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統治者,為何只滅佛而不滅道

時間 2021-08-30 10:36:00

1樓:文娛吃瓜

中國曆代統治者,只滅佛而不滅道的原因,我認為包括:道教興起於我國本土,和我國傳統文化更有契合性;並且相比於佛教,道教顯得並不是那麼功利化。

我國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那時候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思想在中華大地上相互迸濺。

而與我國思想並存的在政治、宗教方面影響最深的要數道教和佛教。縱觀歷史,我們發現中國曆代統治者,只滅佛而不滅道,這其中的原因包括:

道教興起於我國本土,和我國傳統文化更有契合性

道教興起於春秋時期的道家,可謂一脈相承;而佛教起源於印度。我國曆代的封建統治以儒家思想為根本,佛教中的教義講究放下慾望、家庭、倫理,追求內心的空靈狀態,這和儒家正統思想有矛盾之處。相反,道家的八卦理論、陰陽相合理論卻是歷代統治者嚮往的理論,被用於研究長壽、長生不老。

同樣,陰陽相合的理論讓人懂得藏息相輔,這都是中華文化瑰寶。

相比於佛教,道教顯得並不是那麼功利化

佛教自春秋戰國以來,由我國的西部一點點蔓延到內地,到了大唐時候,開始在民間大肆宣揚。人們拜佛,認為如來佛祖是福音,會拿出香火錢相贈,這使得佛教一定程度上非常的富有。在靠天吃飯、天災人禍的年代,帝王會優先想到殺富濟貧,將錢財拿出來給貧苦大眾;相反道家則顯得那麼淡泊名利,這使得它得以保全。

2樓:活在瓜裡的籽

這是因為道教相對於佛家來說,顯得不那麼功利化,而且道教就是興起於我們國家。

3樓:梔梔推文

很多皇帝通過信仰道教,各種煉丹,希望得到長生不老,但信仰佛教的皇帝較少。

4樓:山中一老叟

歷來文人把道解釋為無為而治,順應自然,這正合統治者的心意,整天吃喝玩樂,什麼事都不要做,任老百姓自生自滅,多舒服,滅他幹嘛?

5樓:

道教的起源地就是中國,而佛教是外來教,雖然現在在中國很普遍,那也是經過很多年才實現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佛教很多所宣言的思想,符合統治者想要倡導的一些觀點,更利於國家統治。

7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因為道教是我國本土產生的,是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同的,佛教是外國傳進來的,還是有些不適合統治者的統治的。

8樓:遠方巧之鶴

相比道教這個本土宗教,佛教這個外來宗教它和整個儒家文化有著很多相悖的地方,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是,佛教主張放下家庭,親人,而儒家則非常注重倫理和家庭。

9樓:驚鴻

因為道教是我國自己的文化,而佛教是外來文化,統治者覺得這是外來文化的入侵,要樹立自己的文化。

10樓:

相比道教這個本土宗教,佛教這個外來宗教其實並不能和古代的中國社會完全相容,或者說,它和整個儒家文化有著很多相悖的地方。

11樓:

因為佛教影響力太大,佛寺佔據大量土地卻沒有納稅的義務,大量的和尚佔據了生產人口,給朝廷造成了負擔。而道教崇尚無為,影響力不大,佔據的土地,人口,財富對於國家來說並不算什麼。

12樓:丸子閒談文化

這主要是因為道教是起源於我國本土的,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體現,這點很重要。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封建法典是什麼?

