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的特點,岩石圈運動的特徵

時間 2021-05-05 16:59:29

1樓:匿名使用者

岩石圈是由岩石組成的,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要理解岩石圈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地殼和上地幔?進而了解岩石在地殼和上地幔中是如何分布的?

地球是乙個半徑有6370多公里的橢球體,它從表面向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殼是地球的最表層,由於地球表面有陸地和海洋,因此,又有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之分。大陸地殼一般厚度為33-35公里,最厚地區大約為50-70公里。

中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殼厚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平均厚度可以達到70公里。

大陸地殼通常分為三層,由三種不同成分的岩石組成。最上面是沉積岩層,向下依次是花崗岩層和玄武岩層;大洋殼的厚度很小,平均僅為6-8公里;大洋地殼最上面是很薄的海底沉積物,向下是玄武岩,在海底形成的玄武岩由於海水的作用,岩石被塑造成乙個接乙個排列的「枕頭」,地質學家把這種玄武岩叫做「枕狀熔岩」,這是在大陸玄武岩中見不到的一種地質現象。深海鑽探和**研究發現,洋殼玄武岩下面還發育有岩牆狀的輝長岩和輝綠岩,以及由超鎂鐵質岩石蝕變形成的蛇紋岩。

從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的結構可以看出,遍布於地殼中的岩石在分布上具有一定規律性。洋殼和陸殼在岩石組成上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大洋地殼中至今沒有發現花崗岩層,而在大陸地殼中花崗岩體卻有大面積的分布。

在對地殼的結構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後,人們自然會問:地幔又是由什麼岩石組成的呢?它們和地殼中的岩石又有什麼不同?

在地球結構中,地幔厚約2800公里,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部分。上地幔主要由橄欖岩類組成,下地幔是由密度高的鐵鎂氧化物組成。

根據地球物理測量的研究成果,上地幔頂部主要是由鎂鐵質和超鎂鐵質成分的岩石組成的,只是橄欖岩類岩石比地殼中的矽鋁質和矽鎂質岩石的比重要大。由於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都是由岩石組成的,所以,地質學家們把它們統稱為岩石圈。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認為在大洋中脊處岩石圈厚度接近於零,到大陸下部大約100-150公里處,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徑比較起來,只是薄薄的一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早在2023年,**學家古德寶就發現在堅硬的岩石圈下邊存在著乙個低速帶,這個低速帶相當於軟流圈,深度大約在100-250公里。實際上,軟流圈並不軟。從計算和模擬實驗表明,在軟流圈中,只有大約0.

5%的區域性地區發生了熔化。但是,因為岩石圈剛性較大,相比之下,軟流圈就多少帶有一點塑性和流動性。

2023年,德國氣象學家a·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到本世紀六十年代,板塊構造學說問世。這個學說的實質是岩石圈板塊運動學,連續的**活動帶把岩石圈**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塊在軟流圈上漂移。

實際上,不僅大陸板塊在漂移,大洋板塊也在漂移。科學家們在古氣候、古生物、古地磁和深海鑽探等很多方面找到了大陸飄移的證據。

岩石圈板塊運動與岩石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例如,岩漿巖帶和變質岩帶常分布在板塊邊緣,而且,板塊的型別不同,岩石組合也隨之變化;全球現代活火山也主要分布在板塊邊界上,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鏈」是火山活動帶,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活火山。同時,火山活動帶也是**活動頻繁的地區。

岩石圈可分為6大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 、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 度-大洋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還有一些較小板塊鑲嵌其間。

板塊邊界有4種型別: 海嶺洋脊板塊發散帶、島孤海溝板塊消減帶、轉換斷層帶 和大陸碰撞帶。

另外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 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 的第乙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

由於巖 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 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 由於洋底佔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佔海底 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公尺,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 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 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絡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2樓:提分一百

你知道岩石圈物質迴圈是什麼樣的嗎

岩石圈運動的特徵

3樓:淮南固邦加固

三大特點:

岩石圈板塊總體向西漂移的定向性:根據j.b.

