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秦穆公,唐玄宗,隋文帝,隋煬帝,武則天,唐高宗,唐中宗原名是什麼,建立什麼朝代

時間 2021-08-30 09:30:44

1樓:九鷹飛月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649年在位,年號貞觀。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軍事家,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唐朝建立後,受封為秦國公,後又晉封為秦王,其後平竇建德、王世充,最終統一中國。

後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兩人,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讓位。李世民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為中國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開創了唐朝歷史及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歲,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674年加諡文武聖皇帝,749年加諡文武大聖皇帝,754年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字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幼時被封為晉王,即以仁孝聞名。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時年22歲。

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後母武才人通姦;即位後把武氏接回宮中為昭儀,後立為後。唐高宗曾在武后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后武則天並稱二聖。高宗後期朝政主要依賴武氏處理。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684年1-684年,第二次在位時間為705年-710年。李顯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曾改名李哲。一開始他被封為周王,後來改為英王。

他的兩位哥哥李弘早夭、李賢的太子地位被廢黜後,李顯繼立為太子,高宗去世後,李顯於弘道元年十二月十一日(684年1月3日)繼位。李顯繼位後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與武則天抗衡,但為武則天廢黜,貶為廬陵王,軟禁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均州鎮)和房州(今湖北**市房縣)。699年,武則天將李顯重新立為太子。

705年2月22日,迫於大臣和將軍的威脅,武則天將皇帝位傳給皇太子李顯。2月23日,李顯登基稱帝,3月3日,李顯恢復唐朝國號。在位期間,曾派張仁願修建三受降城,鞏固了河套,嫁金城公主到吐蕃,在鞏固邊疆有一定貢獻。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為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

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玄宗晚年在位年間,發生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變衰的關鍵時期。

武則天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通稱武則天或武后。唐高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秦穆公姓嬴,名任好。(?-前621年),部份記載中被稱為秦繆公,是春秋時代秦國國君。

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諡號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王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隋文帝楊堅(西元541年7月21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弘農郡華陰人(今陝西省華陰),隋代開國皇帝,諡號文帝,廟號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3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年)5月11乙未日(6月8日),北周宣帝病逝。近臣劉昉、鄭譯等以太上皇的名義假傳聖旨,以楊堅為總知中外兵馬事,楊堅於是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楊堅手握軍權後,恐北周諸王在外叛變,假借護送千金公主出嫁突厥為由,召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進京朝見,併除去軍權;此後又平定各地叛亂並盡殺周室諸王。大寶元年二月十四甲子日(581年3月4日),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為帝,改元開皇,建立隋朝。此後於開皇七年九月廢西樑後主蕭琮;於開皇九年正月派大將韓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陳後主陳叔寶,滅陳朝;於開皇十年(590年)八月,派使臣韋洸等人安撫嶺南,至此,天下一統。

在位期間,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改為三省六部制;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並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其後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此外還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為節省國庫開支,還於開皇三年(583年),盡罷諸郡,實行州縣二級制,使國家地方行政漸上軌道。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煬帝即位以後,他開通大運河,對對民生經濟有貢獻,但耗損了民間物資和人力。在教育制度上,隋煬帝發展科舉制度,增置進士科,使國務的操持由世族門閥政治而逐漸改向科舉取士。

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才被終止,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貢獻。政治上,他為了真正實現大一統的理想,企圖打破由關隴仕族壟斷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蘊等南方集團**,對破除當時南北隔閡的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軍事上,在即位前曾參與與突厥、契丹之戰事,皆有所獲。

大業五年(609年),他親征平定吐谷渾,設定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闊疆五千裡。但是隋煬帝又是一位急功近利的人。大業八年,首度親征高句麗失敗後,隋煬帝為扳回其顏面,連續三年一再親征。

即位後為實現個人構想,勞動全國投入大規模的工程營造,致使國庫虧空,勞民傷財。晚年為消除強烈的失落感和政務上的壓力,他逃避現實,三下揚州,整日杯不離手。最後宇文化及所率領的叛軍攻入江都宮,楊廣被縊弒。

隋朝滅亡。

2樓:

唐太宗——李世民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

唐玄宗——李隆基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顯

武則天——武瞾

3樓:

樓上的基本都對

武則天入宮前,其名不祥。多方考證未果。史書皆以武氏稱之。武則天14歲進宮被唐太宗李世民封為才人,李世民看她很嫵媚就給她起就個名叫媚娘,所以她也叫武媚娘!

武掌實權後。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名武曌

4樓:liu亮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

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戰功。即帝位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他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實現“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漢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

諡號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

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

諡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但是唐明皇在位後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百年嚴重**的中國,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文帝在位期間,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人類歷史上農耕文明的顛峰時期。

楊堅是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被尊為“聖人可汗”。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時諡煬皇帝,其孫皇泰帝楊侗諡為世祖明皇帝,夏主竇建德諡閔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楊堅次子,母文獻獨孤皇后。

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即位之後,對於國政有恢巨集的抱負,並且戮力付諸實現。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推動大建設,開創科舉,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等。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中國唐朝第三任皇帝(649年—683年在位),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后。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

李治在位34年,於弘道元年(683年)駕崩,葬於乾陵,諡號天皇大帝,廟號高宗。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裡的鳳凰山)。

武則天——武瞾(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關於隋文帝生平的簡介N急,有關隋文帝隋煬帝生平的資料50字

隋文帝原為後周大將,後兵變奪取政權,滅陳後統一天下 有關隋文帝隋煬帝生平的資料50字 隋文帝有哪些生平大事 1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 大興城 開創了輝煌的 開皇之治 2 結束了自西晉末年到隋統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據狀態,實現了自秦漢以來中國的又一次統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

科舉制是隋文帝創立的還是隋煬帝創立的

封建殘餘偷生 科舉制從隋朝隋煬帝大業元年 605年 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 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隋煬帝的三件功勳 征伐高麗減除國家隱患,開通大運河聯通南北振興經濟,創立科舉振興文化消除世家門閥統治。三件事情每一件都是功在千秋的不世偉業,幹成一件就是明君,幹...

隋文帝算明君嗎?隋煬帝是昏君還是明君

其實我覺得是算的,但如果是寫題就不算。創科舉制,開大運河,其實是有功勞的。雖然勞民傷財但不至於昏庸無道,唐朝史書把他寫成那樣,是為誇自己,隋唐演義是 也信不得。其實跟秦始皇做的事有點像,當然肯定比不了秦始皇,如果隋煬帝統一的天下,再勞民也不會亡國,畢竟威信在那裡。立制賴他人,治世一庸主。打下江山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