實際上決定能否獲得進士頭銜的會試,其它**,即鄉試、殿試和庶吉士考試都是確定功名的考試,中式者分別獲得舉人和

一、二、三甲進士及庶吉士的頭銜。

其三,形成了空前完備的功名體系。在健全的科舉層級考試體系和官辦教育體系基礎上,明代形成了由狀元、榜眼、探花、庶吉士、二甲進士、三甲進士、舉人、監生、歲貢和生員等科舉和學校功名構成的層級功名體系。考中舉人尤其是進士以上的科舉功名固然是每個士子所艷羨的目標;但考不上也不是沒了出路,還有監生以下的學校功名供其競取。

每級功名都與一定的資格、社會地位和待遇相聯絡。其中,進士以上的功名仕途最為優越;舉人、監生也都有選官資格;歲貢只要通過由翰林院主持的「廷試」,既可獲得監生身份入監肄業,又可直接充選府、州、縣學教官;最低等的生員,雖不能直接選官,但所著服裝等級已在平民百姓之上,且能享有「除本身外,戶內優免二丁差徭」的優待。由上可知,明代功名之多樣、層次之合理、體系之完備、待遇之優厚,都是前代不能企及的,不僅顯著擴充套件了科舉和學校的包容性和適應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吸引力。

其四,科目的高度單一和考試的高度統一。「科目單一」是指沿宋、元之舊,明代科舉取士只設進士一科。「考試統一」是指各省直鄉試與會試在考試的場數、內容、出題及答題依據等方面都完全統一。

如考試場數,鄉、會試皆為三場。又如考試內容,鄉、會試皆為「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經》義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許各減一道。……第二場,試論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語五條,詔、誥、章、表內科一道。

……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未能者,許減其二;俱三百字以上」。第一場的出題與答題依據,皆為「《四書》義主《朱子集注》;經義《詩》主《朱子集傳》,《易》主程朱《傳》、《義》,《書》主蔡氏《傳》及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榖梁、胡氏、張洽《傳》,《禮記》主古注疏」。永樂後又規定統一以《四書五經大全》和《性理大全》為宗。

成化後,《經》、《書》義考試的答卷文體也空前統—,考生一律要用「八股」文體答題。科目的高度單一與考試的高度統一,是唐宋以來科舉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是出於人們所熟知的適應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出自考試制度本身追求客觀公正的內在要求。這一局面的形成,既為統一閱卷標準、減少作弊進而提高考試錄取的公平性創造了條件,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使科舉取士走向了僵化。

其五,防範和懲治作弊的制度達到了空前嚴備的程度。如為防範作弊,而實行了考官迴避制度,鎖院及內、外簾官隔離制度,考生入場搜檢制度,巡綽監考制度,考卷彌封、謄錄和對讀制度,使用異色筆答卷、謄錄和閱卷制度,考官會審落卷制度,填榜前提調、考官和監臨官共同核對朱、墨卷制度;鄉試後解送和複查中式考卷制度;總之,對可能出現作弊的每乙個環節都制定了相應的防範措施,可謂周嚴細密。至於懲治作弊,也遠比前代嚴厲。

如考生作弊,前代一般處以「罰科」,即取消其參加下科或下幾科考試的資格;明代自嘉靖後,則例處「枷號」,即身負重枷「於禮部前」示眾一月,然後發為民;萬曆後,又定為「重枷三個月,發極邊煙瘴地方充軍」。**作弊,不論職位高低皆嚴懲不貸,甚至涉嫌作弊者也處以罷官。如弘治禮部侍郎程敏政、嘉靖閣臣翟鑾就皆因涉嫌科場作弊而罷官。

上述措施基本保證了明代科舉在規範有序的軌道上進行和客觀公正原則的實現。誠如萬曆進士謝肇淛所說:「二百年來,法度之至公至慎者,獨此一途耳!

」其六,取士地域的廣泛性空前增強,並得到制度的切實保證。主要表現為宣德後實行各省直鄉試按定額錄取和會試分南、北、中卷按比例錄取制度;而無論確定各省直解額,還是劃分南、北、中各卷的錄取比例,都始終貫徹了在主要依據各地科舉實力的前提下,對邊遠落後地區給予充分照顧的原則。如陝西、雲南、四川、廣西四省的解額,與內地省份特別是與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差距,要遠遠小於二者在科舉實力上的差距。

而按南、北、中卷地區錄取比例分別為55%、35%和10%的規定,可知北卷、中卷地區比洪武、永樂間的實際錄取比例都提高了近一倍的幅度;南卷地區的錄取比例,則下降了二十乙個百分點。所選庶吉士也是廣泛**於全國各個省、直。這既保證了各地區享有政治資源的相對平衡,又優化了**隊伍和統治集團成員的地域組合,不僅有利於實現各地人才素質特點的互補,而且對鞏固統

一、增強全國尤其是邊遠地區對朝廷的凝聚力和促進文化教育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七,建立了進士觀政制度,對於新進士歷練和熟悉政事以及提高其行政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此,顏廣文《明代觀政進士制度考略》有詳述,此不重複。

其八,明中葉後形成了**和地方要職幾乎全部由進士佔據,及「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的局面。科舉功名成為決定士人地位和朝廷政治資源分配的主要因素。弘治四年,禮科給事中王綸所言:

我朝科舉之法最為盡善,「取之有序,進之有等」。就反映了明代科舉功名等級與任官等級完全對應的特點。這既是明代科舉發展到鼎盛階段的產物,同時也在銓選中把形式公平原則貫徹到當時所能及的最高水平。

明朝時期,科舉制有什麼變化,科舉制度在明朝時有什麼變化

原生大秦 1.規模加大了,隋唐宋元科舉,錄取的人數極少。明朝科舉的規模比之要大上很多。2考試內容越發當一,只讀四書五經,八股文形式束縛人的思想。明朝以前,唐宋的科舉不僅考經史典籍,也考數學 農學等等,推動了人才的全面發展。不過能從八股文死板的考試中脫穎而出的那些人,也必是擁有超乎常人的實力的。明朝很...

科舉制度選拔的是文人而不是能人,科舉制度與文化的關係

因為學文可以為帝王服務 為何歷代文人命運多坎坷 樓主的說法欠妥。中國文人並非歷朝歷代都命運坎坷。例如宋代,可謂文人的天下。宋太祖趙匡胤在建國之初即立下誓言,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宋一代,皇帝沒有殺過乙個文人。即使是秦代著名的焚書坑儒,也只是限於儒家乙個學派而已。其它學派並未波及。真正對於文人實行高壓...

科舉制度結束在什麼時候,科舉制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

科舉制度結束是在清光緒三十一年。科舉是乙個含義豐富複雜 具有動態特徵的詞語。廣義的科舉指分科舉人或設科取士,約略同於貢舉,起始於漢代。狹義的科舉指進士科舉,始於隋朝。科舉制的諸多特徵是經歷漫長的過程才逐漸形成的,但要定下乙個起始年代,必有標誌性的創制,而真正具有標誌性意義且與歷史上科舉一詞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