明斯特(1978)和a.e.格里普(1990)等人的研究,北半球岩石圈板塊運動向量相對熱點參考架都是向西漂移旋轉的。

南半球除印度洋、太平洋和非洲是向北運動外,太平洋和大西洋洋脊,雖然以向兩側做離散運動為主,但洋脊西側運動向量明顯大於東側,因此,整體上仍然可以看作是向西漂移的。由於北半球較南半球向西漂移量較大,故在赤道附近可能存在著乙個南、北半球相對運動的扭動帶。目前整個岩石圈相對地幔做向西的整體運動已得到普遍的承認。

岩石圈板塊運動強度的非平穩性:主要有三點依據,即大洋中脊的變格和跳位現象,以及熱點軌跡走向的顯著變化;古地磁視極移曲線沿走向突然改變而分開;岩石圈板塊相對於熱點,其運動速率發生過較大變化,比如北美、歐亞、非洲和南極洲板塊早期的運動速率曾達到過8cm/a,而現在的運動速率則為2cm/a左右。**活動的幕式特徵也是板塊運動非平穩性的反映。

岩石圈巨型構造系的反對稱性:全球巨型構造系的空間位置和幾何形式雖相互對稱,但活動構造特徵是相反的,故稱反對稱性。全球3/4的大洋和洋脊裂谷集中在南半球,那裡有相當高的熱流值,代表擴張型半球;相反,全球3/4的大陸和活動造山帶則集中在北半球,那裡有廣泛的**活動,代表壓縮型半球,此與南半球形成鮮明對照。

在以經度180°為中心的太平洋半球,其環太平洋消減帶代表著壓縮型半球,邊緣環帶為以180°半徑為中心的環帶;以經度0°為中心的大西洋半球,則在0°以西,呈面狀分布著一系列縱向洋脊和裂谷,代表著縱張型半球,二者的反對稱性特徵亦相當明顯。此外,在同一構造系內,也存在著明顯的反對稱性,如在環太平洋深消減帶板舌構造系內,西太平洋的板舌傾角多數大於45°,以至直立下插,而東太平洋的板舌傾角多小於45°,在南美西岸可以低到8°~12°,以至水平。西太平洋俯衝帶為典型的溝—弧—盆系,而東太平洋俯衝帶則屬陸緣擠壓造山帶,弧後盆地不發育。

西太平洋中脊裂谷和太平洋中隆裂谷,雖然在中、低緯度它們的走向都是南北向,轉換斷層也基本是東西向,但中脊兩側同一地質時代的海底磁條帶的寬度並不相等,多數是東側比西側寬,反映兩側為不等速擴張,這是板塊運動速率的反對稱性特徵。

岩石圈的特點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固體唄、愛運動唄

主要元素是氧矽鋁鈣鈉鎂鉀鐵8種

主要礦物是矽酸鹽礦物(長石最多)

5樓:匿名使用者

石頭多,都是岩石哈哈!

地質學中何謂岩石圈,它有什麼特徵?

6樓:醜紅豆

岩石圈岩石圈(lithosphere)

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公尺的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岩石圈下面是軟流圈。

岩石圈可分為6大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大洋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還有一些較小板塊鑲嵌其間。

板塊邊界有4種型別:海嶺洋脊板塊發散帶、島孤海溝板塊消減帶、轉換斷層帶和大陸碰撞帶。(見地球內部構造)。

另外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乙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

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由於洋底佔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佔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公尺,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絡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7樓:雲鬼同行

岩石圈(lithosphere)

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公尺的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岩石圈下面是軟流圈。

岩石圈可分為6大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大洋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還有一些較小板塊鑲嵌其間。

板塊邊界有4種型別:海嶺洋脊板塊發散帶、島孤海溝板塊消減帶、轉換斷層帶和大陸碰撞帶。(見地球內部構造)。

另外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乙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

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由於洋底佔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佔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公尺,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絡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顧名思義,岩石圈是由岩石組成的,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我們要理解岩石圈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地殼和上地幔?進而了解岩石在地殼和上地幔中是如何分布的?