13樓:紀希榮譚鸞

《唐律疏議》東亞最早的成文法之一http://baike.baidu.com/view/58711.htm?fromid=257203

14樓:睦秀榮鄞溪

《法經》bai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部比du較系統的封建成zhi

文法典,但dao它並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版文法典,在《權法經》之前,已經頒佈了很多法典,只是不過不太完善。《法經》成為以後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另外:《永徽律疏》是我國迄今為止完整儲存下來的一部最早、最完備、影響最大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總結了中國曆代統治者立法和注律的經驗,繼承了漢代以來德主刑輔的思想和禮律結合的傳統,使中國封建法律至此發展到最成熟、最完備的階段,標誌著中國封建立法技術達到最高水平。

《永徽律疏》以其豐富的內容、高超的技術和鮮明的特色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並對當時周圍其他亞洲國家和後世各王朝的封建立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永徽律疏》在整個中國法律制度發展史上佔有最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法制史上獨樹一幟。

15樓:唯戀依晨兮

歷史上最早的封建法典,可查證的是鄭國子產在銅鼎上頒佈的《刑書》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43864。鄭國執政子產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象徵諸侯權位的金屬鼎上,向全社會公佈,史稱“鑄刑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佈成文法的活動。

所以在《刑書》之前肯定還有,但是因為之前的法律講究的是“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所以都不公佈的,所以現在已經無法查證了。《刑書》是在春秋末期,內容已經無法確知了,但接下來就是各國風起雲湧的變法時期,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刑書》是封建法典,但可以推測這個時候公佈的法律還是奴隸法典的可能性不大。

還有內容留存下來的,是魏國李悝的《法經》,成為以後歷代法典的藍本,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援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

而現存的最系統完整的封建法典,就是《唐律疏議》。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是東亞最早的成文法之一。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長孫無忌、李績等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而成。

也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

關於是否是封建的問題,毫無疑問《秦律》是封建法典,因為秦朝是第一個封建王朝,但並不表示之前的就沒有封建性質的法典。因為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相地而衰徵”、李悝《法經》的維護郡縣制、和商鞅變法時期的廢井田、開阡陌等的國家政策,已經是帶有封建性質的改革措施了。只是因為以前的法典,比如《法經》的具體內容無法查證,所以無法確定是否是封建法典罷了。

事實上,在2023年之前,司法考試複習大綱裡都把《法經》定義為“中國最早的封建成文法典”,2023年才把“封建”二字去掉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法經》內容無法查實,所以無法確定其是否是真正的封建性質的法典。但毫無疑問,《法經》裡是維護郡縣制的,這是對奴隸王朝的分封制徹底的破壞,是不可能劃歸到奴隸制法典的。

所以說《秦律》是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16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著名改革家魏人李悝撰寫的《法經》,這是我國第一部有系統的封建地主階級法典。後世法典大多以此為最初參考,最著名的當屬秦二世頒佈的通行全國的《秦律》。

17樓:李大墲

涉及到史學界五朵金花之一古史分期 若是沿用傳統的史學觀點 封建貌似該在商鞅變法以後吧

《法經》貌似不算是封建法典吧 個人比較偏向於 《秦律》

18樓:熱心知道的人

追溯到很久以前,夏帝立下了這條法則

19樓:匿名使用者

刑書是歷史上最早的封建法典

儒家思想為什麼會被中國曆代封建統治者所推崇

原因 經過改造後的 儒家思想 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要,是統治階級欺騙和奴役民眾的重要工具,有利於維護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等級秩序。拓展 中國自漢武帝以後的歷代 君主所推崇的 儒家思想 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先秦時代原始儒家思想,而是經過董仲舒改造後為適應 統治者需要而搞出來的偽儒家理論。對於真正的原始儒家 孔...

在古代,關中平原為何成為歷代統治者的首要選擇

關中平原成為宋朝以前歷代統治者定都的首選是有特定的歷史和地理因素在裡面的,題主的問題並不嚴謹,因為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只是宋朝以前定都的首選,宋朝定都是開封和杭州,元明清三朝都是定都北京的。關中平原成為宋朝以前統治者首選,而後續又被北京代替跟地形 氣候 人口 形勢都有很大的關係。先從地理上來看,關中平...

中國歷代朝代的順序和帝王名字

酒劍仙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勳 虞舜 重華 夏 啟以後 西元前2197 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安 今山西雯縣 1 宗神夏禹 年 2 帝啟 9年 3 太康 29年 4 仲康 l3年 5 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