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科學家不把一秒定短一點,使一天剛好是24小時

時間 2022-10-15 08:00:06

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時間尺度設定,一天是24小時啊。只是地球自轉一周不是24小時而已。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公轉。所以當太陽達到最高點後地球自轉一周時,太陽還沒有下一次達到最高點,因為地球的公轉使得地球偏了些,需要再自轉乙個角度,太陽才再一次達到最高點。所以地球上晝夜更替的時間比自轉一周的時間略微長些。

那麼在古代人們並不清楚地球自轉、公轉的時候,當然就是依照比較容易看到的晝夜更替來確定時間單位。

而就算現在對地球的運動已經熟悉了人,也要面臨乙個選擇。是把秒等時間單位改變成地球自轉一周是個整式小時,還是讓一次晝夜更替是個整數小時。當然為了生活方便,只能是晝夜更替一次是整數小時了。

2樓:火星需要你

因為地球要繞著太陽公轉阿.一天少4分鐘,十天就是40分,乙個月就是120分就是兩個小時,那麼十二個月就是24個小時剛好是一天.如果一天24小時,那就有半年的時間白天在晚上,晚上在白天.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 一天23小時56分4秒,等於86164秒,86164=1657*13*2*2,而1657是質數.

一秒的長度是怎麼定下來的??一天為什麼要分24小時?而不是12小時什麼的?

4樓:

24小時是乙個太陽日的長度。

就是當地球上的某一點面對太陽的時候開始,到地球自轉一周以後這一點再次面對太陽的時間間隔就是24小時。

因為古時候的人,把從第一天太陽公升起到第二天的太陽公升起之間的時間作為乙個週期。也就是一天。

一秒鐘的長度就是把一天的時間平均分為86400份得到的。

一秒鐘為什麼是一秒鐘那麼長的時間? 20

5樓:p傲劍天涯

事實上,在2023年召開的國際計量大會上,一秒鐘已不再只是鐘擺的一次搖擺,或是石英鐘秒針的一次轉動,而是銫原子的9192631770次固有微波振盪頻率。大會把一秒鐘定義為銫原子的這些振盪次數,這個標準一直沿用至今。

「它之所以更精準,是由於原子內部的運動受外界的影響更小,乙個振動著的原子系統不會因外界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它的振動頻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王育竹院士說,第一台銫原子鐘的發明,使得時鐘的誤差從自擺鐘的每天千分之一秒、石英鐘的每天萬分之一秒,精確到30萬年不超過一秒。

科學家要做的,只需利用電子系統準確地記錄下這些振盪次數,到了9192631770次,就知道有一秒鐘了。實際上,它也是把一秒鐘分成了9192631770個間隔,相應的一秒鐘精度,也就到了小數點後第9位。

6樓:老闆五盤毛肚

這個是銫原子的光子發生躍遷的時間的將近三十萬分之一的時間 所以就決定了一秒的長度

7樓:

因為一秒鐘這麼長的時間剛好是一秒鐘。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大概要等到你來解決了哦

為什麼把一天的時間定為24小時?

9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自轉一周為23小時56分04秒(約等於24小時)換言之,在這24小時內,地球上每一點都越過晨昏線2次(一次由夜入日,清晨 一次由日入夜,傍晚)人們把地球自轉一周定為一天。所以是24小時/天

古人把太陽2次出現之間的時間叫做一天(如昨天日上三竿到今天日上三竿)並把這個時間分成12份(由子時到亥時)一時等與2小時,一時又分八刻

10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自轉一周差不多24小時,這24小時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據觀察太陽公升落發現的吧,具體原因好象沒有記載.此外中國古代也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各地都這麼分,出現的時間並不一致。

在應用公曆中,由於發現世界時在各地的不統一性,於是,在2023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2023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一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範圍作為乙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 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

各時區的「**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經線東西兩側各7.5°範圍內的所有地點,一律使用該**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準時刻。

這種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準。從西徑7.5°到東經7.

5°(經度間隔為15°)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劃乙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準時。

「區時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時刻的混亂現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種不同時刻存在, 而且由於相鄰時區間的時差恰好為1個小時,這樣各不同時區間的時刻換算變得極為簡單。因此,一百年來,世界各地仍沿用這種區時系統。

為什麼一天有24小時呢?

11樓:匿名使用者

年月日的來歷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

曆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採用回歸年,而是採用了完整的天數。公曆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曆法上叫做"歷年"

農曆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共12個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乙個閏年。閏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氣候變化的週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穫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古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週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大單位,把一年作為制訂曆法的根據。

乙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也就是乙個朔望月。乙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59......