大家知道地球是乙個半徑有6370多公里的橢球體,它從表面向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殼是地球的最表層,由於地球表面有陸地和海洋,因此,又有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之分。大陸地殼一般厚度為33-35公里,最厚地區大約為50-70公里。

我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殼厚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平均厚度可以達到70公里。

大陸地殼通常分為三層,由三種不同成分的岩石組成。最上面是沉積岩層,向下依次是花崗岩層和玄武岩層;大洋殼的厚度很小,平均僅為6-8公里;大洋地殼最上面是很薄的海底沉積物,向下是玄武岩,在海底形成的玄武岩由於海水的作用,岩石被塑造成乙個接乙個排列的「枕頭」,地質學家把這種玄武岩叫做「枕狀熔岩」,這是在大陸玄武岩中見不到的一種地質現象。深海鑽探和**研究發現,洋殼玄武岩下面還發育有岩牆狀的輝長岩和輝綠岩,以及由超鎂鐵質岩石蝕變形成的蛇紋岩。

從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的結構可以看出,遍布於地殼中的岩石在分布上具有一定規律性。洋殼和陸殼在岩石組成上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大洋地殼中至今沒有發現花崗岩層,而在大陸地殼中花崗岩體卻有大面積的分布。

在我們對地殼的結構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後,人們自然會問:地幔又是由什麼岩石組成的呢?它們和地殼中的岩石又有什麼不同?

在地球結構中,地幔厚約2800公里,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部分。上地幔主要由橄欖岩類組成,下地幔是由密度高的鐵鎂氧化物組成。

根據地球物理測量的研究成果,上地幔頂部主要是由鎂鐵質和超鎂鐵質成分的岩石組成的,只是橄欖岩類岩石比地殼中的矽鋁質和矽鎂質岩石的比重要大。由於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都是由岩石組成的,所以,地質學家們把它們統稱為岩石圈。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認為在大洋中脊處岩石圈厚度接近於零,到大陸下部大約100-150公里處,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徑比較起來,只是薄薄的一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早在2023年,**學家古德寶就發現在堅硬的岩石圈下邊存在著乙個低速帶,這個低速帶相當於軟流圈,深度大約在100-250公里。實際上,軟流圈並不軟。從計算和模擬實驗表明,在軟流圈中,只有大約0.

5%的區域性地區發生了熔化。但是,因為岩石圈剛性較大,相比之下,軟流圈就多少帶有一點塑性和流動性。

2023年,德國氣象學家a-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到本世紀六十年代,板塊構造學說問世。這個學說的實質是岩石圈板塊運動學,連續的**活動帶把岩石圈**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塊在軟流圈上漂移。

實際上,不僅大陸板塊在漂移,大洋板塊也在漂移。科學家們在古氣候、古生物、古地磁和深海鑽探等很多方面找到了大陸飄移的證據。

岩石圈板塊運動與岩石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例如,岩漿巖帶和變質岩帶常分布在板塊邊緣,而且,板塊的型別不同,岩石組合也隨之變化;全球現代活火山也主要分布在板塊邊界上,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鏈」是火山活動帶,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活火山。同時,火山活動帶也是**活動頻繁的地區。

岩石圈的組成與特點,岩石圈的特點

雞取 岩石圈由由花崗質巖 玄武質巖和超基性巖組成。岩石圈的特點 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岩漿沿著岩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巖。裸露地表的岩漿巖在風吹 雨打 日曬以及生物作用下,元件崩解成為礫石 沙子和泥土。這些碎屑被風 流水等搬運後沉積下來,經過固結成岩作用,形成沉積岩...

岩石的迴圈,岩石圈物質是如何迴圈

你知道岩石圈物質迴圈是什麼樣的嗎。岩石圈物質是如何迴圈 岩漿冷卻變成岩漿巖,1.岩漿巖受風化侵蝕後,經外力作用搬運到低處變為沉積岩,沉積岩被埋在地底後跟岩漿接觸,在高溫下變質,變為變質岩,變質岩在高溫下進一步融化,變為岩漿。2.岩漿巖直接跟岩漿接觸,發生變質作用,生成變質岩,在高溫下繼續融化又變為岩...

生物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開的嗎?請說明理由

不是截然分開,生物圈與大氣圈 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滲透 相互影響 岩石圈是指地殼的固體部分,它是一切陸生生物的 立足點 在岩石圈上,有鬱鬱蔥蔥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原,絢麗多彩的奇花異草,還有五顏六色的昆蟲和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 在岩石圈的土壤表層下面,生活著螻蛄 蚯蚓等動物,還分佈著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