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春秋和戰國的起止時間 這兩個時期的諸侯國有什麼變化

時間 2021-08-11 18:06:58

1樓:柳蜈

春秋是中國歷史階段之一。關於這一時期的起訖,一般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西元前770-西元前476年;一種說法認為是西元前770-西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是西元前770-西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二周滅亡前和二周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二周於西元前256被秦國所滅,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紀年。

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滅亡了。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區域性地區實現了統一。

戰國時期,經過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的曠日之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韓、趙、魏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國分別是:燕、趙、魏、韓、楚、秦、齊。除最為強大七雄外,周王朝境內還存在著越、巴、蜀、宋、中山等「千乘之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公國、魯、滕、鄒、費等,但其影響力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它們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為七雄所滅。

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2樓:的人

春秋:一種說法認為是西元前770-西元前476年,另一種說法認為是西元前770-西元前403年 戰國: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 年,西元前403 年~西元前221年

諸侯國數目減少,實現了區域性的、區域性的統一,集權趨勢加強,這為全國的統一和**集權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統一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3樓:團長的**

春秋:西元前770年到西元前476年

戰國:西元前475年前到西元前221年

兩個時期的諸侯國變化:技術變化,人口變化,軍事變化,政治變化,行政變化,農業關係變化,權利關係的變化,工商業的變化,思想變化。

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之間交戰頻繁,試分析這兩個時期在戰爭的目的上有何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是爭霸時期,諸侯國都爭當霸主,戰國時期是兼併戰爭,目的是消滅其他諸侯國。

5樓:千與白的足跡

春秋時期抄諸侯爭霸,各自都為自bai身利益而站,可以說是為du搶奪地盤和勢力資源發展zhi人口所致。其目的dao大同小異,只是弱國相對來說為了搶奪更多的資源人口再積聚力量,根源就是經濟的發展,致使大量社會財富**無法管理,諸侯勢力漸漲。其實就是一句話,經濟是所有一切社會現象的根源,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望採納謝謝¥¥

。。。。。。。。。。。。。。。---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春秋是為爭霸而戰,戰國時人民思安,是為結束戰爭而戰

觀察《春秋時期形式圖》和《戰國七雄形式圖》,對比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於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有什麼變化?

7樓:元大師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春秋時諸侯國要比戰國時期要多得多。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大多都是由專

周朝分封下來的,屬吃的是老本,也就是說大多都不是有很強的實力。但到了戰國時期,弱小的諸侯國都被吞併了,只留下了七個較為強悍的國家,即所謂的戰國七雄。

春秋,戰國兩個名稱的來歷,它們之間是怎樣劃分的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注 一部分國內學者認為封建一詞指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這和馬克思提出的封建概念屬於 同名不同義 容易引起混淆。過分強調政治制度上的封建,而忽視了社會制度上的封建會誤導大眾認為封建一詞僅僅指西周的政治制度,若不澄清,會出現學術道德問題。故此處的...

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兩個時期的相似點 政治,經濟,文化

春秋戰國 政治春秋時期,由於周王室日益衰微,通過分封制形成的諸侯國為爭奪土地 人口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戰爭,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這種局面反映在政治領域中的實質是西周以來分封制的崩潰。戰國時,這種局面進一步發展,由支配變成了兼併。通過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以君主為中心的 主義郡縣制取代了分...

這兩個樓盤的戶型哪個好,樓盤46和47兩個樓盤數字哪個好

這兩個都是目前高層住宅的普遍戶型。從個人經驗上看,第二種比較好,原因如下 1 第一種入戶後緊鄰廚房和衛生間,實際上這兩個地方是最容易產生異味的地方,本來二者就最好不要挨著,再者讓人一進門就聞到有味道也不好 而第二種戶型就避開了這種問題。2 第一種客廳和餐廳連在一起,從效果圖上看還可以搭配,實際上在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