日,也就是29日12時44分3秒,這叫做"歷月"。眾所周知,月亮是個球體,由於月亮繞著地球不停地公轉,同時又跟著地球繞著太陽轉,所以月亮對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也在不斷地變動,月亮對著我們照亮的這一面,有時有,有時無,有時多,有時少,這就形成了月亮的圓缺迴圈。當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叫做"朔"(多在陰曆的初一和三十日)。

過十四、十五天,我們就會看到圓圓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陰曆十

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這次望到下次望,這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了一周,就是乙個月,我們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圓缺迴圈變化的規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們很早就把它作為計算日子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制訂曆法的根據。陰曆的乙個月,就是根據朔望月定出來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乙個白天加乙個黑夜,共計24小時。地球是橢圓形的,自己不會發光,所在同乙個時間裡,地球只有一半向著太陽,向著太陽的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揹著太陽的一面,太陽的光照不到地球上,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規律的迴圈。

通常把太陽要公升起來的時候叫白天,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在白天轉為黑夜的時候,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這個天象變化的規律,就很容易被人們所掌握,並利用它來作為計算時間的基本單位。

一天,是曆法上的第一種單位。

這種用太陽定出來的日,叫做"太陽日"。太陽日又有"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兩種。真太陽日有長有短,這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冬季地球離太陽遠一些,所以公轉就慢一些。

地球公轉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時間也就有長有短。因此"真太陽日"的時間是不完全一樣長的,這樣用起來就很困難。為了方便起見,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陽日,而是乙個長短不變的日,這個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陽日的平均時間長度,就叫"平太陽日"。

按照現在慣例,一日的時間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時,把24小時作為一日。依照現在慣例,一日是從半夜0點開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時止作為一天。但是這裡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用民間的十二個屬相來代替。

恰好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每逢單數進製,而每個時辰又分為三個部份,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交替時間是從當日的半夜十一點整開始為第二天的子時,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0點。所以夜晚11:00整到11:

39分為初子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子時,12:

20分到凌晨1:00整為末子時。而每天中午11:

00整到11:39分為初午時,11:40分到12:

19分為正午時,12:20分到下午1:00整為末午時,其它依此類推。

用日來計算短的時間很方便,如

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計算長的時間就很困難,所在在計算時間上還有月、年和世紀等。

陽曆、陰曆、農曆

陽曆(即公曆),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用的曆法,由"儒略曆"修訂而成。儒略曆是西元前46年,古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決定採用的曆法。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作為根據的曆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回歸年的長度是365.

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於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閏年。但是4年加1天實際回歸年多了44分56秒,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

陽曆閏年規定:公元年數可用4整除的,就算閏年;為了要在400年減去多算的3天,並規定公元世紀的整數,即公元年數是100的整數時,須用400來整除的才算閏年,如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就是閏年。這樣就巧妙地在400年中減去了3天,陽曆規定每年都是12個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為的規定,現在規定每年的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陰曆,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週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曆之稱,是純粹的陰曆,我國使用"農曆",一般人叫它"陰曆",那是不對的。農曆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曆,而是"陰陽曆"。

陰曆把月亮圓缺迴圈一次的時間算做乙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迴圈一次--乙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實際上,乙個朔望月並不正好等於乙個大月和乙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小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

因此,陰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個月多加一天。陰曆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

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乙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

它的惟一好處就是陰曆上的每乙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

陰曆作為一種曆法,由於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

農曆,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曆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曆相同,但農曆運用了設定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曆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曆好。

現在所有的農曆,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西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曆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曆。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曆,2023年以後我國改稱為"農曆"。

至於"農曆"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於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曆法必須為農業服務。

農曆的曆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曆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曆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曆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曆每乙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曆的每100個曆月裡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曆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乙個多月。

為了要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乙個月,這就是農曆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

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

我國曆法淵源甚遠。《尚書?堯典》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等記載。

雖然《尚書》乃後人所託,井不足以證明當時已認識到每個回歸年長度為366天,但是對於農事活動來說,「年」是最重要的週期。這是原始社會的人們從生產實踐中得到的。我國曆法採用干支記法。

東漢以前只以記日,建武三十年(54)以後,始以記年。

請問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什么小故事,請問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什麼小故事

五歲時,父親拿一隻小羅盤給他玩,愛因斯坦捧著羅盤,見裡面的指標轉來轉去,最後始終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羅盤捧在胸前,把指標轉一圈,又轉一圈,不管怎麼轉,那根針總是指著北方。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手裡捧著羅盤,默默地想 針四周什麼都沒有,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把針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想,直到母親喊他吃飯...

科學家為科學貢獻的故事

唐方 已故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呈奎是世界知名的海洋生物學家 藻類學家,中國海藻學的奠基人之一。曾老有一次去美國參加學術活動的時候,接到50年前在美國讀書時一位老師的邀請。見到90多歲的老教授後,曾老驚喜萬分,但他還是不能確定老教授是否真的還記得自己。怎麼不記得你呢?你就是那個晚上從來不睡覺的中國學生嘛...

為什么科學家會認為早餐比午餐和晚餐都要重要呢

科學研究證明,早餐確實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科學家表明身體在夜間因為會消耗我們大量的能量,所以早餐是非常有助於增加我們的能量補充,白天所需的能量的同時,也可以補充我們夜間所消耗的蛋白質,所以早餐對於三餐來說是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早餐沒吃好,你可能一天就沒有什麼精力。對於你的社交還有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