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布政使是什麼官

時間 2021-05-04 08:03:58

1樓:永遠的曼巴

布政使,官名。從二品,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

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康熙六年(公元2023年)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均為從二品

。但江南省(後分為安徽、江蘇兩省)、陝西省(後分為陝西、甘肅兩省)和湖廣省(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設有兩布政使。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

一般省裡設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

2樓:硫化鋁的世界

1、明朝布政使是行政長官 ,清朝布政使是從二品官。

2、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製,於各地置行中書省。

(1)、明洪武九年(2023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

(2)、宣德以後因軍事需要,專設總督、巡撫等官,都較布政使為高。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康熙六年(公元2023年)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均為從二品。

(3)、但江南省(後分為安徽、江蘇兩省)、陝西省(後分為陝西、甘肅兩省)和湖廣省(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設有兩布政使。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

(4)、一般省裡設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第三個負責指揮軍事,很少參與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地位品級從二品,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

擴充套件資料:

明朝布政使與清朝布政使區別:

布政使(藩臺)、按察使(臬臺)

清朝的布政使和明朝的布政使有所區別,明初布政使是地方官的一把手,和按察使、指揮使並列第一,分管民政。

而清朝布政使則是總督、巡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具體職責有:承接上級指派的政務、法令宣達到各府、縣,督促其貫徹實施;管理府、縣各級**,按期發放俸祿,考核政績;徵收全省各地賦稅,負責財政收支。

統計全省各府戶籍、稅役、民數、田數等民事內容。類似我們今天分管經濟、人事的副省長。

康熙六年(2023年),在全國各省設有布政使1名,一般都是從二品官階,地方**在稱呼時都簡稱「藩臺」。

按察使的**是專門管理司法和刑名,正三品官階,和布政使並稱「兩司」,清朝不同於明朝的是,地方不設指揮使管理軍事。而在地方駐防八旗和綠營,八旗的歸屬都統、副都統管理。

影視劇中常見的提督**則是省級的最高軍事長官,統管一省綠營。提督歸總督、巡撫節制。清朝地方官一般稱按察使為「臬(niè)臺」。

清朝時期的布政使、按察使地位僅次於總督、巡撫,也是屬於高階別的地方長官,而絕非什麼「打醬油」的角色。

3樓:

明朝布政使是行政長官 ,清朝布政使是從二品官。

明初,沿元製,於各地置行中書省。明洪武九年(公元2023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從二品官)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

清代的一省行政長官為巡撫,布政使(從二品官)為巡撫的僚屬,略如近代的副省長和民政廳長。

4樓:上海微譜化工技術服務

清代正式定為督、撫屬官,專司一省財賦及人事,與專司刑名的按察司並稱兩司。康熙以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又改變明代做法,於直隸亦設布政使,江蘇則設二員,分駐於江寧與蘇州。

別稱「藩臺」、「藩司」。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的職務,但是帶省長之職。

5樓:瘸腿的傲嬌喵

明初,沿元製,於各地置行中書省。明洪武九年(公元2023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從二品官)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

清代的一省行政長官為巡撫,布政使(從二品官)為巡撫的僚屬,略如近代的副省長和民政廳長。

6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時期的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是巡撫的屬官,巡撫就是省長,布政使和按察使就相當於一文一武兩個副省長。

7樓:匿名使用者

布政使相當於現在的省長。巡撫不是省長。巡撫從權力上講相當於省委書記。布政使只負責民政,巡撫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8樓:眾星之管理者

清代一般省裡設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地位品級都是從二品。第乙個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負責承宣政令、管理屬官、掌控財賦;第二個的主要任務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乙個省範圍的刑法之事,相當於現代的省級公、檢、法機關第三個負責指揮軍事,很少參與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